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一双地理的眼睛,品味大自然的美好」

广西的桂林山水、湖南的张家界是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地貌类型。那么,他们的形成、地貌景观有什么不同呢?

一、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因此,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总称。

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地下河、暗湖。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1)

喀斯特地貌——天坑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2)

喀斯特地貌——峰林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3)

喀斯特地貌——溶洞

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数十倍,且反应速度很快,因而岩溶作用强,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反之,干旱高寒气候区喀斯特作用很弱。

我国著名的喀斯特景观名胜区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吉林。

(一)贵州兴义万峰林景区

万峰林景区,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南部,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峰林气势磅礴,景观奇特,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4)

贵州兴义万峰林景区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5)

贵州兴义万峰林景区

(二)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

武隆喀斯特旅游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境内,拥有罕见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包括溶洞、天坑、峡谷、峰丛等,兼具休闲、娱乐、运动项目,以及土家族、苗族、仡佬(gēlǎo)族等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是国家5A级旅游区。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6)

武隆喀斯特旅游区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7)

武隆喀斯特旅游区

(三)广西桂林山水风景区

广西桂林山水风景区,包括桂林市、阳朔县等。这里居住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dòng)、仫佬(mùlǎo)族、毛难(máonán)族等少数民族。簪山、带水、幽洞、奇石,历来被誉为桂林风景的四绝。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8)

广西桂林山水风景区——象鼻山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9)

广西桂林山水风景区——地下溶洞

(四)北京龙门涧风景区

北京的京郊,有一个大峡谷,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被誉为“北方喀斯特之花”“北方地质博物馆”的美誉,这就是龙门涧风景区,位于门头沟区清水乡燕家台西北侧。

龙门涧地质结构奇特,已经有1亿5千万年的历史了,峡谷内崖高谷窄,两侧山峰相对谷底落差为300—600米,最窄处不到4米,谷内有大大小小的溶洞。谷底道路蜿蜒曲折,曲径通幽;小溪潺潺,溪水清凉。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10)

北京龙门涧风景区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11)

北京龙门涧风景区

二、张家界地貌

您可能会有疑问,张家界地貌是一种地貌类型吗?

2010年,国际地貌学家协会将张家界特征鲜明、规模巨大的独特砂岩地貌类型,确定为“张家界地貌”。自此以后,凡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发现类似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的地貌,都可统称为“张家界地貌”。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通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石林、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地貌景观。

【嶂谷,指谷坡陡直,深度远大于宽度的峡谷。】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12)

张家界地貌——乾坤柱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公园面积398平方千米,公园内的砂岩峰林地貌是世界上独有的,具有相对高差大、柱体密度大、柱体造型奇特、拥有软硬相间的夹层、植被茂盛、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等特点。

景区中的千座石峰拨地而起,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原本”“缩小的仙境,放大的盆景”。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13)

张家界地貌———“中国山水画的原本”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14)

张家界地貌——石墙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15)

张家界地貌——圆形石柱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16)

张家界地貌——方形石柱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17)

张家界地貌——天生桥

张家界山水好还是桂林好(广西的桂林山水)(18)

张家界景区——峡谷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