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提起屈原,大家马上会说,屈原我熟悉得很,接着便会罗列出一堆与屈原有关的事物,像端午节啊,吃粽子啊,赛龙舟啊,《离骚》啊,《天问》啊,等等。如此,我们便以为自己很了解屈原了。可是,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屈原的名字是什么含义呢?别看这问题很“基础”,能准确回答出来的人或许不会很多。

屈原为什么选择在端午节死(你知道屈原的真实姓名之谜吗)(1)

我们现在都知道,“屈原者,名平”,“原”是他的字。可是,在《离骚》中他自己却说他的爸爸伯庸曾“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那么,屈原到底是名平而字原呢,还是名正则而字灵均呢?其实,正则即公正的法则,隐寓“平”字之义;灵均指高而平的沃土,隐寓“原”字之义。屈原在《离骚》中那样写是“隐其名而取其义”。

那么,屈原的父亲又为何取包含“正则”之义的“平”字来给他命名呢?屈原本人也有解释,《离骚》中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摄提格寅就是寅;孟陬指正月,正月也叫寅月。就是说,屈原出生的日期是寅年寅月的寅日,古人认为“人生于寅”,所以,寅年寅月寅日是得天地之正中的良辰吉日。“平”就是“天地之正中”的意思。

屈原的一生是“失败”的,但他确实做到了坚守“正则”。游国恩先生曾说,屈原的失败不是偶然的。在封建帝王时代,国王的权力无疑是最高权力,屈原虽然是王室宗亲,可是,他的对手子兰是怀王的爱子,郑袖是怀王的宠妻,他是不可能斗得过他们的。如此一来,便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向这二人投降,一个是等待失败命运的到来。坚守“正则”的屈原是做不到前者的,所以,失败的结局是注定的。然而,这丝毫不影响我们赞美屈原,他身上持有的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