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四个种姓制度介绍简介:印度的婆罗门种姓有啥特权(1)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却并没有像中国这样一脉相承,如今的印度与古印度几乎并无太大关联,但值得一提的是其独特的种姓制度却被延续了下来。作为印度绵延四千多年至今犹存的种姓制度,也显而易见地成了制约其发展的原因之一。

印度的种姓制度无疑是等级制度的典型,他们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达利特,与之对应的便是宗教贵族、王侯将相、普通雅利安人、普通非雅利安人以及贱民和奴隶。在时代文明开化的今天,虽然不可否认人与人的等级因为贫富差距而普遍存在,但用法律将其合理化并加以保护却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印度四个种姓制度介绍简介:印度的婆罗门种姓有啥特权(2)

而作为制度顶端的婆罗门自然便因各种特权而凌驾于其他等级之上,即便是封建时期的印度国王也曾对其束手无策,他们从出生便被贵族的光环照耀,生老病死都被各种特权加持。就今天而言,最高种姓的婆罗门人不用纳税,自然而然地便由他人负重前行;在印度人观念中,婆罗门人已经虔诚地为宗教奉献了一生,那么其余罪孽理所应当地予以原谅。

印度四个种姓制度介绍简介:印度的婆罗门种姓有啥特权(3)

而处于底端的达利特在印度历来被称为“贱民”,即便是在今天禁止奴隶买卖的印度依然过着近似奴役的卑微生活,如此反差着实让人触目惊心。究其根源还得从印度的婆罗门教说起。

而婆罗门所延续的正是吠陀教,后者早在2000多年前便已经将当时的印度人民分为四级,也就是没有上文所说的达利特,也许在他们看来这类人连等级都不配拥有,是一类被普遍漠视的地层奴隶。据说他们信奉的主神名为原人,而4个等级分别对应原人身体的各个部位,神之口对应婆罗门,神之手对应刹帝利,神之腿对应吠舍,最后的神之足便是首陀罗,等级划分一目了然,而达利特一类的奴隶在他们看来则与神无关。

印度四个种姓制度介绍简介:印度的婆罗门种姓有啥特权(4)

婆罗门教在印度的地位长盛不衰,虽然后来佛教横空出世,但依旧没能对其造成威胁,反而促使不断成长直至现在的印度教。虽然印度教与前者名称相异,但其大部分内核思想都源自对婆罗门教的继承与发扬,种姓思想也不例外。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时代产物却延续到现代文明,其弊端愈发明显,封建陋习的形象几乎已经是全球的普遍共识。虽然如今印度许多仁人志士竭力恢复平等自由,但杯水车薪收效甚微,婆罗门人依旧享有根深蒂固的各种生活特权与社会资源,除此之外在法律上同样享有特权,无论他们犯了什么法都可以一律免于死刑与肉刑。

印度四个种姓制度介绍简介:印度的婆罗门种姓有啥特权(5)

如今印度飞速发展,但种姓制度的荼毒却依旧触目惊心,除了在国家政治舞台上掌握着更多的权力与席位以外,在生活中对低种姓的歧视依旧有增无减。据统计,2008年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爆发了水灾,然而政府认为阿拉里亚是“贱民”集中地,所以没有任何协助,任由灾民自生自灭。俨然一副“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的悲惨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