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民俗史pdf(国民国语10.1字源)(1)

10.1 字源:“经”为布始

★ 巠,音jīng,象织机上纵线之形。郭沫若《金文丛考》:“余意巠盖经之初字也。观其字形……均象织机之纵线形。从糸作之经,字之稍后起者也。”故“巠”为“经”之初文。

★ 经,从糸,巠声。本义即织布机上的纵线。《说文》:“织也。”引申指治理、、遵循。

汉字民俗史pdf(国民国语10.1字源)(2)

★ 一匹布,有多难。

一匹布,有多难。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在《木兰辞》中有这样的诗句,它描述的就是古代手工织布的场景。在我国织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黄帝时期,从那时起人们便学会了养蚕抽丝的方法,并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纺线织布法。最初,人们使用的纺织工具叫作纺砖,它的材质是陶或者石头,它由中间的一根横杆和周围的纺轮组成,当时的人们利用它将纱线捻在一起。

说来有趣,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开端和终结都伴随着诗。《诗经》里提到次数之多,远超其他。

采摘、养蚕、、纺线、织布,在商品经济出现萌芽,人们可以靠出卖技术养活自己之前,一直是家庭中女性的工作。男耕女织,男人负责粮食生产,女人负责身上衣饰。这项工作并不轻松,因为费时。常常要“合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唐王建《织锦曲》)”。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全家的春秋冬装都得家里的年轻女性置办,压力自然不小。

麻这种植物单纤维很短,需要将纤维细细捻过,接数根为一缕,才能上机,这叫做“绩”。最初用纺轮,在汉时用手摇纺车。

编制最早采用“指经手挂”的方式,先将经纱排好,用手指一根一根地挑起经纱,穿入纬纱。这种方法效率很低,而且织物孔径较大,长度和宽度都很有限。

从织口处用骨针或木梭横着穿入纬纱,就形成了经纬交织的结构。而纺织技术的第一项革新也出现在腰机上,那就是提杆。一根木棒,其上有一根根向下的弯钩。将弯钩垂直向下,穿过上层经纱而钩住下层经纱,将木棒上提,就能使下层经纱被提拉至上层经纱之上,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织口”。这项发明已经简化了织布工序,不然每穿插一次纬线就要将分经棒抽出来分好奇偶再插回去。这种提拉工具称为“综”。

汉字民俗史pdf(国民国语10.1字源)(3)

综的产生,不仅简化了织布工序,还使得各种纹理成为可能。

有了综了“组织”这个概念,因为将两层经线交替提拉绞缠住纬线才能使织物产生不一样的纹理,这在之前是没有的,之前的所有织物其样貌可以参考同类物品——渔网。

汉字民俗史pdf(国民国语10.1字源)(4)

随着织机综和蹑的数量逐渐增加,多综多蹑织机亦开始出现。

我们来看看这个“机”的繁体“機”,它的左边是木,说明古代织机大部分是用木头做的,右边其实相当于一个织机的侧视图。同时最有意思的是,右边的上面有两个“丝”,这说明中国的织机上面布置的经线是丝,不是毛线,不是棉线,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丝线。丝织体系是中国的纺织体系与世界各国的纺织体系,最大的不同和特点所在。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穿着的很多衣服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或者叫做合成纤维,像涤纶,腈纶,锦纶,其实这个都是上个世纪随着高分子工业的发展所产生的一些石油化工产品。

在此之前,漫长的过程当中,古代的人类一直用来遮寒蔽体的纺织原料无外乎几大类,那就是丝、毛、棉和麻。如果我们放眼整个欧亚大陆,就会发现四个非常不同的纺织文化圈,比如说像古巴比伦,他们流行的是羊毛制品,在南亚次大陆,在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印度文明他们流行的是棉,在古达埃及他们用的更多的是麻。对于中国人来讲的话,最具特色的就是丝。我们可以看到,丝,毛,棉,麻四大类对应着不同的文明,我们说中国的丝绸为什么具有先天的优势呢?这是因为对于丝纤维来讲它是自然界中最长的一种天然纤维。大家知道一个小小的茧子能够织出多少丝呢?如果养过蚕的人的话,可能会有一定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出一千米左右的丝,所以我们说在纺织性能上来讲,丝堪称“纤维皇后”,又长又细。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蚕丝的一个优点就在于蚕丝的上染性特别好,都是用一些花草这样的植物染料,植物染料当中上染性最好的那就是丝了。

我们经常说丝绸是开通丝绸之路的原动力,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丝绸织造出来,没有丝绸织造背后的技术支撑的话,那么丝绸织无法形成全球化的一个奢侈品。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做“日出万匹,衣被天下”,讲述的就是织机的贡献。

到了汉代纺织速度就很可观了,有诗为证。《孔雀东南飞》里有“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一句,这是故意刁难了,三日断五匹布已经是相当快的速度。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中有“新人工织,故人工织素。织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是双经绞纬平纹绢,色黄,很普通的纺织物了,一天可以织一匹,算是正常速度,素是纯白绢,比价高。且按汉规制,一匹为长四丈,宽二尺二寸,那五丈也就是一匹又四分之一,算是相当快了。《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三日断五匹”那是极速,还要被嫌弃,太冤了。

从诗里也能看出,到了东汉,女人在家庭中以纺织为必要分工的格局已经形成,《上山采蘼芜》写的是一个被休的妇人采蘼芜归来遇到了前夫,对他说了一番话,里面用来说服前夫相信她这个前妻比新妇好的证据是前妻织布更快,显然这件事在东汉已经是常态。

按道理以当时的技术,一家人就算再费布又能如何,何至于要紧赶慢赶,操劳成这般模样?毕竟一日一匹,算上采摘、养蚕、缫丝、染色这些工序,一户人家所需布料也不会花费超过半年时间,又何必这么赶?

还不是因为有税。布帛作税是汉朝的一大发明,为了收税才特意规定了布匹的规格。也因为有了这项税,布帛的流通就变成了压榨女性的一座大山。为什么这样讲?每年除了应该缴纳的布帛税外,免除杂役要交布,自然经济条件下换物也要用布,这还不算户籍登记为织锦户的官家织工的劳动。收上来的布也没个去处,一部分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向南了,另一部分主要用处就是赏赐。汉武帝泰山封禅赏赐臣下,就拿出了一百多万匹;一次赠匈奴单于就拿出了千万匹之数。当世权臣竟至“柱槛衣以绨锦”,“犬马衣以文绣”。

千万匹是多少劳动量呢?《西汉人口数量变化考论》言西汉人口至汉武帝前期达到三千四百多万,女性劳动力不足一千万。按人均一天织布一匹来算,一次赏赐就赏赐了全国女性一天的劳动所得。要是算上养蚕、种植桑麻、缫丝、纺线的劳动量,一次赏赐就赏赐了全国女性的大半年劳动量。

一天织布一匹是要熬夜的,《淮南子》里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姑娘家里穷,点不起灯,只好去别人家借光熬夜赶工,遭人讥笑。能扛着织机去别人家赶工,大约也不是大型机械,如果是腰机一类,那累死也织不出一天一匹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时多综多蹑织机并不普及,二是织布的工作时长可能远超想象。也难怪姑娘们有“只恐轻梭难成匹,岂辞纤手遍生胝”的感叹,有“东家头白双女儿, 为解挑丝嫁不得”的幽怨,有“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的羡慕。

其实如果我们追本溯源溯源的话,在中国汉字中与绞丝旁有关的汉字都会发现它跟纺织有关。比如说组织,前面我们刚刚解释过的;继续,是里面的一个工艺流程;编织,编织也是纺织相关的;甚至还有红和绿,最初讲的是丝绸的颜色和色彩。我们在最早的汉字就是甲骨文里面就已经能够梳理出有绞丝旁的汉字有一百多个,我们知道在殷商时期汉字不多,但是跟绞丝旁跟纺织有关的汉字就有一百多个,这个说明纺织在当时它的地位以及作用和显示度是非常地高的。到了汉代,这个时候与绞丝旁相关的汉字就已经达到了两百六十多个,已经非常多了。到了清朝,编《康熙字典》的时候,以绞丝旁为偏旁的汉字已经达到了八百三十多个,可见丝绸跟中国的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文字伴随着中国的历史不断地在进步,那么中国的纺织也伴随着中国的历史在不断地得以丰富,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〇 日就月将

先生问:在汉代,一个家庭妇女一天正常情况下能织几匹布?

A、1 B、2 C、3

〇 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