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焦虑回顾

前面我给大家分享过方老师沙龙的问题解决系列之焦虑,焦虑与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恐惧”是一组姐妹花,之前方老师说到焦虑的症状主要会有失眠,手抖,兴奋停不下来。头痛,背痛,偶尔有惊恐发作。焦虑的实质其实是大脑的偷懒行为,假装在很努力想与目标有关的事,实则用来内耗自己的能量。一般来说,目标过大会导致大脑的偷懒行为。

直面问题解决方法(问题解决之道三)(1)

这个时代焦虑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明显会感觉到,近十年,五年,我们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失眠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什么?

工作压力?考试压力?买房压力?可是这些压力并不是我们最近才有的,是历代以来人都面临的普遍压力。为什么在最近十年变得越来越浮躁?

------脚尖效应

------主流价值观

于是少数非主流为了回避这样的压力,选择了非主流的活法。走非主流路线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我个人认为社会需要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价值观。

02

恐惧

有时候我们很难区分到底是恐惧还是焦虑。在英语里恐怕这个词和担忧这个词是一样的。

如何区别呢?

直面问题解决方法(问题解决之道三)(2)

时间的区别

焦虑是指向没有发生的未来,恐惧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害怕。比如,怕蛇,怕毛毛虫,怕鬼,怕权威人士。这些害怕的,不仅仅是未来害怕,基本上所有时间都会害怕。

有无明确事物的区别

恐惧有明确的事物,焦虑通常没有。比如焦虑考试考不过,焦虑明天任务完不成,焦虑以后的婚姻不会好。甚至有时候连自己在焦虑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感觉心里不踏实。

以上方老师所有讲过的焦虑,恐惧,都不是指焦虑症,恐惧症。说的只是一种状态,要达到神经症的标准,要有一定的时间,要区分是否属于变形,是否泛化等标准。

恐惧的状态有很多种,我们常听说的有广场恐怖症,上台恐怖症,密闭空间恐怖症,密集恐怖症,社交恐怖症,恐高症等。

经常上台讲课的人,是否会有上台恐惧?

恐惧的事物,当我们多次面对的时候,就会减轻甚至会完全消除恐惧。但是往往“面对”很难,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也一定有一棵治疗树。回忆前面我给大家分享的治疗树,症状---情绪---故事---自动化思维。如果能去面对的话,就可以直接成功,就不用启动治疗树策略,就可以脱敏。如果不能面对,我们才启动治疗树。

所以步骤是:症状---允许症状----面对症状。

其实社交恐惧,上台恐惧之类的恐惧,都与自尊有关。自尊的含义是指自信,自爱!一个人是否自尊心越强,就越容易害怕呢?

答案是相反的,自尊水平越高的人,表现出来更愿意接受挑战。自尊水平越低的人,更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也就是会更在乎面子。

所以,战胜恐惧的核心也是确立稳定自尊。自尊分为四个维度,稳定高自尊,不稳定高自尊,稳定低自尊,不稳定低自尊。并没有好坏之分,各种性格特征都有好处,但是现在稳定高自尊的人确实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直面问题解决方法(问题解决之道三)(3)

其实所有的恐惧都是怕死。

无论哪种恐惧,顺着恐惧的线路追溯,都会追溯到怕死。比如,密闭空间恐惧,因为空间小,让人有呼吸困难的感觉,呼吸困难会联想到死亡。比如上台恐惧,会担心自己出丑,出丑了别人会嘲笑我,别人嘲笑我会不喜欢我,不喜欢我就没有人会帮助我,没有人帮助我就会孤立,孤立就会联想到死亡。因为,人本能是群居动物。

怕死不是什么坏事情,正好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催化剂。人类从有意识开始就知道自己未来终将会死,于是终其一生都在做让自己战胜死亡的努力,这些努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动物世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终将会死,所以,动物世界没有形成文明。少数高智商的动物有简单的群体习俗。

那支持我们活下去的是什么?

我想大概是社会文化价值观和自尊吧。片面的说,就是信仰和自信。

关注我@心理咨询师修心带你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