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到三国魏晋时代,群雄并起,名将如林,魏蜀吴三方势力鼎足而立,各自阵营的猛将也是比比皆是,曹魏五子当属天花板级别,正史中的五子到底是怎样呢?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人,初始为雁门郡吏,之后跟随过丁原、何进、董卓、吕布,直到吕布败亡,后归属曹操,自此便开启封神之路,降昌豨、战河北、建功于白狼山大破乌桓,驱逐至辽东平定叛乱, 后在合肥之战彻底封神,赐名东吴大帝孙十万称号,自提辽神,人称张八百冠绝三军,威震逍遥津。后又大破吴将吕范,但此时张辽早已病重,后死于江都,谥号:刚侯。 曹操甚为喜爱评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曹魏五子的第一名将(正史中的曹魏五子良将)(1)

张文远威震逍遥津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郡钜平县人,始从济北相鲍信,后跟随曹操,曹操征讨张绣时,在宛城遭到张绣反叛,各军毫无准备都慌乱撤退,只有于禁约束部众,且战且退不至于溃败,又于退军路上治理作乱的青州兵,深得曹操赞许。 战官渡、攻昌豨、讨梅成,战功赫赫。后关羽围攻曹仁于樊城,曹操命于禁督七军与庞德前往救援,不料时值秋季,汉水暴涨全军覆没,庞德战死,于禁投降。虽在关羽败亡后回归魏国,但曹丕却不比曹操胸怀,于禁在祭拜曹操陵墓时,但见墙壁画像,为自己败于关羽跪地乞降画面,羞愤难挡,不久去世,谥号:厉侯。

曹魏五子的第一名将(正史中的曹魏五子良将)(2)

晚节不保于文则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侯人,乐进容貌较为矮小,但胆气过人,是曹魏乃至三国罕见的先登猛将,官渡之战时斩杀淳于琼,黎阳之战斩杀袁军大将严敬。破黄巾、屯襄阳、拒关羽于青泥、战合肥而破权。虽然合肥乐进并未出战,但是正因跟张辽、李典的通力合作才成就了合肥之战的经典战例。 公元206年,曹操向汉献帝上表:“武力强大,计谋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洁,每次征战,身先士卒,勇猛顽强,无坚不摧;亲自擂动战鼓,忘了疲倦。他们单独领兵征讨,统率全军,抚慰将士,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临敌决策,没有失误。论功记职,应该给予显要荣宠。”因此乐进被封为折冲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逝世,谥曰威侯。

曹魏五子的第一名将(正史中的曹魏五子良将)(3)

先登猛士乐文谦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后来,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 、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张辽、关羽为先锋,击败颜良。徐晃也参与此次从征,攻克白马。 汉中之战时,蜀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刘备派部将陈式等十余营袭击马鸣阁企图切断曹军后方通道,被徐晃击败,蜀军自投山谷,死者甚多。关羽北伐时,因为曹仁的错误指挥,于禁被水淹七军,为了解樊城之围,徐晃用声东击西之计大破关羽,两人本是同乡,素有渊源,据《蜀记》记载: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是公私分明的典型之一。徐晃于227年去世,谥号:壮侯。

曹魏五子的第一名将(正史中的曹魏五子良将)(4)

渭水战神徐公明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人。先为韩馥帐下,后韩馥失去冀州又属袁绍,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随后官渡之战,攻曹洪不下,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屡建奇功, 汉中之战,夏侯渊督领张郃、徐晃等守汉中、进逼巴郡,以拒刘备。 张郃别督诸军南下进攻巴东、巴西二郡,将当地百姓迁徙到汉中。刘备派征虏将军张飞为巴西郡太守,抗击张郃。张郃率军进至宕渠,与张飞相拒五十余日。而张飞率精兵一万余人从小道进攻张郃。由于山道狭窄,首尾不能相救,张郃因此大败,仅带十余人弃马爬山逃跑。撤军回南郑,被拜为荡寇将军。

张郃最著名的胜利当属街亭之战,《资治通鉴》记载: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后期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原本下达的诏命是让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后来,曹魏又改派“曹丕四友”之一的司马懿来统领张郃、郭淮、费曜等人去迎击诸葛亮。亮率军围祁山,别遣王平守南围。司马懿率领大军攻亮,遣张郃进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攻克南围。诸葛亮退还祁山。司马懿令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不听。张郃不得已,遂领兵追击。蜀军在木门谷乘高布伏,弓弩乱发。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谥号:壮侯。

曹魏五子的第一名将(正史中的曹魏五子良将)(5)

智勇兼备张儁乂

五子良将也许不如蜀汉五虎那么声名远播,但是论战力,人格魅力,比起五虎毫不逊色。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五子良将都是曹魏阵营能够壮大并立国的功臣,也许他们的地位权力比不了宗室八虎骑,但是作为外姓将领而言,他们早已是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