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尽头是幸福(幸福的傀儡与傀儡的不幸)(1)

作者 高潮

一、

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祖国已周身被打满了鸡血,像一条游动在海上,瞪着血红眼睛的毒蛇,昂着头对着一只正在悠闲打盹的大象伺机发动进攻。本来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条毒蛇的大脑——他的父亲及与他父亲一样想通过吞噬大象让自己变成大象的人共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在他年仅4岁时,一场旷日持久,结果几乎让他的祖国从此在地球上消逝的战争爆发了。

在承受了无数屈辱,体会了人间悲苦的52年之后,他一跃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傀儡,坐上了那个表面风光,内心凄惶的锦绣宝座,他就是日本的国家象征,大和民族的精神领袖,岛国的橡皮图章,世界的传世花瓶——日本国平成天皇明仁。也是第一位将于2018年4月30日首个生前离休的天皇,屈指算来,还有8天时间。

作为第125位在职的日本天皇,明仁与他的祖辈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首先,他是个人,不是神。他与他的父亲裕仁不同,他一天神都没有当过。按照日本历朝历代的宫闱秘规,驭民宣传,天皇与人的区别就像两种不同物种间的区别,天皇的地位是人永远不可企及的,有点像孙猴子曾经当过的齐天大圣,都齐天了,他还是人吗?至于天皇是人模还是狗样,是否会穿衣睡觉,吃喝拉撒,放屁打嗝,那都是屁民不可妄议的。

从神被贬谪成人的改变却是美国的“小男孩”在他父亲身上实现的。这颗体重5吨的原子弹在广岛投下后,那里不是什么火海,而是人间地狱,整个日本岛就像被开水灌注的蚂蚁窝,全部炸了,连逃的机会都没有。之后,还在日本梦中等待万国来朝的裕仁惊醒了,仓皇中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唯一能做的,是向全世界哀求投降认输。裕仁那个沧桑、沙哑、雄雌难辨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送到日本国民耳中时,大家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天皇居然说人话了。

不幸的尽头是幸福(幸福的傀儡与傀儡的不幸)(2)

接下来,意气风发的麦克阿瑟将军带着美军登临了这个弹丸之地,在麦帅的傲慢与偏见中,曾经不可一世,神鬼加持过的裕仁不能齐天了,只能瑟缩着穿上齐鸟衣裤(对应现在流行的齐逼短裤)跑出皇宫去觐见麦帅,最后还不得不伸出据说是神的魔爪与麦帅握了手。再后来,视察子民时,大家瞻仰到的竟然是一个猥琐油腻矮小的中年男人,从此,这个战无不胜的神天皇在大和民族心目中轰然倒塌。

1946年1月1日,裕仁发表《人间宣言》,宣布自己不是神而是人,自我否定其所拥有的神权。1946年11月3日,日本修宪公布心宪法《日本国宪法》,第一条就取消了天皇总览国家一切统治权,规定天皇只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全体国民的意志为依据”。宪法第3、4条规定,“天皇关于国家的一切行动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他“只能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同时,废除辅佐天皇的枢密院、贵族院及天皇制的军部。

此后,日本天皇终于成为傀儡。明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继承了傀儡位置,学术点的说法,如今天皇岗位职责的全部含义应该是“日本国家象征的行为艺术表演工作者”。

作为艺术表演工作者,几十年来,明仁还是比较爱岗敬业的。只要首相和内阁有要求,见个什么日本人民的老朋友啦,吃个饭聊下家长里短的天啦,在撰写好的法律条文上盖个什么玉玺啦,走出去与子民联欢一下什么的,都很配合,基本做到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相关规定。几十年如一日的这样表现,让日本人都觉得这老头还是挺可爱的,于是就与皇室互粉上了,与皇室成员耍朋友,结婚论嫁都成了稀松平常事,甚至有一些不愿躺在皇宫里笑的贝子、贝勒们也脱下黄马褂走出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

事实不止于此,明仁兢兢业业干了大半辈子的傀儡,确实干得有些厌烦,他一直以来是一个技术主义者,常常利用八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专研生物学,而且还比较有心得,曾在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几十篇专业论文,颇有些科研成就,完全是个生物博士的料,有一种扇尾虾虎鱼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为了过上自己喜爱的生活,80多岁的他几年前就向内阁提出辞职申请,还把首相等一帮帮人吓一跳,以为是哪个地方对老爷子照顾不周了,要愤然离职呢,其实不然,2016年,明仁发表视频演讲,表达了欲实现生前退位的强烈愿望。他表示,自己已年过80岁,在体力方面已大不如前,担心难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征天皇的公务。而在许多日本人心中,明仁是一位亲民而且爱好和平的天皇。在2014年,明仁还在自己生日party上呼吁“日本要作为世界上稳定和平的健全国家”,呼吁日本要继续走和平道路。经再三斟酌,日本国民同意了明仁的辞职申请,明仁的新生活将从此开启。

可见,明仁这位傀儡天皇是幸福的,他的幸福就来源于还政于民,没有权力的生活其实比有权力的暴行要安全得多,惬意得多,相信在日本的国家史中,明仁天皇的光辉事迹将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幸的尽头是幸福(幸福的傀儡与傀儡的不幸)(3)

二、

幸福的傀儡不仅仅是明仁,在地球的另外一边,英伦三岛上供奉的女王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即我们熟知的伊丽莎白二世也是一位幸福的傀儡。

这位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可比明仁要大好多岁,本来她是无缘这个王位的,但因为他的叔叔爱德华八世的逊位而导致了王位逼人再逼人,于是,她女承父业,干上了这个国家象征的行为艺术表演工作者的职业。但她与极度低调的明仁天皇不同,这位一直都活得像十八岁的祖母级老太太处世相对比较高调,在她身上发生的许多事情都非常有趣而耐人寻味,政治花瓶的事这里就不饶舌了,说两个生活类的小事。

二战期间,还是青春少女的她为了响应国家收集废铁造武器号召,她跑出王宫,四处寻找破铜烂铁,结果捡到了一把农夫用的铁锹,她费了很大的力,把这把铁锹拖回了王宫,准备捐献。结果摊上事了。第二天,天不见亮,一位农夫就跑到王宫来索要铁锹,这事搞得王室很下不来台,但是事情的结果却非常好,拿回铁锹的农夫回去后四处宣扬王室在国家蒙难时如何支援国家的行为,一时,英国国民同仇敌忾,都纷纷将自己的铁器捐献出来,支持政府和军队打败法西斯侵略者。

伊丽莎白二世不同于维多利亚女王,她是比较受国民爱戴的,这从英国媒体对她及王室礼貌的戏谑中就可以看出。虽然有时因为她不太爱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的情感,使英国公众对她的感情有些疏离,但这并不影响她作为国家形象而被始终崇敬。唯一一次引起公众不满的是1997年戴安娜·斯宾塞去世后,女王和王室其他成员并没有参加公众悼念活动。这引起了一些小报的批评,让英国人觉得王室冷漠、不近人情。但在舆论的压力下,王室成员知错即改,在王妃的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向它鞠躬,女王也罕见地以电视直播的形式表达了对戴安娜去世的哀悼。

不幸的尽头是幸福(幸福的傀儡与傀儡的不幸)(4)

作为傀儡的女王有时也很小孩子气。据媒体报道,女王对坚果情有独钟。在白金汉宫的各个走道上都会放着一个碗,里面是工作人员为她准备的各种坚果,女王路过就能随手可得。可后来女王发现,碗里的坚果经常被吃掉一大半,女王十分生气,尤其是后来发现这竟然是王宫巡警给偷吃的。为了对付这些“蹭果贼”,女王特意在碗里做上了记号,如果有偷吃,看记号就知道坚果少了多少。随后,白金汉宫的官员给所有的王宫巡警发送备忘录,警告他们“手放老实点”。这新闻看得我当时就笑喷了,那些巡警小伙子吃几颗坚果也至于您老这么刻意吗?这老太太也够抠门了。但我不得不承认,作为一国之君的她表现出的邻家老人朴素气质还真让人有亲切感。

但如果你要认为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一个不近人情的老太婆就错了,就在去年,她老人家去为新战争纪念碑揭幕时,一位本应向她献花的2岁男孩现场竟然闹起了别扭,不但不献花,还一路跑着说:“我不献了,我要回家,有完没完啊。”场面一度尴尬。小孩的父母没办法,女王也没办法,只好天一句地一句地与孩子的父母聊天,等待男孩反邪归正,好不容易男孩终于献花了,还没接到手,熊孩子就抢回去了,这,让老太婆差点泪水都要流出来了,但事实上她却一直充满微笑地安抚着孩子,让孩子的父母都不得不动容。

但大众一直非常好奇的是,这位已经当了65年傀儡的女王,王储查尔斯都70岁了,为啥不退位,那么眷念这个职位,就没想过让儿子也来过过当国王的隐?其实真实原因并不为常人所理解。伊丽莎白二世早就宣称过她永不退位,这个把加冕誓言看得非常重的女王是一个对宗教责任非常执着的人,她对她的叔叔爱德华八世因个人原因而被迫退位非常气愤,她甚至认为正是爱德华八世对王位不负责任的态度才导致了她的父亲承担这个傀儡的责任,而这也是造成她父亲短命的直接原因,所以她认为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职位,并向神灵许下了履责的诺言,那就终身都要为之服务。看看,这是多么庄重地承诺,所以,查尔斯王子,如果你还想过一把国王的瘾,如果你还想体验下当一个傀儡的幸福生活,那就与你老妈拼身体吧。

不幸的尽头是幸福(幸福的傀儡与傀儡的不幸)(5)

三、

当皇帝的傀儡举了两个列子,其他的就不说了,但总归一条,这些傀儡都很幸福,幸福得让人羡慕嫉妒恨。现在来说下傀儡的不幸。

在中国的几百个帝王中,成为傀儡的皇帝非常多,连手指加脚指头也数不完。这些傀儡皇帝且不说幸福的毛都没摸着过,能在憋屈中苟延残喘到自然死亡的也只是凤毛麟角,为什么中国的帝王一旦做了傀儡就非常不幸呢?原因也是两个字:权力。前面说的幸福傀儡没有统治权力,但不代表他没有公民权利,他只是把公权力让渡给了大众,作为宪法所保护的个人权力他始终是拥有的。而中国的历代傀儡帝王一旦失去公权力,其权力并没有转换到公众,是转换到了其他不是皇帝的皇帝手中,也即个别人的手中,如汉献帝的皇权就转到了军阀的手中,汉惠帝的皇权转到了吕雉的手中,汉平帝的皇权在王莽的手中,光绪帝的皇权在慈禧的手中,这非常多,不胜枚举。而这些窝囊的帝王我也不想在这里多费笔墨去为他们鸣冤叫屈,因为即使他们皇权在握,谁又敢相信他就是一个明君,就是“民为重,君为轻”的典范,就是“爱民如子,敬民为父”的圣人?所以,在这里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端出来晒,分析所谓的成王败寇的原因是没有意义的。

不幸的尽头是幸福(幸福的傀儡与傀儡的不幸)(6)

而傀儡不一定是帝王才能担当。傀儡,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比喻不能自主、受人操纵的人或组织。木偶就是傀儡,是有人在它后面或上面操纵它,它的一举一动都是受人所控制的,自己没有丝毫的主张。

而作为组织受人操控的事例也很多。根据现在解密的前苏联档案中,就有许多关于组织成为傀儡的记载。某当权者说,现在需要怎么怎么,开个会讨论一下,开会时,大家都不会第一个发言,要等那个权者发言,权者定了调,于是会议气氛立即热烈,说的内容都是权者说的内容,不同的是,权者说方向、说观点,与会者只能说领会,讲体会,最后归纳起来,就是权者才是正确的,英明的,是必须执行的。否则,哼哼,你就会马上尝到权力的滋味,那可是一颗连糖衣都没有涂抹的子弹。

曾经有幸读过一篇贴文,具体作者与标题已不记得,大意是说他在地摊上发现一本齐奥塞斯库同志的著述,也可称为最高指示讲话整理文献。这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这本书奇特的地方不是讲话内容,而是讲话稿下面的掌声记录。其中,详细介绍了齐同志每次讲话时,总计有多少次掌声,掌声的时长有多久,热烈程度有多高,鼓掌的人数是多少,是坐着鼓掌还是起立鼓掌等等。可以这么说,这群由人组成的组织就是一个傀儡,在后面操纵他们的就是齐同志,与明仁天皇或伊丽莎白二世被人操纵不同的是,前者代表的只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意志,后者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幸福与不幸就此划出了分界线。

当然,不是皇帝的傀儡也有幸福的。比如在成都对许多男人有个称呼叫“耙耳朵”,翻译成普通话叫“妻管严”,曾经成都出了一个电视连续剧,就叫“幸福的耙耳朵”,说的就是一个被妻子管得服服帖帖的男人,标准的傀儡,但他很幸福,幸福来源于管他的女人正是最爱他的女人,管的不是他的优点,管的是他的恶习。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而作为一个傀儡又何尝不是?

无论你是皇帝还是平民,无论你是权贵还是草根,傀儡可以当,真理不能屈,你可以代表大众,但必须体现大众的意志,这才是做一个幸福傀儡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