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记得5年前,带一个同学去逛北京车展时,碰到一个品牌在户外展示自己的自动泊车功能,我同学跟其他围观的人群一样,发出一阵惊叹:“现在都这么神奇了吗?”

相信有不少人,第一次见到这个功能时都和他一样,感受到的是智能科技革命带来的强烈冲击感。

不过,似乎科技进步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L2级自动驾驶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大部分新车(尤其是电动车)的标配。

各种各样的碰撞预警,ACC自适应跟车,LKA车道保持,AEB自动紧急制动......真是应有尽有。更高阶一点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也能在不少激进的汽车品牌的新车上用到了。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1)

相比之下,以前被“吹上天”的自动泊车功能,如今开始有不少人觉得“鸡肋”了。

我问过一些公社社群里的朋友,有不少人的车虽然搭载了自动泊车功能,却宁可每次自己打方向盘停进车位。

他们大都会说:

“那么大,那么明显的一个车位,转了半天就是识别不到。”

“三个垂直停车位,硬生生的把它当侧方停车位横着停进去了。”

“我一把轮就能停进去的车位,它还要跟那磨磨唧唧的,真着不起这急。”

..........

除此之外,公社社群里还有少部分不一样的声音,他们大都经常用自动泊车功能,并且反馈还挺不错的。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2)

这些说自动泊车好用的,大部分都是“清一色”的小鹏车主,他们甚至认为小鹏是靠自动泊车起家的,而去年推出的停车场记忆泊车更是让大家对这个品牌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不过,目前并不是只有小鹏一家能做记忆泊车,威马W6、广汽埃安全系车型等车型,都拥有AVP自主泊车功能,今年年底前长城神兽、欧拉系列等都会陆续推出此功能。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些车型的AVP功能并不是像小鹏那样属于车企完全自主研发的,而是均来源于同一家智能驾驶供应商——百度Apollo。

前几天,我特地约了个百度Apollo的工程师一起吃了个饭,跟他聊了聊AVP自主泊车技术。今天也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AVP自主泊车技术到底算不算“鸡肋”?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3)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传统自动泊车功能,都需要人坐在车上的。

这么规定也不难理解,车在执行自动泊车指令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比如突然窜出的行人、没注意直接往上怼的电动车等等......必要时需要人踩一脚刹车避免车撞上去,毕竟这功能属于辅助驾驶,出了事故只能由驾驶员单方面来担责任。

不过,自动泊车的时候人在车上,就会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车在那自动泊车“一通操作猛如虎”,而自己却只能呆坐在那等着车停稳再下车。

我们一些群友也反映说,自动泊车对新手来说还是相对实用的,不过随着车技越来越娴熟,或是老司机没了对于自动泊车最初的那种“新鲜感”,自动泊车带给车主的往往就是“垃圾时间”,这也是很多人越来越不爱用自动泊车的原因。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4)

问题的关键,恰恰就在于人在车上。

如果自动泊车时可以不用让人坐在车上,车自己就可以停进车位里,那“垃圾时间”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百度的AVP自主泊车方案中的核心功能“记忆泊车”,就是支持“无人泊车”的。

“记忆泊车”顾名思义,可以让车辆“记住”车位,让车根据“记忆”自己找车位。

就拿已经搭载了百度Apollo AVP自主泊车方案的车型威马W6为例。

你下班开车回家,在进入地库停车场之前,可以开启泊车“记忆”功能。

随后,车辆就会启动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变成一个移动的“测绘仪”,将进入地库的沿途场景扫描保存下来,相当于让车“画”了一张停车场地图。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5)

当你停到车位上之后,这张停车场地图也就“画”完了,同时记住了车位的位置。

等你下次再想停入你自己家的车位,就可以使用记忆泊车功能了。

当车辆进入记忆泊车范围之内,车主就可以将车挂入P档,下车,打开威马APP,长按“记忆泊车”按钮,车就可以按着记忆中的路线自己找到车位泊进去了。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6)

我认识一个威马的车主,对于OTA后的记忆泊车功能是这么描述的。

“小区给我配的车位离我家的电梯间差不多有200米的距离,我的车这个记忆泊车,距离车位100米以内就可以用了,可以让我少走很多路。”

“我前几次用记忆泊车的时候,真就是车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啊,生怕它会撞到墙壁、碰到人什么的。”

有一次,他亲眼见到记忆泊车过程,通过路口突然窜出来一个人,车自己减速刹停了,等人走了之后,车就继续按照路线行进,最后稳稳地将车停好了。这一次之后,他对于记忆泊车功能放心了不少,他说,他正在盼着可以彻底把一切都交给车的那一天的到来。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7)

据了解,百度AVP自主泊车可以在100米内记住10条行进路线,在用户使用记忆泊车时,系统车辆将优先选择最佳泊车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路线是可以在用户之间共享的。也就是说,随着使用“记忆泊车”的人越来越多,百度Apollo自主泊车数据库也会越来越完善,其记忆泊车能适应的场景也会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百度AVP解决方案中,另一大功能就是“召唤功能”,即让车直接从车位上自己开出来,让车来找车主。

和记忆泊车一样,召唤功能可以节省“垃圾时间”的优点自然不用多说,除此之外,这个功能还能在一些应急的情况下帮到忙。

比如说你去商场吃饭,在露天停车场停的车,吃完饭要去开车回家,但是突然下了大雨,自己却没带伞。这时要是有召唤功能,就可以让车直接把你接走,不用在大雨中“百米冲刺”了。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AVP的记忆泊车和召唤功能是支持地库停车场和露天停车场的,部分目前具备记忆泊车功能的其他品牌,还只能用于地库,露天停车场是用不了的。

据百度Apollo的工程师说,露天停车场的光照条件其实更复杂,而且更空旷的意味着参照物更少,会让车辆记住场景更困难。相比之下,地库中往往有很多“柱子”作为参照物,让车更容易记住场景。

所以总的来看,百度AVP自主泊车在环境适应能力还是不错的。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8)

除了上面所说之外,百度的方案中也保留了APA泊车和遥控泊车功能,在摄像头雷达融合感知的加持下,这些功能也有着相对不错的场景适应性,能够让车主从容应对不同车位的泊车需求。

而这个APA泊车功能,目前相比很多竞品而言,能够支持更多车位类型,有/无划线的垂直、平行、斜方车位以及各类衍生车位类型都可以应对。即使是垂直车位里的口字形、T字型、U字型车位,斜方车位里的T字型带限车器的情况下,搓揉次数、耗时以及综合成功率都远高于行业其他品牌。(我们做了个图,给大家简单罗列了几种泊车场景)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9)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朋友会产生一些质疑,就算自动泊车能力再强,不也只能在停车场用吗?

这话确实说的没错,对于全场景的自动驾驶而言,自动泊车的应用场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进一步来说,目前市面上的自动驾驶功能,都是不完美的。

但换句话来说,自动驾驶未来的潜力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和其他新兴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自动驾驶的发展也不可能一步登天,而是一个逐渐积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百度Apollo选择的是“技术降维、数据反哺”的路线,相当于把自动驾驶出租车上的L4级别的技术,降维放到量产车上来,用AVP、ANP等一个个的小场景,最终连成片将全场景打通,实现“点到点”的自动驾驶。

我们日常出行,大多数场景都是两端为停车场场景,而中途可能经过城区和高速。而目前还没完全打通的场景其实已经只剩下停车场出入口的闸门,以及高速与城区之间的收费处了。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从家出发,通过APP随手将车召唤到自己身边。

坐到车里,在车机地图上设置好目的地,车就可以完全自己开过去。一路上包括跟车、等红绿灯,进出匝道,进出高速收费口,超车等等操作,全部可以由车来控制,不用人管。

到目的地之后,你可以直接下车,而车会在附近自动找车位,或是自动开到你想要停的车位。

这就像车上自带了一个“AI老司机”专职为自己开车。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10)

身处于电动汽车行业中的我,这几年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整个电动汽车行业都在为自动驾驶而努力。

其中“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就是典型,虽然定位的市场完全不同,但他们的一个共性就是:强调自研。

不仅仅是新势力,一些传统车企为电动车创立的新品牌,也都在一股脑的往自研的道路上靠。

他们纷纷摒弃掉了最初的mobileye“黑盒子”打包方案,转而买更贵且算力更高的英伟达,算法方面则自己闷头死磕。他们都想把智能作为自身品牌的标签,因为自研会让他们将变量掌控在自己手中,做出更个性化和适应性的产品。

不过,这样一来会出现两个问题。

一是,你自研,我也自研,你我做的都是一样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

二是,车企自动驾驶的自研团队实力往往是参差不齐的。对智能驾驶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可能会深有体会,好用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让你放心的把控制权交给它。

但不太好用的自动驾驶系统,比如跟车有时会识别不到前方车辆,匝道转弯冷不丁的就退出,包括自动泊车识别不到车位等等。只要有一次心惊胆战,下次就不会再用。

对于整个中国汽车智能化的大方向而言,一家或几家车企的智能往往是不够的。

最理想的状态下,当然是路面上跑着的所有车都拥有自动驾驶能力,且路面上大多数人都在使用自动驾驶。

这样一来,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自动驾驶对于整体社会通行效率的提升作用才能体现出来。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11)

百度Apollo作为一家智能驾驶tier 1供应商,其在汽车智能化大环境中扮演的角色就与车企大不相同了。

百度扮演的角色,有点类似于游戏中教玩家学习各种实用技能的NPC,让原本没有选择自动驾驶自研路线的车企,也能拥有自动驾驶能力。

这时可能有人要问了,一个做搜索框的互联网企业,有什么本事来“搅局”自动驾驶?

实际上,百度可能算得上国内最早投入自动驾驶研发的企业了。

早在2017年,搭载百度Apollo的自动驾驶系统的无人车就已经开始上路测试了。截止到2021年8月,百度无人驾驶路测车辆已达到500辆,位居国内榜首。

前段时间,百度无人车累计测试总里程超过2700万公里,已经反超了全球自动驾驶龙头企业,谷歌旗下的Waymo。

百度在无人车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当然可以用在家用车上,因为自动驾驶从感知到决策再到执行,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基本上都是相通的。

这,就是百度Apollo的“技术降维,反哺车企”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12)

目前,埃安、长城、岚图、威马,包括最新签署合作的比亚迪.....越来越多的车企都加入到了百度Apollo智驾圈子里。

写在最后

此前有幸去过多次在北京亦庄的Apollo Park,这里每天白天很空旷,晚上自动驾驶车跑完“萝卜”又会风尘仆仆回到这里。这里也被称为全国最贵的停车场——毕竟所有自动驾驶组件加在一起,确实让它有了足够的底气。

不过,如果有一天你也有机会去到这里,我相信还有一个东西会很吸引你——在Apollo Park尽头的一面墙上,有一幅巨大的画,画的是星辰大海。

自动泊车时代有什么变化(从惊叹众人到被人嫌弃)(13)

据说,这是在这里工作的一个可爱的小姐姐画的,画里有百度拿到的第一块自动驾驶牌照、有使用的第一个激光雷达,当然,还有百度的梦想。

我想,百度是把探索智能交通当成星辰大海一般的征途的,而今天我们聊到的AVP则是实现智能交通时代真正到来前的其中一步。

就像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说的,你现在看到的这些“不过是将来之事的前奏,也是将来之事的影子。”

在未来,自动驾驶必定不是“富人的玩具”,而是人人皆可触碰到的智能科技。

相信,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的那一天,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