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日子
——仅以此文献给《与狼共舞》的兄弟姐妹们以及有共同经历的朋友们
前几天看到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渭城中学60周年的宣传片,又勾起了很多回忆。是不是年龄大了就喜欢回忆,喜欢把自己走过的路、经历过的故事如数珍宝似的一遍又一遍回味?我想我是真的变老了吧,不知不觉的……
那是一个燥热的初秋,大家都单纯快乐,拥挤的教室里坐满了来自各个初中的优等生,略显狭小的空间里充斥着各种汗味,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青涩又可爱,叽叽喳喳地聊着我不知道的事情。我很慢热,不熟的人几乎是没什么话讲的,所以给人最初的印象就是安静。那个时候我爱穿长裙,白色的,可能觉得自己那样穿很仙吧,然后挽个高高的丸子头,我妈说喜欢我把额头露出来,我没什么主见,所以那些年就一直那么露着,便成了我记忆中最经典的自己。个子小,就坐在前排,跟大家挤在一起,不太自在的感觉,然后努力识别那个大房子里的每一张脸,想要记住,可是好像有脸盲症的障碍,高一结束时我似乎还没认全班里的同学,当然,没记住的一定是长得太模糊又没作为的吧。
记住的第一个男生,不是因为长得帅,是他被请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在想,怎么还有年龄这么大的?后来,我诧异于我居然比他大,对,大三个月,那也是大。后来竟成了不错的朋友,偶尔会在人民路的啤酒摊上一起喝白宝鸡,当然还有其他人。
印象中的第二个男生,这个是因为长得帅,但不久就被俘获了,当然,不是我。大学毕业后有了自己的珠宝工作室,前不久我还买了条项链取悦自己,项链做的很美。
不得不提的,还有乡长,这个绰号不知道怎么来的,长得像吧,戴个赵本山的帽子估计就更像了。他后来也是我众多同桌中的一位,爱文学、爱物理、爱计算机。高二去参加物理竞赛,回来告诉我他在考场上睡着了,剩下的时间做了两道题,写了一首诗。结果是后来拿了竞赛的二等奖,我觉得这是个怪人。大学时还经常通信,他写东西很讲究,并且风趣、跳跃,我现在爱咬文嚼字、字字斟酌的毛病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怎么说起来都是男生?因为理科班里大多数都是男生吧,我骨子里是女汉子的性格,相比之下更喜欢与豪爽的人交往。女生呢,是我的第一个同桌,一个集美女、汉子、学霸于一身的优质女生,众多男生心中的女神,我承认我也曾经迷恋她来着。到现在,初为人母的她比起那个年代的青涩豪迈更多了女人的温婉妩媚。
那时班里有两个特别的组合,七匹狼和五朵金花,我是其中一朵小花,我们经常扎堆嬉闹,自成风景。后来,大家都过得不错,联络不多,感情还在,钻石王老五也在前不久把自己嫁了出去,据说,普天同庆。(此处有掌声)
还有活跃在篮球场上的那一部分人,我从小没有体育细胞,所以几乎是没关注过的,只是没想到多年以后,我孩子的爸爸竟然是那群人中间的一个……
新鲜感持续存在,觉得高中真好,自己似乎是真的长大了。我不知道其他人那个时候有没有梦想,我好像是没有的,按部就班地乖乖上课,规规矩矩地放学回家……从来不干出格的事情,现在想来真的是好乖的。
很快就迎来了高中时代的第一个元旦文艺汇演,我爱跳舞,这种事情总是乐此不疲的,要说当时的梦想,可能也应该跟艺术相关,不过后来的方向相去甚远。当时排了一个大型的,相当于音乐剧的舞蹈,不过有个很土的名字《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设计了角色扮演,有农民、红军、大嫂、群舞、男生的独舞(舞旗的人请对号入座),我就是大嫂中的一个。班长是个才女,协调性好,舞跳的也好,所以那场舞很成功,没有悬念地拿了第一……兴奋了好一阵子,直到很久以后的后来,听到这首歌心里还有涟漪。还有高二那年的现代舞,那个时候叫做现代舞,意思大概就是挺前卫的感觉吧,穿着很闪的衣服,轻佻的表情,自认为很帅的舞步,跳着杜德伟的《她这般狂野》,前几年看那时候在后台的照片,真的被吓了一跳,妆化成那样,我也是醉了……那年还有话剧,是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居然租来了婚纱和燕尾服,两个人很入戏地演起来,据说演技很了得,可惜后来都没有从事相关行业,也甚是可惜。然后,两个节目好像都拿了不错的名次,“与狼共舞”也是风光了好久。
我们高中时代的同桌非常多,这都要感谢当时独特的选座位制度,大家要根据每次考试的成绩按顺序挑选座位,当然只能选排,同桌是班主任根据每排情况配对安排。这样的制度一直持续到毕业,所以我们有机会跟更多本来不熟悉的同学成为同桌,关系自然就变得融洽了,以至于后来这些年,即便是几年杳无音讯,接通电话后的一个“是我”就能找回所有亲切。
班主任这个角色是贯穿始终的、大家又爱又恨的、毕业以后却无比怀念的那个人。总是如影相随,总是无处不在,我们背地里起了绰号叫“狼”,所以后来就总有喧闹中“狼来了”的提醒,还有我们对“与狼共舞”大家庭铭心刻骨的依恋。“狼”应该是爱我们每一个人的,他是希望大家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高中三年的晨练对我们来说史无前例,跑步、做操、蛙跳、深蹲起……每天早晨,都被几乎全校同学行注目礼,那感觉真是太搞笑了。对了,那个深蹲起其实不标准的,虽然一次做一百多,但效果并不好,所以我到现在身体素质也不怎么好。后来,还有学校的广播体操比赛,作为最重视体育锻炼的集体,必须是拿第一的节奏,我想,那个时候要是有智能手机,录一段下来,应该也是广为流传的标准典范了。再后来,快高考了,“狼”几乎找了每一个人谈话,无非就是鼓励的话,给灌点鸡汤什么的,也算苦口婆心了。
英语老师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位,老头,精瘦的老头,精神矍铄,有用不完的热情,居然给很多人都得过负分,对的得分,错的扣分,标点错也扣,不够扣就变成负的,所幸我没得过负分,可也是一大遗憾。那时候他称站错地方的标点为:阿拉伯恐怖分子。
语文老师是我最喜欢的,我记忆中他个子不高,浓眉大眼,头发略长,乌黑的,很儒雅的感觉,可惜他只教了高一,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不带我们了,为此,我伤心了好长时间。他烟瘾是蛮大的,有时上课之前会猛嘬几口,然后掐灭,整理衣服,大步走上讲台……那时候高一语文有一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记得他带了小提琴,带了录音机,就站在讲台上边拉琴边播放课文的朗诵磁带……那节课陶醉了很多人。后来我去过一次清华园,晚上站在那个荷塘边上,对那节课无限追忆。
高中三年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经历,也是后来大家各自成就的坚实基础,那以后,天南海北任驰骋……毕业之后的每一年几乎都有聚会,或大或小,也都会邀请老师,那个时候觉得老师挺烦的,罗嗦,可是这些年,没有了罗嗦才知道,长大的滋味其实一点也不好。好几年没见过老师了,很多同学也再没见过,生活圈子变得局限,大家的交集越来越少,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少,聚会的人数也越来越少,聚着聚着味儿就变了,慢慢的,大家都变了,再也回不去当年的纯真,我们都在更大的学校里变得世俗、浮躁、不可一世。偶尔路过母校,那座教学楼还像十几年前那样骄傲地矗立着,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我看着墙上那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想象着他们曾经寄予我们的厚望,真是惭愧又不安。生活的历练让我们在现实中不断超越、蜕变,有过痛苦,有过欢笑,也有过不为人知的辛酸,希望几十年后大家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时,能够问心无愧,那些闪亮的日子,那一串串来时的脚印将是自己曾经辉煌的最好见证。
请关注微信平台:医疗圈那点事
cmsbzljs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