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符号的含义: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大地的关系,即如何处理系统接地;

T—电源端有一点(通常是中性线上的一点),与大地直接连接;(T是法文"Terre"大地的第一个字母)

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不接地(与大地隔离),或有一点经过高阻抗(220/380V系统内取1000Ω)与大地直接连接。(I是法文"Isolation"隔离的第一个字母)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大地的关系,即如何处理保护接地;

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大地,它与电源的接地无联系;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的中性点连接而接地;

3、短横线后的字母(如果有):表示中性导体(N)与保护导体(PE)的配置情况;

S—N与PE是分开的;

C—N与PE是合一的;

二、TN系统:

TN系统分为TN-C、TN-S、TN-C-S三种系统

1、TN-C系统:全系统中N线和PE线是合一的(PEN);(注意此处的全系统是从电源配电出线处算起,后面同。)装置的PEN也可另外增设接地。如下图所示:

判断接地形式是tn系统还是tt系统 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1)

2、TN-S系统: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装置的PE先可另外增设接地。如下图所示:

判断接地形式是tn系统还是tt系统 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2)

3、TN-C-S系统:在全系统内,通常仅在低压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点前N线和PE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为两根线。对系统的PEN线和PE线也可另外增设接地。如下图所示:

判断接地形式是tn系统还是tt系统 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3)

三、TT系统: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到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系统接地的接地极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TT系统的中性线除在电源的一点作系统接地外,为防止杂散电流的产生不得在其他处再接地。如下图所示:

判断接地形式是tn系统还是tt系统 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4)

四、IT系统:

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不接地(与大地隔离),或有一点(一般为中性点)经过高阻抗(220/380V系统内取1000Ω)与大地直接连接。

判断接地形式是tn系统还是tt系统 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5)

五、系统接地型式的应用:

1、TN-C系统:

因为N线和PE线是合并的,可以节省一根导线,比较经济。但是从电气安全角度来看,这个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单相回路,当PEN线中断时,设备金属外壳对地讲带220V的故障电压,电击死亡危险很大,如下图所示:

判断接地形式是tn系统还是tt系统 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6)

2)若PEN线穿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因接地故障电流产生的磁场在RCD内互相抵消而使RCD拒动。所以不能装用RCD来防电击和接地电弧火灾,失去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

3)进行电气维修时需用四极开关来隔断中性线上可能出现的故障电压传导。因PEN线含有PE线而不能被切断,所以检修设备时不安全。

4)PEN线因通过中性线电流产生电压降,从而使所接设备的金属外壳对地带电位。此电位可能在爆炸危险场所内打火引爆。另外因为PEN线通过电流,各点对地电位不同,它也不能用于信息技术系统,避免设备对地电位不同而引起干扰。

由于上述不安全因素,除特殊情况外,现在TN-C系统已经很少采用了。

2、TN-S系统:

在整个TN-S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除非施工有误,除不大的对地泄漏电流外,PE线基本不通过电流,其电位接近大地电位,不会对信息技术设备造成干扰,能大大降低电击或火灾危险,比较安全。缺点就是在回路全长多敷设一根导线,不太经济。适用于内部设有变电所的建筑物:

1)对供电连续性或防电击要求较高的公共建筑、医院、住宅等民用建筑;

2)单相负荷较大或非线性负荷较多的工业厂房;

3)信息系统较多以及对电磁兼容性要求较高的场所;

4)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

3、TN-C-S系统:

TN-C-S系统在独立变电所与建筑物之间采用PEN线,但进建筑物后N线与PE线分开,由于电气装置内设有总等电位联结,而PE线并不产生电压降,整个电气装置对地电位在装置内没有出现电位差,其安全水平与TN-S系统相仿。如下图所示:(a)为TN-C-S系统,(b)为TN-S系统。

判断接地形式是tn系统还是tt系统 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7)

综上可知,当建筑物以低压供电如果采用TN系统时宜采用TN-C-S系统而不宜采用TN-S系统。

4、TT系统:

TT系统的电气装置的保护接地各有其自己的接地极和PE线,它和电源端的系统接地是不连通的;装置外壳为大地电位且不会导入电源侧接地故障电压,防电击安全性优于TN-S系统,但需装用RCD。因此TT系统较适用于无等电位联结的户外场所,例如农场、施工场地、路灯、庭院灯、户外临时用电场所等。

5、IT系统:

IT系统在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由于不具备故障电流返回电源的通路,其故障电流仅为两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的相量和,其值很小,故障电压很低,不致引发电击、火灾、爆炸等危险,供电连续性和安全性最高。它适用于不间断供电要求较高和对接地故障电压有严格现在的场所,如应急电源装置、消防、矿井、医院手术、钢铁厂、怕停电的场所以及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场所。

但它一般不引出中性线(N),不能提供照明、控制等需用的220V电源,且其故障防护和维护管理比较复杂,加上其他原因,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六、几种接地型式的比较:

1、TN系统与TT系统:

1)TN系统的好处:

(1)TN系统可以利用过电流防护电器兼作接地故障防护,比较简单;而TT系统通常需装设RCD做接地故障保护,比较复杂;

(2)TN系统的PE线自中性线分支引出,发生对地过电压时,设备绝缘城市的应电压较小;而TT系统的PE线引自就地的零电位的接地极,设备对地绝缘较易受过电压损害。

2)TT系统的好处:

(1)TT系统可适用于户外场所;

(2)TT系统可就地接地引出PE线,有些场所设置PE线比较经济;

3)两个系统的兼容性:

(1)同一电源供电的不同建筑物,可分别采用TN和TT系统;各建筑物应分别实施总等电位联结;

(2)同一建筑物内只能采用一种接地系统,因为TT系统需要分设接地极,在同一建筑物内难以实施。

2、IT系统与TN或TT系统:

1)同一供电电源范围内,IT系统不能与TN或TT系统兼容;

2)同一建筑物内,IT系统可以与TN或TT系统兼容,只要IT与TN或TT系统不并联运行。

总结: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接地系统,只有最合适的接地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