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炒豆豆(检察文苑炒豆豆)(1)

陇县,故称陇州,周代是秦非子驻地,是秦人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汉朝设陇关,故有秦都汉关之称,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由此经过。因此流传下来的习俗很多,至今仍在在尊崇。

在关中早有“二月二,炒豆豆,金豆开花龙抬头。家家大仓满,户户小屯流。红火日子泼上油,吃的穿的都不愁”的童谣,而在陇县更有非常流行的一句方言“二月二炒豆豆,你就强(藏)照门背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炒豆豆”在陇县还有一个传说:关中地区三年大旱无雨,一对青年夫妇历尽千辛万苦,到龙(陇)山取回了劈山的千斤大斧,劈开了黑龙潭(大约在新集川龙门洞),放出了青龙。青龙腾空而起,在团团祥云下直上重霄,刹时天昏地暗,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降。为纪念“龙抬头”,大家约定,太阳不出来不打水,以免取水撞伤龙头。无水时就烧干锅,炒豆子吃。所以每逢二月二陇县街头小巷便多了一些摆摊爆米花的,空气中也充满了玉米香味、豆香味,因此也就有了童谣:“二月二,炒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

农村炒豆豆(检察文苑炒豆豆)(2)

童年里,一到正月底,就盼着二月二炒豆豆。我虽出生在农村,由于父亲在县城工作,是公家人,为了让我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开始就在县城最好的小学读书。二月二前后校门口、家门口都会有爆米花摊,摆摊的一般都是中年大叔,手摇老式爆米花机、小火炉、风箱、长长的细铁丝网兜是爆米花的标配。放学后和同学常常围着爆米花摊,瞅准机会抢米花吃。看着大叔将玉米或着黄豆、豌豆、大米装入米花机放在早已支好架子的小火炉上,一手摇米花机,一手拉风箱,随着小火苗蹿起,那些玉米或豆子什么的应该在米花机里蹦跳着。我们几个同学指着米花机说笑着。大概十多分钟,米花应该好了,大叔提着米花机过来将长长的网兜套在上面,准备开阀放米花出来。我们捂着耳朵四散跑开,随着“碰”的一声响,又围了过来,在白烟当中抢一把米花再跑开。大叔也不燥,拿东西来爆米花的主家也不会燥,有的还会把我们喊过去给每人分一点,那一刻,大人们对孩子的疼爱和宽容,甚至超过了过年。

农村炒豆豆(检察文苑炒豆豆)(3)

在家里母亲早已给我准备好,既有炒的的豆豆又有爆好的米花。二月二早上去学校,谁的口袋里不是装得鼓鼓囊囊?课间,你给我,我给你,洋洋得意地张大了口,捏起一颗颗豆豆或米花,远远地扔到嘴里,或抛到空中,用嘴“叭”地一声接住,“咯嘣咯嘣”嚼着,好脆、好香、好神气!

原来物质相对匮乏,炒豆豆或爆米花以玉米、黄豆为主,现在炒豆豆的豆子不仅仅局限于黄豆,还有黑豆、蚕豆、豌豆等;口味也有甜有咸。儿子喜欢吃的肯德基、麦当劳里的爆米花太甜腻,我一点也不喜欢,我还是喜欢我们二月二的炒豆豆、爆米花。二月二吃炒豆豆风俗的形成,还有一种说法和武则天有关,至于真假,当然无从考证。我想,可能是我们的祖先发现炒豆并不难吃,还要再吃,于是在这一事件的纪念日,农历的二月二,便有了吃炒豆的习俗。豆类富含蛋白质,并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其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具有延迟女性细胞衰老、使皮肤保持弹性、养颜、减少骨丢失,促进骨生成、降血脂等功效。吃炒豆有诸多的好处,让这一习俗还是千年流传下去吧。

二月二又到了,是不是听到锅里豆豆在噼噼啪啪喊你啦?

农村炒豆豆(检察文苑炒豆豆)(4)

文字:陈英杰

编辑:陈阳

审核:杜晓敏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