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窑青花发展有独自的轨迹,和官窑青花分期不完全重叠。十五世纪中的正统、景泰、天顺不见官款器物传世,明后期的天启和崇侦官窑停烧,出现两个真空期。据此,明代民奋青花可分为五期。
第一期:洪武、永乐、宣德
第二期:正统、景泰、天顺
第三期:成化、弘治、正德
第四期:嘉靖、隆庆、万历
第五期:天启、崇祯
民窑青花特征的变更和朝代的替换有时并不一致,促成特征变化的是工艺技术变化这一物质原因和审美情趣变化这一意识原因。
明 洪武民窑花卉纹碗
元至正十二年(1352)到至正二十年(1360)间,景德镇战火纷飞,窑事不兴,青花瓷生产无从谈起。明王朝建立于1368年。在1360 -1368间,景德镇归附朱元璋,恢复了生产。我们说到洪武青花,实际上和元未青花很难割断。
诞生于元代的青花瓷并不普及。现存于中东、日本、英国等地的青花以大器为多。有一些属国内流散出去,更多的是元代作为外销瓷而生产的。从近几十年中国内出土的二百件上下元青花看,有玉壶春瓶,花觚,梅瓶、大罐等器,可视作常用的仅高足杯等器,作为日常用途的碗却很少,据此,可以认为元代民间尚未普遍使用青花瓷,或者说情话的真正普及使用时在元末至明洪武,也就是说是在136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青花瓷进行了规模生产。
据景德镇窑址调查,元末至明初堆积层中青花尚属少见,洪武末年才渐增多、可见洪武民窑青花有个递进发展的过程。
洪武民窑青花的特征,时代收藏认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胎骨——早期瓷化程度差,中期以后瓷化程度较好。胎色早期的白中含灰、含黄或含红,中期的以白为主,后期均为白胎。早期产品见僵胎和窑裂。
釉层——早期薄亮,灰青或灰黄。中期起釉质莹润、淡卵靑色,少数灰青色。大多无片纹。细瓷口沿涂酱釉。
青花——用淘炼欠精的国产钴料,青料积聚处有黑褐色斑点。有些见晕散,晚期作品趋向明丽。
纹饰——采用粗笔勾勒点染方法,线条遒劲起伏,多用圆弧形线条。
碗心——早期见草书“福”、“寿”字,另有单枝水草、灵芝、菊瓣、龙形、海螺等;中期见山石、松竹梅、动物等后期见隶体“福”字、梵文等。碗心纹饰外一般有双圈。
外壁——主题纹饰有缠枝花、云气、梅兰、芝草、花果、荷花等。
造型——民间青花瓷中多见盘及碗。
盘早期的较深,圈足小而厚,底足两面斜削,砂底,有明显乳突,露胎处似沾有黑色铁屑和窑红。盘后期的较浅,口沿外撇,折腰圆柔,内底下陷,圏足稍大,底心乳突细小,足内和底面釉薄。
盘和碗的底足由元末至洪武晚期呈规律性变化:圏足由小到大、由厚到薄。挖足由浅到深,足壁由斜到直。底面由砂底到釉底,乳突由大到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