子欲养而亲不待,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当我们决定放下一切返回故里,一起吃饭的朋友表示看不懂。

我说,父母马上就80岁了,时刻需要人陪伴。

他们觉得,家里有人管老人就行了,放弃经营这么多年的生意,大可不必。

可是,取舍之间,不该先顾及亲情么?

别让爱太迟,行孝要趁早。

异地谁都不想放弃照顾父母(不是还有其他人吗)(1)

(1)

一段视频《啥是佩奇》自年初起,火了。

视频中的李玉宝在电话中询问孙子,过年想要啥,得到的回答是“佩奇”。

“啥是佩奇?”

没得到孙子的回答,破手机就断了线。

正在看直播的人告诉他,手机里那个网络当红女主播就叫佩奇。

正在对弈的老人说,那是一款棋牌游戏而已。

他在超市里发现还有一种洗洁精也叫佩琪,李玉宝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竟然还有个村民也叫佩奇……

李玉宝兜兜转转了一大圈,终于,有了好消息,从北京回来的人一定知道啥是佩奇。

于是急急忙忙去问,夜深不便,人家只是隔着院墙告诉他,佩奇是猪,红色的猪。

李玉宝拿着蘸满红色油漆的刷子,呆呆地望着猪圈里的猪:“为啥是红色的,黑的不行吗?花的不行吗?”

这个举动幸亏被村民及时阻止了。

于是,李玉宝在那个知情人的指挥下,又是焊又是钻又是刷漆的,经过一遍遍地修改加工,一个由鼓风机改造的“佩奇”出炉啦。

当这个私人订制的风机版佩奇在儿孙面前亮相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惊呆了!三岁的天天错愕的表情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

有网友评论说,笑着笑着就哭了。

我的泪目出现在李玉宝的儿子开车停在他身边的时候。

当时,他刚刚在通话中得知儿子一家不回来过年,那瞬间的失落全都体现在脸上了。

笑容先是僵在那里,然后,所有的面部肌肉都在那一刻跌下来,眼神也变得黯淡无光。

每逢佳节倍思亲,平平常常的日子,老人们就安慰自己,孩子们忙,等过年就回来了。

过年意味着团聚,意味着温暖,意味着不再孤单。尽管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是足以安慰老人们被寂寞啃噬的心。

然后就是盼望,盼望下一次假期。我相信,没有谁比空巢老人盼望法定假期更迫切了。

别让父母在等待中一点点老去,“时光时光慢些吧”,只是我们异想天开。

及时行孝,趁他们还健在。

异地谁都不想放弃照顾父母(不是还有其他人吗)(2)

(2)

我想起上一次看了就哭的视频。主播一修,他录过一个父亲节的视频。

“看什么呢?”

“看我儿子呢!”

“你儿子怎么总也不回家啊?”

“我儿子忙啊……”老爷子一个人落寞地回家了。

一修在工作室里忙碌着,助理来了:“大哥,叔叔来电话了,问你回家吃饭么?今天父亲节。”

“我知道了,我今天晚上有个很重要的酒局,我回不去了,我买了很多东西,在后备箱,一会儿你给他送过去。我今天不回去吃饭了,你告诉他一声,我今天……”

“今天父亲节!”

“我知道啊,咋了,你当爹了?”

“我没当爹,是咱们都当了二十多年儿子了。”

一修还是决定去“重要的”酒局,车里放着音乐,是筷子兄弟的《父亲》,有电话打进来,“儿子,爸想你了!”

一修一下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常常也这样说:“爸爸,我想你了!”

刹车,挑头(此刻的我热泪盈眶)

“爸,我回来了!”

我们总是以为时间还很多,多到可以等到忙完了,或者银行卡里有足够的钱了,再去看望父母……

可是,时间对谁客气过!

异地谁都不想放弃照顾父母(不是还有其他人吗)(3)

(3)

我在异乡生活了十七年,离家时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归来时已经比他爸爸还高了。

并非是事业有成,衣锦还乡,只是眼看着父母年迈,虽然还可以独立生活,可是小毛病层出不穷,越来越需要人照顾了。

三年前,婆婆的身体越来越差,全依靠药物维持着,每一年都出入医院多次。无论我怎样努力,还是眼睁睁看着她被疾病夺走了生命。

回到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想要融入进去却很难。

多年以来漂泊在外,仿佛哪里都是家,又哪里都不是家了。

以后,不再牵肠挂肚却连一杯水都不能给父母倒,不再梦回故乡却总是过不去那条河,心不再被内疚折磨,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

父母为孩子,可以不顾一切,现在,我们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