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1)

庄子,先秦诸子中最另类的一位大师,有人说他:

“眼极冷 ,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南宋·吴文英 《庄子独见•论略》

正因这份感慨万端,才有了《庄子》一书。

那么,和《周易》《道德经》并列“三玄”的《庄子》,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

庄子之后两百多年,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里有个经典评价,大意是说:庄子的言论汪洋恣肆,随心所欲,所以得不到权贵阶层的重视。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之后一千五百多年,大儒朱熹说,庄子在世时没人推崇他 ,他只在僻静处自说自话。

“庄子省时也无人宗之,他只在僻处自说。”——朱熹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2)

《齐物论》里庄子自己说:也许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在梦中说话,所以这些话才显得有些“吊诡”吧。

但如果万世之后遇到一位“大圣”,理解我的意思,我和他就好像穿越了时光,遇见彼此。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庄子·齐物论》

庄子没有说错,两千多年来,赞美、膜拜他的人多如牛毛,而真正理解他的人,凤毛麟角。

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庄子都有哪些所谓“吊诡”的观点吧。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3)

一、庄子的观点,有多“吊诡”?

比如庄子说:有用不如无用!

《人间世》里写道,有个人叫支离疏,他身体残疾,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

国家征兵打仗、派发徭役的时候,他就抱着胳膊在人群中闲逛,反正有事也轮不到他,而当国家发福利的时候,他却比别人得到更多东西。

支离疏因为残疾,反而在战乱时代得以终其天年。

可话说回来了,这样的“终其天年”,有意义么?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4)

庄子还说:有情不如无情!

《大宗师》里写道,泉水干了 ,两条鱼互相吐沫滋润对方,这就是历来被人称道的“相濡以沫”,而庄子却认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问题是,水已经干了,这是事实,鱼儿已经回不到江湖了。

就像我们已经生而为人,病痛、烦恼,种种无奈,如果没有一个“情”字,人生有何滋味?

庄子的江湖里,难道全是“忘情水”?

果然,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很快就与亡妻相忘于江湖了。

这种事,除了庄子,还有谁做得出来?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5)

庄子还说:有作为不如无作为!

在庄子笔下,像黄帝、尧、舜这些为人民福祉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帝王,在一些避世隐居、不问世事的村叟野老面前,居然是一副诚惶诚恐的姿态,显得那么卑微、渺小,还经常遭到后者的斥责、嘲讽,反倒像罪人一般,凭什么呢?

更有甚者,庄子说:有是非不如无是非!

《大宗师》里写道“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按庄子的观点,尧虽是公认的明君,桀虽是公认的暴君,但就对人性的伤害而言,两个人其实没多大差别。

而《盗跖》一文里,盗跖一伙人攻城掠地,杀人如麻,甚至烤人的心肝吃,孔子跑去苦口婆心劝他弃恶从善,反被盗跖骂得狗血淋头。

像这样没有是非,天下岂不乱套了吗?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6)

庄子这些观点,即使当梦话看,也是颠覆了人类的三观。

当然,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庄子与老子并称,被奉为道家圣人,他的言论也早已被世人奉为圭臬。

但设想一下,如果庄子活在当今时代,和我们一样住在小区里,或胡同里,或村子里,老头没事就拉着我们,说些“有用不如无用”、“有情不如无情”之类的话,我们会怎么看他?

恐怕大伙都会说,离那个“老庄头”远一点吧,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7)

今天,我们欣赏庄子,欣赏他酣畅淋漓的文风,欣赏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甚至也远远地欣赏着他那些愤世嫉俗的梦话,可我们未必真懂了庄子。

庄子所期待的,万世以后能理解他的那位“大圣”,也许并未出世。

今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转换一下看待《庄子》的视角,好离庄子的精神境界更近一点。

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呢?

庄子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当然他没有明说,而是借用了一种意象来给予提醒,那就是大鹏。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8)

大鹏是庄子笔下最深入人心的一个意象,但不知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在全书一开篇,庄子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提到大鹏,似乎还怕后世的人们不信、不解?

大鹏到底象征着什么?

二、庄子用“大鹏”暗示什么?

参悟了大鹏这个意象,不仅对理解《庄子》至关重要,而且对理解道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也至关重要。

你现在就可以发挥想象力,想象此时此刻,庄子的大鹏正遮天蔽日而来,“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那硕大无朋的影子,顷刻间覆盖了整个大地……

虽然有点难度,但请你还是努力想象一下,这时候的你会在哪里,你都想到了些什么?

——自然的神奇?

——造化的伟大?

——人类的渺小和可怜?

这些,会是你的答案吗?

或许你还会想到,当一只蚂蚁从他的窝里探出头来,仰视一个恰好经过的人类时,是不是也是这般光景?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9)

好吧,让我们回到现实。

如果你的感受仅止于此,那庄子恐怕会有点失望,因为他开篇就放飞大鹏的意图,你并未领会。

——你为什么不能是那只大鹏呢?

现在你可以再来一遍,闭上眼睛,试着想象一下,你已经化身为那只大鹏,正借着风力展翅翱翔,身边是翻腾的云海,背后则是苍茫的青天。

如果你曾经从飞机上透过舷窗看过云海,就努力回想那种情景,你甚至可以扇动双臂,找找那种凌风飞翔的感觉……总之,努力让自己身临其境。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10)

现在,你已经飞得够高了,如果往下面看去,你会看到什么?

你眼中的大地将是一个整体,也许色彩斑斓,但仍然是一个整体,此刻任何的细节都看不清了,只有江湖中的阳泽、空气里的尘埃,还有所有生物呼出的聚成一团的气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一切都是那么恍惚飘渺,不容分别。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11)

嘿,地上的蜩、学鸠、斥䳛在嘲笑你,你知道吗?

你当然不知道!你离那些小鸟小虫太远了,根本就听不到他们在叨咕什么,甚至也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此刻你是大鹏,你还会在乎世间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吗?

这一下,我们该知道庄子开篇就极力刻画大鹏这一形象,絮絮叨叨说了三次,他的良苦用心了吧?

透过大鹏,庄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让我们凌空跃起,离开目前所在的维度,用一种更宏大、更超脱、更深邃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

而当老子说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的时候,他用的同样是这样一种视角,从上往下,俯瞰众生。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12)

读非常之人留下的非常之书,就得用非常的视角。

我们可以站在人道的视角看孔、孟、荀、墨、韩,但看老、庄,只能站在“天道”的视角,才看得真切。

三、《庄子》:天道之书

是的,庄子留下的,是一本天道之书!

“天”,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最神秘、最复杂的一个字。

老、庄之外的诸子百家,其实也都很爱用这个字。

但是,“天”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头顶的这片蓝天,或延伸到地球之外的宇宙太空。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13)

但,“天”的涵义远不止此。

庄子的“天”,无形无相,不在外界,而在我们的心里,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世界。

《逍遥游》里的大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所在,正是我们的内在世界,现实世界哪有那般广阔?

在庄子看来,和外在的、三维的现实世界相比,我们的内在世界是多维度的,是超越时空的,那可真是浩瀚无垠,难以穷尽。

这个内在世界的运行规律,就是所谓的“天道”。

而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其实是包含在内在世界里边。

现实世界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所谓的“人道”,其实只是“天道”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天道”更广大的那一部分领域,更值得人类深入探索。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14)

伟大的老子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多先行者,留下了《易经》《山海经》《黄帝内经》等等,硕果累累。而老子之后,庄子堪称探索“天道”的集大成者。

《庄子·在宥》篇这样写道: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然而,一般人的视野仅仅局限于现实世界,局限于人道,对于和人道“相去远矣”的天道,几乎是一无所知。

这正是人类的一大通病!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切问题,莫不根源于此。

而这种无知,正是我们读不懂《庄子》的核心原因。

前面我们列举的那些观点,庄子正是站在“天道”的角度阐发的,用人道的思维解读,自然是十分“吊诡”,这就是《道德经》说的“正言若反”。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15)

由人道而升华至天道,就像在即将干涸的小泉里相濡以沫的那两条鱼,终于游到了江湖,至于相忘或是不相忘,已经小得不值一提了。

总体来看,庄子是拒绝介入人道是非的,也是因为和永恒的天道相比,人道的是非小得完全不值一提。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16)

庄子的“冷眼”,历来也遭到不少批判。

比如荀子在《解蔽》一文里直截了当地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殊不知,在庄子看来,由人道而升华至天道,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是一个人真正该追求的东西。

这样的人,正如《庄子·大宗师》所说:

“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天人合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笔下的真人,是大解脱者、大自在者。即便他们的现实身份不过是些村叟野老,但在他们面前,人间帝王又何足道哉!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17)

所以庄子要打破的,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局限,包括时空的局限、思维的局限,乃至生命的局限。

但是如果我们不承认自己有局限,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只能这样活着,那么庄子确实像是在说梦话。

习惯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自乐,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蜩、学鸠、斥䳛似乎并无二致。

那么,我们该怎么突破人道的局限,而升华至天道呢?

《庄子》介绍了不少具体的方法,比如心斋、坐忘、神遇、见独等等,普通人也可以修习。其实,书里的每一个寓言、每一个论述都在告诉我们,怎样转换视角,站在天道的角度去看待一切问题,怎样提升境界,发现自己的内在世界。怎样让自己脱胎换骨,超凡入圣。

所以并不是庄子在说梦话,他说的都是真相,只是我们都在梦里,听不懂而已。

庄子人生的境界在于灵魂的保全(我不教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18)

想要突破人类局限?

想要觉醒?

想要自由?

不要错过《庄子》哦!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蝉大侠带您领略古典文化之美,咱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