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思录》作者:周国平​,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拥抱思想与艺术)

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

《人生哲思录》作者:周国平

​在上一节中,我们讨论了人际关系这个主题,揭示了社交的奥秘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进入精神生活的探讨。本书的作者周国平老师说,我们要学会培养自己的精神世界,拥抱灵魂、思想、哲学和艺术。

思考灵魂

我们先来说说灵魂。

灵魂是一切思考的起点,但是往往会被我们忽视。这种忽视,其实不是什么特别的现象,就像我们身上的很多器官,心、肝、脾、肺,等等,平时我们基本上是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的,只有当这些器官发生了病变、出了问题,我们才感觉到疼痛、感觉到不正常,才会切身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灵魂也是这样,在日常生活的一日又一日中,我们不会留意灵魂的存在。只有当我们面对着善与恶、生与死、光明与黑暗、痛苦与幸福,类似这样的抉择的时候,才会感受到灵魂。只是,当这种时候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是没有做好准的,一切突如其来,让人招架不住,不知道如何是好。

为了预防身体器官的病变,我们有体检的习惯。那么,为了预防灵魂的这种剧烈变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一个“灵魂体检”呢?这种体检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思考自己的灵魂。

思考灵魂,就是要反思自己的性格、追求、人生经历。想一想,你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未来,你又想要改变些什么、追求怎样的人生目标?

这就涉及到理想和信仰这两个绕不开的话题。

理想和信仰

理想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社会理想,关注的是拯救世界、改造社会;另一种是人生理想,关注的是拯救自己、完善个人身心。在救世和自救之间,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选择。如果说前者太宏伟、太不着边际,那后者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实现的。

人生理想仅仅和我们自己个人的灵魂有关,没有其他人可以夺走你的人生理想,只是看你自己想不想、要不要,去争取和实现它。

在书中,周国平老师说:“如果你心目中有了一种生活的理想,那么,你应该现在就来实现它。”

人们总是喜欢幻想,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可以变得幸福、快乐,或是伟大,但幻想终究是虚无缥缈的,真实的世界仍然现实残酷,如果我们不去争取这些理想,还把自己局限在卑微、渺小、苦恼的现实中,那么这些理想永远都不会实现。

有一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理想是现在进行时的,而不是将来时的。

一旦我们拥有了理想,并且愿意为之奋斗,就可以谈一谈信仰的话题了。

有些人对信仰有误解,好像信仰完全等同于“相信神明”。其实,信仰的对象不能局限于宗教中的某一个观念。信仰是对自己心中认可的伟大精神价值的信奉和坚守。

这种伟大的精神价值,不在外在的世界中,而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如果你认为它是西天取经中的“真经”,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拿到手里,才算实现信仰,那你可能就陷入了某种误区。信仰很有它的特点,不用这样去寻找。

在书中,周国平老师说:“如果你心中有它,那就根本不需要去远道找寻,如果你心中没有它,那就去哪里都不可能找到。”

换句话说,信仰是一直和你在一起的,不在遥远的地方。与其说西天取经的“真经”是你要追求的最高价值,不如说取经过程中的九九八十一难本身,才是塑造你、让你升华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那么,与信仰类似。说到哲学,你也许会觉得,它离自己太远,不是日常生活里该想的事儿。其实,哲学可以离我们很近,用周国平老师的观点来说,哲学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和我们平时所做的事情,所过的生活紧密相关的。

我们平时所做的事、所过的生活,是大千世界的一个小小的局部,像盲人摸象,看不清全局。而哲学能够帮助我们,它要求我们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在更大的维度上,看世界和人生的全局,以此来获取一个更广的视野、升级自己评判事物的标准,再来衡量自己所做的事、所过的生活。

也就是说,哲学是一个从生活中跳脱出来、再返回到生活中去的工具。它可以让我们活得更自在、更清醒,让我们不至于在复杂的世界中迷失方向。

哲学之所以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就是因为,哲学本身也是复杂多元的,它有四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一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是要创造出庞大的思想体系和理论,这是哲学家的任务,而且是历史上少数的天才哲学家才能完成的。

二是作为学术,进行研究,这是更多的学者、教授的任务,离我们普通人也比较远。

三是作为思潮或者意识形态,这就是属于大众的范畴了。一种哲学思想,可能引发广泛的社会认同、引起历史和社会的变革。

四是作为一种人生的思考,这就更加贴近普通人,可以是属于你我、属于每一个不愿意虚度人生的人。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愿意思考,不愿一生白白过去的人,就应该了解一些哲学的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人,来思考人生,为自己做出决定。

艺术是不结果实的花

如果说哲学是人类思想开出的一朵花,那么,艺术就是和它并列的另一朵。

关于艺术如何定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标准。

叔本华说,艺术是人生的麻醉剂。尼采则说,艺术是人生的兴奋剂。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尼采则说,美是生命。

周国平老师说,艺术其实并不复杂,“看并且惊喜,这就是艺术,一切艺术都存在于感觉和心情的这种直接性中。”也就是说,艺术的美,是可以用自己的双眼去看到的,就像我们去欣赏一朵花一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用语言的解释,人人都能知道花的美。

的确,艺术是一朵花,但它是不结果实的花。

不结果实,听起来好像是缺点,但这正是艺术的独特价值。周国平老师说,正因为不结果实,而更能显出这朵花的美来。因为,它是以美为目的本身的,是一种自为、自在的美。艺术是生命和灵魂之间的直接通道,可以帮助我们把生命的激情直接升华为精神的自由。

所以,艺术就是生命的自由表达,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去完成这个任务。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有两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第一是要有真实、丰富、深刻的灵魂生活。第二是为这种灵魂生活寻找恰当的表达形式。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灵魂生活达到的高度,决定了作品的精神价值,表达形式达到的高度,则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这两者,分别对应着艺术中的真和美。

在艺术中,真是美的前提,美是真的升华。真正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真和美的融合。一旦融合到了一起,就会有不朽的价值。

总之,有了真善美,有了灵魂的滋养,而开出的一朵花,就是足够美丽、足够动人的,那么,谁会在意它有没有结出果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