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每年都有新的线路投入运营,轨道交通工作日客运量超过千万已成为常态,市民在出行中,深刻体会到了轨道交通为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但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往往是大家口中通常所说的地铁,而在服务市民出行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市郊铁路却常常被忽视。今天是“治堵大家谈”第119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北京城市铁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世敏、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综合运输处陈鑫做客直播间,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北京的市郊铁路。欢迎持续关注每周三早间7:30—9:30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治堵大家谈”系列节目,我们一起为北京的缓堵出谋划策!

建立分圈层交通发展模式

市郊铁路主要服务第二圈层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非首都功能加快疏解,咱们北京的城市发展框架正在逐步拉开,目前,二环内的重点是功能疏解,五环内主要是围绕首都核心功能进行优化提升,而五环外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城市空间机构的调整也将对本市的通勤结构产生明显影响,通勤客流将从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向五环外新城地区延伸。针对未来居民出行结构的变化,新版城市总规中也明确提出建立分圈层交通发展的模式:第一圈层(半径25-30公里)以地铁和城市的快速路为主导;第二圈层(半径50-70公里)以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导;第三圈层(半径100-300公里)以铁路(城际铁路和客运专线)和高速公路为主导。

火车、市郊铁路、地铁功能各异,相互补充

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出行需求

火车是国家干线铁路系统的一部分,服务范围主要是城市间或城际群间的交通出行,服务于以上所说的第三交通圈层以及圈层以外的出行;服务人群主要是城市之间中长途距离出行的旅客;出行目的一般为出差、旅游、探亲等。

市郊铁路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组成部分,服务范围在50-70公里,也就是第二交通圈层,主要是中心城与新城或新城与新城之间的交通出行,是城市轨道交通(也就通常所说的地铁)的延伸和绝对补充;服务人群主要为城市内部较远距离出行的乘客;出行目的一般为通勤、通学、公务、旅游等;线路特点是站间距大,旅行速度一般高于地铁。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范围30公里以内,主要是城市中心城的交通出行,也就是第一交通圈层;服务人群主要为城市市区中心城内部出行的乘客;出行目的与市郊铁路相同,一般为通勤、通学、公务、旅游、购物等;线路特点是站间距小,发车频率较高。

北京市已开通3条市郊铁路

规模在国内居于首位

目前,北京市已开通3条市郊铁路,分别是S2线、城市副中心线怀柔-密云线,规模在国内居于首位。其中,S2线是我市第一条市郊铁路,也是国内首条市郊铁路,于2008年8月开通运营,开通时由北京北站至延庆站,开通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绿色奥运承诺、满足八达岭旅游观光需求、改善北部市民出行条件。列车沿途停靠黄土店、南口、八达岭、延庆4站,个别车次开往河北的沙城。列车周二至周四开行8对/日、周五至周一及法定节假日开行12对/日。

城市副中心线为中心城与副中心之间的通勤出行需求提供了保障,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延伸和绝对补充,可以缓解同通道1号线和6号线的压力,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停站少、更快速),同时,加强了北京西站和北京站铁路客运枢纽之间的衔接。线路规划西起石景山衙门口站,东至通州站,2017年底,先期开通运营了北京西站至通州站区段,沿途停靠北京西、北京、北京东和通州4站。从北京西站至通州站,全程运行时间约39分钟,北京西站至北京站14分钟。

怀柔-密云线是一条服务通勤兼顾旅游的线路,主要是满足昌平、怀柔、密云沿线群众出行需求,特别是建立怀柔科学城、昌平新城与中心城西北部地区快速通勤交通联系,也为怀柔、密云沿线旅游服务提供交通支撑。线路规划起自昌平区黄土店站,经怀柔北站至密云区古北口站,设黄土店、昌平北、范各庄、怀柔北、黑山寺、古北口6座车站。2017年底,先期开通运营了黄土店站至怀柔北站区段。目前,黄土店站至怀柔北站最短82分钟,后续随着提速工程的实施还将进一步压缩。

提供多种车票类型和购票方式

方便市民选择市郊铁路出行

市郊铁路的购票、乘车具有双重特点,既有铁路的特点,又延续了市民日常的公共交通出行习惯。由于S2线与副中心线、怀柔-密云线开通时间跨度比较大,在售检票系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2008年开通的市郊铁路S2线,乘客可持市政交通一卡通和铁路定额纸质票进站。这里所说的市政交通一卡通就是大家平时乘坐地铁、公交的一卡通。而铁路定额纸质票是一次性的乘车票据,乘客需在S2线沿途各站售票窗口购买。

2017年底开通的城市副中心线和怀柔-密云线。乘客可持市郊铁路一卡通和铁路车票进站。市郊通铁路一卡通是在市政交通一卡通的基础上进行了实名制,其功能可完全覆盖原有市政交通一卡通功能,即一卡通行于市郊铁路、地铁、公交。想要办卡的市民,可登陆“北京一卡通”APP,进行网上申办或者前往市郊铁路北京西站、北京站、黄土店站等进行现场办理。而这里所说的铁路车票有三种,第一种是中铁银通卡,是铁路系统中的一种实名制预付消费银行卡,这种卡除可乘坐市郊铁路外,还可乘坐京津城际等部分火车;第二种是铁路磁质车票,与大家平时坐火车的购票和使用完全一样;第三种是电子票,在12306网站购买后,可直接持有效身份证件刷卡进站,无需取票。

市郊铁路与地铁票价一致

可与地铁合计享受累积优惠

目前,市郊铁路采用与城市轨道交通(也就是地铁)完全一致的票制票价,并可享受与地铁路网合并累计优惠政策。例如,北京西到通州的票价是6元,在地铁和市郊铁路每月合计支出满100元后享受8折优惠,满150元后享受5折优惠; 400元后就不再享受优惠了。不过, S2线河北段(康庄至沙城)票价是单独计费,出京进入河北段,在市域内票价基础上再增加10元。

北京西站和北京站设有市郊铁路进出站专用通道

保障市民快进快出、便捷换乘

在北京西站和北京站这种大型客站往往客流爆满,市郊铁路为方便市民快进快出、便捷换乘,避免市郊列车与国铁客流相互影响,在北京西站和北京站设置了市郊铁路进出站专用通道,只要开车5分钟前到达专用通道进站口持票刷卡就来得及进站乘车。北京西站的专用通道在北广场进站口西侧,北京站的专用通道在站前广场西侧。

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

三个维度的改造实现铁路资源向市郊铁路转型

市郊铁路通勤客流不同于国铁中的长途客流,出行过程中更注重方便快捷、快进快出。为此,借助既有铁路资源建设市郊铁路,主要需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一是通勤化,以保障通勤客流为主,早晚高峰期间可实现高密度开行;二是快速度,列车旅行速度较高,满足旅客对时间效益的需求,且上下车速度快,保障早高峰客流快速乘降;三是大运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客运需求。已经开通的3条市郊铁路在建设和运营组织方面,均需在原有的铁路设施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造,例如,铁路部门需要在城市早晚高峰时间让渡一些干线资源,还要设置进出站的专用通道和一卡通售检票系统,完善站点周边交通接驳设施,提升接驳换乘条件等等,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通勤服务。

体验“网红”S2线

感受沿线四季美景及百年“百年京张”历史

市郊铁路S2线途经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乘坐S2线,不仅可以透过专门设计的大幅车窗欣赏沿途一年四季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在沿途看到的“人字形铁路”、“詹天佑纪念馆”、“青龙桥车站”、“南口火车站”等铁路文化遗址,感受“百年京张”的厚重历史。

线路沿途“四季”皆是景,除了大家熟知的春季赏花外,其他季节的风光也各具特色——夏天绿意盎然、青山秀水;秋天层林尽染,红叶映长城的景色尽收眼底;冬季“开往春天的列车”化身“雪国列车”,可以看到银装素裹的居庸关长城,欣赏大气磅礴的北国风光。同样的长城,同样的列车,从春暖花开到冰天雪地,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风景。

除了沿途的美景之外,S2线沿线还有非常多的旅游景点供乘客选择:在南口站下车,乘客可前往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虎峪自然风景区等著名景区;在八达岭站下车,乘客可前往八达岭长城、八达岭森林公园、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青龙桥火车站等景区;在延庆站下车,乘客可前往龙庆峡、玉渡山等景区。

轨道交通规划建议(治堵大家谈发展市郊铁路)(1)

“治堵大家谈”作为《一路畅通》的系列专题节目,搭建起一个以治理交通拥堵为主题的开放的大平台,大家关于交通的问题可以到这个平台上去讨论。节目会邀请交通专家、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担任节目嘉宾,也在积极从市民中招募“治堵观察员”作为市民代表做客直播间,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共同为北京的治堵、疏堵出谋划策。

如果您对治堵、疏堵有什么想法、高招、不吐不快的问题,欢迎通过参加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节目互动、微信留言等多种方式告诉我们,也欢迎报名成为我们的“治堵观察员”直接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北京的道路畅通起来,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美丽。

轨道交通规划建议(治堵大家谈发展市郊铁路)(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