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3年的一个夜晚,一个名叫王寀的5岁孩童正和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们在京城逛街赏灯,一家人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

与此同时,那边有一个贼眉鼠眼的人正东张西望的找寻着下手的目标。片刻之后,这个5岁的孩童就成为贼人的“猎物”。

可怜的王寀被劫持了。但这个孩子表现出与自己年龄明显不符的镇定和机警,他趁贼人不注意,用自己帽子上的珠针在贼背领上做了记号,并佯装顺从不反抗。

当几顶大轿从贼人身边经过时,王寀突然一把拉住桥杆大叫捉贼,贼人受到惊吓扔下他就跑路了。

轿里坐的是宋神宗的贴身太监,便将王寀一起带到了宫中。而恰巧宋神宗此时正盼望着有个儿子,一听太监捡来个孩子,以为是吉祥之兆,便召见了王寀。了解了王寀丢失和脱险的经过,宋神宗大怒,当即下旨办理此案,于当晚将贼人缉拿归案。

而这个王寀,就是后来对汝文化有巨大贡献的《汝帖》的作者。

山居秋暝状元笔记(万里波心谁折得)(1)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以上故事参考《北宋神童王寀牧汝好故事》,作者系汝州市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汝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今天,我们来看一首王寀的写景小作——《浪花》,来体会一下这位北宋词人的文笔。

浪花

宋 王寀(cǎi)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山居秋暝状元笔记(万里波心谁折得)(2)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格式】七言绝句

【名句】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基调】景物描写

【年龄】不详

【译文】

一江蔚蓝的秋江水,连接着蔚蓝的天空;傍晚,江面上吹过了阵阵微风,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晚风中。

碧波万里,那朵朵浪花,有谁能够采摘?夕阳把浪花染红,起伏的江水,波光跳跃,又揉碎了花瓣重重。

【注释】

渔笛:渔人的笛声。

无端:无心,无意。

波心:水中央。

残红:指落花。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据说还有一个故事:有个诗人叫曹道冲,在京城卖诗,凡有命题,挥笔立成。有人特意给他出难题,请他写首描写浪花的绝句,限用“红”字韵。曹道冲作不出,请来人去找学士王寀。结果王寀欣然捉笔,一挥而就,写下这首诗。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虽是写浪花,但全诗前三句都没有提到浪花,而是为浪花蓄势,只有最后一句“夕阳影里碎残红”是直接写浪花,且成为诗的点睛之笔。

前两句: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

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为浪花铺设了一个广阔的自然背景:一江秋水,万里晴空,笛声悠扬,晚风徐徐。

“一江秋水浸寒空”,给人视觉上的感受。一江秋水,因为是秋水,潦水尽而寒潭清(《滕王阁序》),所以江水是湛蓝的;万里晴空,因为是秋天,秋高气爽,天空是蔚蓝的。一个“浸”字,生动而形象的将江水、空天联系起来:湛蓝的江水,蔚蓝的天空,水天相接,交相互染,连成一气,仿佛江水浸入寒空;又如寒空浸入江水。

“渔笛无端弄晚风”,给人听觉上和感觉上的感受。悠扬的笛声在晚风中飘荡,使人“听”到浓重的秋晚中美妙的意境;晚风徐徐,让人从身体上倍“感”惬意,同时在“不经意”间带出时间,引出下面的夕阳、浪花来。

后两句: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后两句先欲擒故纵,想象奇特,“夕阳影里碎残红”是全诗之警策。

前两句已经为浪花的出现做好了铺垫,可诗人为了更加突出浪花,仍然欲擒故纵,故意提出“万里波心谁折得”这一问,先吊人胃口,增添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感。“万里”应上两句广阔的背景。“谁折得”,折什么?当然是折浪花。浪花不是花,如何去折?怎么会使人想到要去折?这样就逼出了全诗的主句———“夕阳影里碎残红”。夕阳西下,染红了江水,晚风吹过,波浪起伏,浪沫四溅,在晚霞的映衬下宛若朵朵红花飞溅出万瓣花片,洒满江面。如此之场景,自然让人人感叹“谁折得”。

一般咏物诗,末句总要言在物外,使诗的涵义扩大。而王寀的这首《浪花》只是停留在主体的吟咏上,但由于全诗充溢着抒情的语调,让人体会出咏物之外的情趣,起到了“不写之写”的作用。

附:王寀简介

山居秋暝状元笔记(万里波心谁折得)(3)

王寀,字辅道,号南陔,江西德安人,北宋后期知名的词人、书画家、军事家。因兄弟排行十三而得名“十三郎”。王寀出身于军人之家,父亲因军功封太原郡开国侯。宋代北方的威胁一直是宋人的心病,王寀受父辈影响承着习武的家风,学有治兵和用兵之道。

王寀著有《南陔集》一卷,《全宋词》选有其词12首,选编其诗16首。王寀24岁考中进士,任秘书省著作左郎,31岁从直秘阁任上空降汝州任封疆大吏。 王寀对汝文化的最大贡献是刻制了《汝帖》——《汝帖》集历代体例的书法之大成,为古代碑林帖中的珍品,被誉为宋室鸿宝。明清时与《潭帖》《泉帖》和《绛帖》,并称为四大名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