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临近,孩子们都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但在这段时间,不少孩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如情绪烦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厌食、失眠等……中高考既是对孩子知识的考查,也是对孩子和家长身心状态的考验,这个阶段干扰学习的因素非常多,如何让孩子专注高效地复习,把考前心态调到最优呢?

学不进去的孩子怎么办(孩子却学不进去)(1)

面对中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有压力是很正常的。通常压力源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自我加压,通常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比如定了比较高的学校目标,像重点高中、北大、清华或985、211等名校,跟自己的实际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离考试越近,发现离那些目标差距好像越大,内心会产生很多焦虑、不安和痛苦。第二种是外界的压力,比如临近考试,父母比考生还紧张,嘘寒问暖或干脆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紧张焦虑的情绪比自己上考场还要严重,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学习,所以家长也是孩子中高考巨大的压力源之一,而亲朋好友的问候,看似不经意,有时候也会让孩子心情烦躁好几天。还有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让孩子感觉到灰心失望,最后的一段时间不知该如何努力。

有时候,家长看到孩子怎么没有一点临考的状态,其实孩子不一定是没压力,没心没肺,只是他面临巨大压力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就是一种防御,我们很多人在面对,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压力时,往往会选择逃避,孩子们也是一样。

有压力一定是坏事吗?不一定。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学习压力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当人们没有压力时,也就没有动力,人的学习效率很低。但是当压力过度了的时候,会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考生临考前的复习和考场发挥。只有适度的压力才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斗志。压力可以有,但我们要防止孩子们压力过大带来的考试焦虑,如果压力过大,我们要及时觉察到,帮助孩子做出一些调整,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复习备考。

学不进去的孩子怎么办(孩子却学不进去)(2)

如何调节情绪?

孩子在较大的压力下,必然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在冲刺复习阶段,成绩起伏、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等,往往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临考的紧张气氛使很多孩子情绪烦躁、易怒,有时候会处于大喜大悲的状态,莫名觉得压抑想哭,对家长或同学的一句话都过分敏感,明明没发生什么事,但就是觉得难受。这些不良情绪在心头挥之不去,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们的这些情绪表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对于家长而言,首先要稳定自身情绪。压力会导致我们自身也容易情绪爆发,尤其是平时性格比较急躁,本身就特别情绪化的家长,这时候要特别注意。

其次,需要引导孩子学会表达他的情绪,要学会把不良情绪及时化解掉。对于不良情绪,无论是对家长自身还是对于孩子,以下几点策略策略都适用:

第一,倾诉。把内心不愉快的感受告诉你信任的人,告诉家长、老师或者朋友,也可以告诉心理老师。如果不方便告诉任何人,可以自己写日记,把这些成长的烦恼写出来,心里就会轻松许多。

第二,宣泄。告诉孩子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该哭就哭,该笑就笑,有时候只是把这种情绪宣泄出来,内心就会轻松很多。

学不进去的孩子怎么办(孩子却学不进去)(3)

第三,转移注意力。当孩子由于情绪低落、烦躁,实在学不下去的时候,可以跑跑步、听听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暂时把自己从低落的情绪中拖出来。这个过程中,家长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永远是他坚强稳固的后盾。

第四,休息。睡眠是最好的减压良药,很多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往往跟自己睡眠不足有关系,当家长发现孩子情绪不佳时,可以让孩子用热水泡泡脚,早点休息。

如何应对压力产生的焦虑问题?

在中高考倒计时这段时间,很多孩子都会有焦虑的感觉。比如学不进去、容易失眠、心理烦躁不安、害怕考试等等。适度的焦虑能激励孩子不断努力,不断前进,但焦虑过大时,会让孩子烦躁不安。所以,当孩子的焦虑感过于强烈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他们采用一些方法来让自己放松,舒缓自己的焦虑感。

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孩子解决考试前和考试中的焦虑问题,放松训练可以采取呼吸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清理思绪等多种方法。心理学家发现,人在肌肉放松条件下与焦虑状态是互相对抗的,两者不能相容,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抑制另一种状态的出现,这就是交互抑制原理。所以孩子可以通过肌肉放松达到对焦虑状态的抑制,使紧张的大脑得到松弛和调节,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克服考试焦虑。

学不进去的孩子怎么办(孩子却学不进去)(4)

考前学习倦怠,复习不进去怎么办?

很多孩子在考前都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学习特别疲惫,上下课精神状态都不好,整个人萎靡不振,记忆力也大不如从前。眼看着中高考越来越近了,孩子很着急,家长更着急,越急越不能静下心来去学习,为此很苦恼。其实这个在心理学上叫做“高原现象”,也就是瓶颈期,大概意思就是孩子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成绩停滞不前,在成绩曲线上出现近于平缓甚至下降的现象。

但在这个阶段,家长往往是看不得孩子成绩退步的,会特别着急恐慌,甚至焦虑。学习的高原期在大考中表现特别常见。但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跨过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家长需要稳定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寻找打破瓶颈期的方法。

但不少孩子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和学习。有的孩子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中高考的信心。其实高原期不可怕,它的出现就提醒孩子,需要调整自己复习的节奏和方法了。

学不进去的孩子怎么办(孩子却学不进去)(5)

孩子出现学习高原期的时候,也是他们情绪最容易不稳定的时候,家长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困扰,切忌让孩子把时间安排得太满,每天熬夜刷题,让自己身心俱疲不可取,告诉孩子要劳逸结合,不要在休息的时候,再想着学习。

这个时期也是孩子最容易丧失自信的时候,孩子特别容易情绪化,自暴自弃,家长这时候的心态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家长要理性地帮孩子分析眼前的问题,并且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就妄自菲薄。在我们的陪伴和鼓励下,相信孩子都能尽快跨过学习的高原期,赶走学习倦怠,带着自信和阳光的心态,利用好考前剩余的每分每秒!

如果说孩子的知识水平是考取理想大学的硬件的话,那么他们在考前以及考试中心态的稳定则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而家长的心态稳定、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则是孩子们中高考路上的加速器。所以,在中高考前的最后阶段,孩子在拼搏努力的同时,家长还要特别关注一下孩子和家长自身的身心健康,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我们的孩子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