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李书福吸取了“北极花”的教训以数千万元的代价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有生产权的国有邮政摩托车厂,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

1995年4月8日,浙江吉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仿造台湾的踏板车造出了国内最早的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到1996年,吉利摩托车产销量已达20万辆,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吉利摩托车产销43万辆,实现产值15亿元,吉利集团也因此赢得了“踏板摩托车王国”的美誉。

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1)

很多人发现,吉利公司的摩托车供不应求,企业搞得红红火火,自然又有许多企业跟着学。几年间,全国几十家摩托车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但是有些企业缺乏合规意识,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甚至出现了偷税漏税的不正当竞争。

于是,吉利就渐渐淡出了摩托车领域,准备进军李书福非常热爱的汽车制造行业了。所以直到今天,恕我直言今天的吉铭摩托就是少公子的玩乐之地,不信各位可以看看他们当今的产品都是些啥。

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2)

但那时政府认为汽车工业是个相当复杂的工程,必须举国家之力才能造好,如果随意开放私人企业生产制造资格,那么很可能造出的产品是相对危险的。所以,和本田之前的境遇一样,国家就是不批准。

当时,国家的政策就是“三大三小”,三大指的是一汽、二汽、上汽,三小指的天津、北京、广州。一共全国就这么六个汽车生产基地,除了这六个基地之外全国任何地方不允许造车。换而言之,私人企业造车在那时是违法的。

1996年,李书福花费巨资购买两辆奔驰E200进行拆解研究,后来又试图借力红旗,最后打造出"吉利一号",这车外形酷似奔驰,底盘和发动机是红旗产的,但是这台车就造了一台,并不是量产车。

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3)

随着研究的深入,李书福发现大型车和豪华车真是不好造。于是又学习当年的大众,提出了"造每个人都买得起的好车"这个品牌宣言。因为当时各位一定有印象,夏利要卖十多万,桑塔纳接近二十万,十万元以下的价位区间几乎就是空白。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还是那个问题,政府不允许私人企业造车,要资源资源没有,要地皮地皮没有。

想来想去,李书福决定打个擦边球,向临海市政府申请八百五十亩工业用地,号称要继续扩大摩托车生产规模。经过多方努力,李书福以一亩地五百块钱的单价拿下了这八百五十亩地,筹建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

各位别看价格低,实际也真是对得起这个价格。这块地就在一片沼泽地上,完全就是一块无主荒地,缺水缺电,周围更是没有任何的配套设施。

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4)

1997年,李书福得到一个消息,四川省德阳市有一个监狱,那个监狱是造汽车的。所以李书福当机立断,马上就去联系了那座监狱的监狱长,同时他也是这个汽车厂厂长。这个汽车厂当时已经停产了,但是它是在国家汽车生产名录之中的。也就是说它是有生产汽车资质的。李书福投资了2400多万买下了这个厂70%的股份,然后就和德阳这座监狱共同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改名为“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因为公司就身处监狱之中,所以各位也能想到,工厂任何的生产行为、设备运营、材料进出都要经过层层审批,效率极其低下。李书福就决定把整个监狱都收入旗下,并且将公司直接搬到浙江台州临海去。

又经过了千辛万苦,1998年8月8日,吉利的第一款量产车"吉利豪情"汽车下线了。

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5)

图中可以看出,豪情的前脸是模仿当年的奔驰,车身和底盘模仿当年的夏利,发动机是天津一汽丰田的8A发动机,变速箱是菲亚特的。到了年底,一共出厂了100多台。但是这种车各位想都想得到,可靠性极差,车身工艺极差,根本没有经销商愿意代理销售。李书福见此情况,直接将这100多台车全部销毁了。来年,公司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又造了一批豪情,投放市场之后卖出2000多台。

李书福想的明白,想要长期发展,老靠别人是不行的。于是1999年,李书福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汽车专业民办高校,就是现在的国家本科高校“北京吉利大学”。

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6)

说个题外话,“北京吉利大学”近期在教育部、北京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决定搬迁至成都市简州新城的龙泉湖畔办学,命名为吉利学院(成都)校区,新校区将于2020年秋季招生开学。

所以,成都的小伙伴们,结合两会期间李书福关于“解禁摩”的提议,这对我们成都摩友会是一个好事吗?各位可以有各自的看法。

话说回来,在同一年,李书福又得到一个消息,宁波有一个日本工厂经营出现了问题。李书福再次出手,直接将这个工厂的三百亩土地纳入麾下,成立了吉利汽车宁波工厂。在这里,吉利的第二台车“美日”诞生了。

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7)

成就李书福汽车梦的还是他当时所说一句话:“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恰逢中国加入WTO,中国政府需要扶持一些有能力的私人企业。

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8)

于是,在2001年,吉利终于获得中国政府的承认,如愿拿到生产资质,成为中国首家获轿车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

很快,吉利的第三台车也是第一台三厢车“优利欧”上市了。吉利就正式开始走上了盈利之路。

没过多久,各位到现在可能还记忆犹新的中国第一台跑车“美人豹”也上市了。无论技术再怎么落后,外观再怎么让人无法接受,1.3、1.5的自吸发动机也只能爆发出13秒零百的动力,但好歹这一步还是迈出去了。

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9)

李书福做吉利汽车时候,他的弟弟李书通不同意,最后分家了。李书通当时也在从事汽车行业,旗下有一个不知各位是否还有印象的品牌,叫“上海杰士达汽车”。

但是当时一些车型无法进入国家汽车销售名录,于是2004年吉利就收购了杰士达汽车,公司就整个并入吉利汽车集团,然后就改名为“上海华普汽车”了。

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聊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的故事)(10)

2006年,吉利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公司,生产英国久负盛名的黑色出租车TX4,也就是吉利英伦的前身。这段时期,吉利把之前的老三样“吉利豪情”、“吉利美日”、“吉利优利欧”全部淘汰了,开发了吉利的新三样:“吉利自由舰”、“吉利远景”和“吉利金刚”。

2009年,吉利收购当时全球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变速器制造商 DSI,中国自主品牌开始掌握变速箱技术。此时吉利又推出了更新的产品“帝豪”、“全球鹰”、“英伦”。

(未完待续)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关注,你还真是百里挑一的人。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探觅汽摩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