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城市专用地名里有北京市和南京市,但却没有东京市和西京市,而地理专名东京指的是日本首都。“京”这个字,在古代就是国家首都的意思。基本上我国每个朝代建国时,都会设立一个京城,而这个京城往往会因为该朝代迁移了首都出现两个京城,以及因区别于前朝或后朝的京城,被后世命名为北京、东京、南京、西京。因此,我国有史以来东西南北京都不是某一个城市的专用地名或专指,只不过总体来说,我国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北京主要指今天的北京市,南京主要指今天的南京市,东京主要指今天的洛阳市或开封市,西京主要指今天的西安市,日本的东京是模仿我国东京开封而命名的。那么,我们就很好奇我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个东京、西京、南京、北京?

各个朝代的南京首都(北京南京东京在古代非专名)(1)

一、我国历史上总共有九个北京

“北京”这个名词,起初并不是一个与北京市所在地区紧密相关的“专用地名”,我国历史上总共出现了 九个北京:曹魏的邺城(河北临漳)是第一座被冠名“北京”或“北都”的城市。公元335年-349年的后赵设襄国为北都(今河北邢台),于是襄国便是历史上的第二座被称为北京或北都的城市。第三座北京是盘踞河套平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胡夏政权以统万城(陕西省横山县白城子村),第四座北京是盘踞雁北地区的北魏政权以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太原府晋阳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是大唐武周北都、李唐北京,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北京”城。北宋设置了北京大名府(今天的河北省大名县)是我国历史上第六个北京城。金代将辽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改为金朝北京,为第七个北京。金代于1153年迁都燕京后将设置北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这是第八个北京。公元1403年明朝朱棣将“北平府”改为北京顺天府,并于公元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并改北京顺天府为京师顺天府,以京师顺天府所管辖的地域为“北直隶”,从此,“北京”二字正式落户今天的北京地区,成为明清两代、民国北洋时期以及新中国的北京城,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九个北京。

各个朝代的南京首都(北京南京东京在古代非专名)(2)

二、我国历史上总共有十三个南京

我国历史上总共有十三座城池曾经被叫做南京。东汉时期的南阳是历史上的第一座南京;魏晋北朝时期的许昌、洛阳、长安、平城为第二三四五个南京;唐朝曾短暂设置过的三座南京即江陵、成都、南昌,这是第六七八个南京;辽朝设南京幽州府即今天的北京市,这是第九个南京;北宋将商丘(当时叫做宋城县)为南京,为第十个南京;金朝改辽东京辽阳府为金初南京(今辽宁省辽阳市),则是第十一个南京;金朝中后期设南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为第十二个南京;明朝以来"南京"彻底成为如今南京地区的专用地名,成为历史上第十三个南京。

各个朝代的南京首都(北京南京东京在古代非专名)(3)

三、我国历史上总共有八个东京

我国历史上曾有八个“东京”城,分别是:东汉设立了我国第一座“东京”城洛阳,王莽“新政权”将洛阳升格为“新室东都”,因尊长安为西京,东汉政权便将洛阳称呼为“东京”,东汉洛阳城位于如今的洛阳市区与偃师市区之间的汉魏洛阳城遗址。洛阳在北周隋唐三朝断断续续地做了四次“东京城”,分别是北周末年、隋炀帝时期、唐高宗后期、盛唐后期。第二个东京是曹魏皇室的故乡谯城(今安徽省亳州市),因位于洛阳的东方,被曹魏设立为“东京”;第三个东京是开封(河南开封),分别是后梁首都、后晋首都、后汉首都、后周首都、北宋首都;第四个东京是江都(江苏扬州),为南唐陪都;第五个东京是越州(浙江绍兴),作为吴越陪都;第六个东京是龙原(吉林珲春),这是渤海陪都;第七个东京是辽阳(辽宁辽阳),即辽朝陪都、金朝陪都;第八个东京是兴庆(宁夏银川),乃是西夏首都。

各个朝代的南京首都(北京南京东京在古代非专名)(4)

四、我国历史上总共有五个西京

我国历史上总共有过七个西京城:第一个是有实无名的“西京”长安:西周丰镐与西汉长安都是西京。从东汉到隋唐长安是唯一的西京,南宋政权在名义上的“西京”是洛阳;第二个西京是李唐时期的长安与凤翔;第三个西京是“东京”变“西京”的洛阳,即五代北宋时期的洛阳;第四个西京是辽朝与金朝的“西京”,即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个西京是西夏军事重镇西平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

各个朝代的南京首都(北京南京东京在古代非专名)(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