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之白塔(园林瑰宝北海白塔)(1)

北海 吴超英/摄

北海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名为“永安寺白塔”,是永安寺的一部分。顺治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在《建塔诸臣恭记碑》上,由大臣们用汉、蒙、满三种文字镌刻着建筑这座藏式白塔的目的:“皇上仁孝性成,天从太平之祖也。亲政以来,拳拳以爱养斯民为念……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碑上所提到的“西域喇嘛”指的就是“恼木汗”。

北海公园之白塔(园林瑰宝北海白塔)(2)

永安寺塔 1900年

白塔修建好后,历经风雨。它曾在清康熙八年(1669年)和雍正五年(1727年)的两次地震中被毁而先后进行过重修。其宝顶又于1976年地震中被震毁,又进行了一次大修。

这座白塔全部用砖木石结构。大体由塔基、塔身和宝顶三部分组成。下部塔基为砖石须弥座,座上为三层圆台,中部塔肚为圆形,最大直径14米。上部为相轮,也叫“十三天”,是藏式佛塔的最高等级,顶部为铜铸镏金华盖,边缘悬挂着14个铜钟的是地盘、再往上的是天盘,最上为铜质鎏金火焰宝珠塔刹,由三个图案组成:横着的月牙、太阳以及火焰,寓意佛教与日月同在,天地同辉,像火焰一样照耀大地众生。宝顶缩腰处刻有动物及花草图案。塔身正南面是红底黄字组成的藏文图案,被称为“眼光门”,也叫“时轮金刚门”,有吉祥如意的意思。整个塔身周围有三百零六个通风孔,塔内有一根通天柱,高九丈,柱顶放一金盒,内装“舍利”两粒。塔下的藏井内有旱船、佛龛、供桌及喇嘛经文、衣钵和教法物等。白塔四周有汉白玉石栏环绕。

北海公园之白塔(园林瑰宝北海白塔)(3)

邢靳/摄

据《金鳌退食笔记》载,“每岁十月二十五日,自山下燃灯至塔顶,灯光罗列,恍如星光。诸喇嘛执经梵呗,吹大法螺,余者左持有柄圆鼓,右执弯槌,齐击之。缓急疏密,各有节奏,更余方休,以祈福也。”这里的“十月二十五日”指的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燃灯节”,该节日是为了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成道圆寂的重要节日。“白塔燃灯”也成为清代北京重要的一个民俗节日。

由此可见,北海白塔在清代的地位极其重要。同时,白塔的修建也对清代民族融合团结、边疆开拓与安宁、文化交流与发扬、宗教融合与共存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对维护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客观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清王朝后代皇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政治统治以及政策演变提供了良好的宗教基础。此后,清朝又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陆续修建了许多藏传佛教寺庙,如雍和宫、黄寺、承德外八庙等。

北海公园之白塔(园林瑰宝北海白塔)(4)

普安殿 1922年

北海白塔,这一承载数百年历史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北京皇家园林中的一座精美建筑,更是一抹清代满蒙藏等多民族大融合的剪影。

中国园林博物馆与颐和园、天坛、北海、香山四家单位合作,共同推出园林瑰宝系列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园林文化内容。我们会陆续为大家提供精彩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文/ 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 文化研究室 汪汐

园林瑰宝联席单位:

中国园林博物馆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

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

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

北海公园之白塔(园林瑰宝北海白塔)(5)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刻关注“微园林”

北海公园之白塔(园林瑰宝北海白塔)(6)

*园博馆已实行实名制入馆,请您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入馆参观。

总服务台咨询电话:010-63915025

园博馆倡导绿色出行,推荐您乘坐地铁或公交前往参观:

地铁路线:地铁14号线至园博园站,换乘专55路公交车至正门下车。

公交路线:乘坐327路、385路、951路至芦井站下车,向东步行5分钟即到。

北海公园之白塔(园林瑰宝北海白塔)(7)

喜欢我们的文章,为我们点赞吧

展览 | 教育 | 文化丨收藏丨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