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老祖宗的“河图”竟然这么神奇,数理规律都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的呢?这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真相吗?如果在野外迷失方向和不知道时间,仅用这2个步骤就能搞定"

各位朋友们好,最近我发现河图可以这样作为确定方位、确定四时八节、确定时间、观测日月星辰的工具来使用,比较神奇,我们开门见山。

总得来说:不去排除传说的起源,不去肯定是先有这个步骤才有河图,还是先总结自然规律后,再设计好这样的图形。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1)

白点是柱子,黑点是石头

河图的整个流程总体原则,最简单的理解是:从简单到复杂,每一个步骤增加一个数,分阴阳奇偶,空地大小直径横竖都是3米左右就行,白点用3米高的柱子表示,黑点用大小差不多的石头作为位置上的标记就行。

实际操作:

根据个人身高,找一块一般不超过3米宽,3米长(不超过2次双手张开的距离)的这样的一块空地,然后柱子用3米高的细竹子,石头用大小差不多的小石头就行,手里还得拿一根1-2米长的木棍,最好另一端带上能做标记的东西,还能用来当作天体垂直到具体位置的工具,唯独最中间那一根柱子粗一点、矮一点可以坐上去最好。

具体来说:

第一步:我们古人先在靠空地北方一点随便立一根柱子,这个时候方位还不精确,再通过观察,在第二天中午,影子最短的时候,做一个标记,南北方子午线有了,不过还不够精确。而晚上靠北边一些的星星稍微有一些规律,而南边的星星变化很大,暂时就先记着;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2)

类似圭表测影示意图

第二步:等到了白天,我们古人通过这根柱子的影子长短观察,等到它的影子最短的时候,在空地的另一边,靠近南方的位置,放好2个石头,这2个石头中间得留一点间隙,确保每天中午的时候,我们古人站在这块空地的大概中间的位置,手里拿一根木棍做一个垂直,能看到太阳在南边2个石头的中间。好了,这样,我们古人就把精确的正南方和正北方给测出来了。不过,还不够高级,还得继续观测。

第三步:然后通过接近1年的时候发现,每天太阳在东方升起来的时候,位置都不一样,有时候在最左边的时候很热(夏至)有时候在最右边的很冷(冬至)我们古人就把这个最左边的位置,打一根柱子,最右边的地方打一根柱子,然后再在2根柱子中间比较平均的位置打上第3根柱子。这个方位的工作就做好了。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3)

举例2022年夏至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4)

举例2022年冬至

第四步:再经过1年的观察,发现,西边这里的天体规律,和东边不一样,东边太阳升起来,只能看见它一个东西,而西方是太阳落下去之后,有时候还经常看见月亮从出现在这里,于是用2个石头标记月亮最左边和最右边,用2个石头标注太阳的最左边和最右边。这边就搞定了。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5)

有时月亮会出现在西边右边一点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6)

有时月亮会出现在西边左边一点

第五步:经过前面的5个步骤之后呢,我们古人之前本来是站在相对中间的位置,这个位置还不是特别精确,我们古人再把这4个方位连起来,在正中间打上一根柱子,这个柱子不能打太高,然后,靠近这个柱子的东西南北旁边一点,再各打一根合适的柱子,中间5根柱子就升级了,确保方位非常精确,而且,这个步骤可以矫正所在纬度与北回归线的偏差,当然古人对北回归线不一定有这个概念,还有中间这根柱子可以用来坐在上面观星。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7)

总体1-6步示意图

第六步:经过前面的这几个步骤呢?我们古人有了精确的方位的概念,还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不过,没有精确的时间概念。然后再在北方根据北斗七星(南边的星星晚上跑得太快了,没什么用)在它最左边的时候,标记1个石头,在它最右边的时候,标记1个石头,接着再把剩下的4个石头,比较平均地标记好,形成一排,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古人,晚上就有了时间概念了,晚上可以根据这些石头标记天体运行的最左和最有,还有北方的那一根柱子,来标记最高和最低,就能知道晚上的时间。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8)

如果太阳落山,出现在最右边记好位置,标记出夜晚6个时间等分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9)

到了最左边就快天亮了

这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象上的规律,首先在北方(同时可以安排一个叫“水”的五行在这里)立一根柱子,通过一系列的步骤,精确的方位、天体运行的规律、一年四季,时间概念,都有了一个相对精确的概念;

甚至,情急之下,仅用第1步和第6步,你就能知道大概的方位和夜晚的时间,这可是非常实用的步骤哦。

第七步:再在南方插上7根柱子,这个代表28星宿的1/4,可以用来观察28星宿里面的某7个星宿,同时可以用来画天体运动的弧线轨迹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10)

南边7根柱子可以用来观测弧线轨迹

第八步:再在东方把1年内太阳从最左边升起,和最右边落下放上各2个石头,然后中间平均放好6个,相当于平均划分8个点位,用这个步骤,配合西边4个石头,可以表示1个节气年365天内的“四时八节”。当我们古人面向东方的时候,夏至日附近时,太阳一定是在东边标记的8个石头那的最左边1个升起,同时面向西方的时候,在西边标记的4个石头那的最右边落下;然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会慢慢从最右边移动到最左边,这个时候就进入了冬至;在标记的石头正中间东升起和正中间落下的时候,分别是春分和秋分;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11)

太阳位置关系表示“四时八节”

第九步:最后再在西边照前面的原理插好9根柱子,这个可以用来画弧线轨迹,同时主要是观测月亮;月亮从阴历初三到十五,会从西方到南方再到东方,这样逆时针运行,而且月亮会有9个特别的位置关系,主要是沙罗周期18.6年的一半,相当于月亮在西边9根柱子最左边到最右边来回走一遍,一共是18个位置,而且,西边在太阳落山以后,能观测的天体最复杂,用9根是最好的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12)

月亮沙罗周期往返2*9=18,9个标准位置

第十步:用4个石头标记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4个方向,然后均匀呈一字型排开放好,中间这10个石头用来观测南北方的天体运动速度,把这一整段的天运运行过程按南北各平均划分5个等分,也可以当做白天或者晚上的辅助计时工具,北方5个石头看靠北方的天体的运行速度,南方5个石头看靠南方的天体的运行速度。

河图阴阳是怎么运转的(破译河图的使用方法及解释)(13)

手里拿一根木棍,垂直地去观测天体

然后,神奇一些的解释是:

东边:主要看太阳,东边8个石头配合西边4个石头,就可以相对精确地知道当时是处于一年四时八节的什么时候

东边太阳最左边的石头位置,肯定是在夏至日附近,最右边的肯定是在冬至日附近。

西边:主要是看月亮和太阳落山后其他很多的天体

西边9根柱子配合东边3根柱子,就可以相对精确地知道月亮的沙罗周期18.6年的一半,月亮恒星月27天,整数9年,位置关系用西边的9根柱子去标记,甚至通过长期对月亮的观测,配合28星宿,还能用东边的3根柱子标记出月亮距离我们古人的远中近3种大概的关系。

南边:主要是记录天体的运行轨迹,和确定正南正北

用2个石头配合北边的1根柱子,用来标记子午线,也就是正南正北;然后7根柱子,用来标记28星宿其中的1/4个,白天或晚上也可以用来画线,记录天体的运行轨迹。

北边:主要是平均划分夜晚的时间,和确定正南正北

夜晚的时间,北方最为规律,也最简单观测,用简单的6个石头,就可以把夜晚的时间,平均划分6个等分,再加上这里还有1根柱子,辅助确定恒星运动的高度,夜晚的时间会更加精确。

中间:用处有很多

最中间的5根柱子用来升级4个方位,做到更加精确,唯独最中间那一根柱子粗一点、矮一点可以坐上去最好;另外10根柱子,靠南边的5根柱子,最2边的柱子,确定好东南和西南方,再配合其他的3根,用来平均划分天体(主要是日月)运行轨迹的5个等分(观察运行速度);靠北边的5根柱子,最2边的柱子,确定好西北和东北方,再配合其他的3根,用来平均划分天体运行轨迹的5个等分。

数理关系,对应天象,仅仅是巧合吗?有点复杂,稍微说明一下:

东西方向的组合:

8*4=32;一年左右往返走2遍,32*2=64卦

9*3=27;27个星月

9 3=12;12个阴历月

8 4=12;12个阳历月

3*4=12;同上

9 4=13;13个恒星月,而且和12个朔望月天数接近(13*27.322=355.186;12*29.53=354.36)

8*9=72;五行十月历,一个五行季72天,或者72物候

4*9=36;五行十月历,一个天干月季36天

3*8=24;24节气

3 8=11;12年里面木日重合11次

南北方向的组合:

2*6=12;12个时辰,12个地支、12个月

2*7=14;28星宿一半

2 7=9;九宫

2 6=8;八方、八卦、八节

1 7=8;同上

1 6=7;北斗星、7宿

中间位置的组合:

5*1=5;5方、5行、5季

5*2=10;太多了

5*3=15;一个节气

5*5=25,太阳自转最小周期

5*6=30;大家都懂

5*7=35;太阳自转最大周期

5*8=40;一年9宫平均天数,360/9=40

5*9=45;一年8节斗建平均移动一宫天数,360/8=45天

而河图的这些步骤应该是古人经过大量观测结果之后,总结出来最高效的一个步骤,可以这样作为确定方位、确定四时八节、确定时间、观测日月星辰的工具来使用,而且,里面的数理关系很巧妙,甚至非常神奇,有待进一步发现。

感谢阅读,个人原创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