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巴岳山上有一个建于明代的“三清洞”。洞外东侧,借崖壁之势,于外侧加柱支护崖顶,利用其柱里侧空间,建有三个神窟,由洞口往东,第二窟为“普陀岩”。“普陀岩门口柱面上阳刻有“怪”字对联一副。兴建几百年来,虽然民间传说一直不断,但竟然没有人正确认读。那么,这到底是一副怎样的对联呢?

普陀山最有名对联(普陀岩一副怪字对联)(1)

我们把这副对联转录下来,即:

普陀山最有名对联(普陀岩一副怪字对联)(2)

重庆永川区三清洞怪字联

关于此联的读音,有众多猜测。比如前四字有读如:

石头磊满,石乐磊堆

木林森霸,木林森挂

这些读法带有很强的猜测性。笔者曾得民间长者赐教,所教的读法为:

木麓(音)森森南海岸

石石(音)磊磊普陀山

其中“林”读为“麓”,两个石合起来的字读如“石”。

那么,民间长者这种读法有没有道理,是否值得采信呢?本人去探究了一番。

通过查阅字典得知——

两个石合起来而成的字,见于《中华字海》正文P1021,注为lè音“欢乐”的“乐”,意义为石头撞击声。《康熙字典》也有收录,且解释更为详细。

四个木字三上一下重叠,见于《中华字海》正文P777页,注为同“森”,字见隋《梁邕墓志》。因此,我们可将它视为两个“林”一上一下重叠,为“森”的异体字。

四个石字两两上下相叠,《中华字海》和汉典网均有收录。《中华字海》注为“同磊,见《字汇补》”。汉典网“磊”字条下将其以异体字收录在其字条“字源字形”中。(汉典网改版后,似乎丢失了不少东西,这个异体字不见了)

四个石上下两两相叠同磊。也为我们认定两个“林”上下相叠同“森”提供了推理上的旁证。这与民间长者所教,四个木字重叠读为 ”森“是一致的,应当予以确认。

但是,为什么那长者要把“林”读为“麓”、将两个石字合起来的字读如“石”呢?出自何典,有何依据,其义如何?值得采信吗?我们还得探究一下。

林,《康熙字典》注中说“野外谓之林。《诗·周南》施于中林。又山木曰林。《谷梁传·僖十四年》林属于山为麓。”

普陀山最有名对联(普陀岩一副怪字对联)(3)

《康熙字内》注释两个石字合起来的字为“力摘切”,说其为“石声”。即读音为“力摘切”(如乐),义为“石声”。石声,石头发出的声音。《康熙字典》又引用《六书略》注进一步说此“石石”字为“石声”为“二石相击成声”。然后,《康熙字内》又注其同”却(字形如下图)“

普陀山最有名对联(普陀岩一副怪字对联)(4)

即上面为一个“學”字头,下面为一个石字,读如“却”。

《康熙字典》注“却(音,形见上图字形),其引《尔雅·释山》指其义为“山多大石也”。又引《正字通》注说其“有却学二音,兼山多石、石声二义”。显然,此字比两个石字合起来的字,还多一层“山多石”之义。

或许民间口传始作佣者,查阅字典时,因“林属于山为麓”误解为“林”为“麓”,故读其为“麓”;又将“石声”误解为“石石”字的读音,故有此一说。其读法不足以采信。当然,民间长者的读法,读“林”为“麓”、“石石”字为“石”,虽不准确,但对传承文义起到了一定提示作用。然而却破坏了对联音韵相对、意义相对的工整。

普陀山洞幽岩奇,这副对联正好切合它的 特点。

普陀山的景致最突出的特征,一有“林属于山”。这副对联很好地表现了普陀山风光的这一特点。普陀山“山多石”的特征是明显的,同时,普陀山也当有“石声”,如海涛拍岸,洞中水流激荡等,当然与“二石相击成声”却有差异。那么,对联到底是要说普陀山有石头发声、还是山多大石呢?从对联的特征来看,除音韵相对外,还有“义对”。林,为山多树林。““石石”字对“林”,当取“山多石头”之义。从这个角度讲,此处“石石”字同”却(字形如上图)“当取其山多石之音义,即读如“却(字形如上)”。

显然,我们应该回归到典藉所载、专业的角度来规范传承。再加上考虑对联的规则,此副对联中“林”还是应该读如树林的“林”;而“石石”若读为“乐”则其义与“林”对不工,因此以此而论也应当读为“却”。

那么,这副对对联的读音就应该确定为:

木林森森南海岸

石”却“磊磊普陀山

如此,则上下联语平仄相对、取义相对,符合对联工整的要求。

这样,这副对联的本来面目就显露出来了。

普陀山最有名对联(普陀岩一副怪字对联)(5)

重庆永川区三清洞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