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龙虎山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2)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3)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4)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5)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6)

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道教创始张陵(亦称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因而也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自张陵以后,道教天师在这里承袭了63代,历1900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历来被尊称为“道教祖庭”、“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龙虎山建有91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这些宫、观、院多已不存,但规模宏大的上清宫部分建筑和历代天师起居之所的“嗣汉天师府”至今尚存。

龙虎山景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左右,主要分布于泸溪河(又名上清河)两岸,风景秀丽。有九十九峰、六十六岩、一百零八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二十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龙虎山因道教而名,更因泸溪而神。景区内红崖碧水,奇峰怪石,山秀水媚,花繁林茂。还有战国时期留下的、规模宏大、文物众多的崖墓葬,成为人们寻幽探奇的旅游胜地。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规模宏大的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

龙虎山的交通十分便利,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它东临武夷山、北接黄山、庐山和瓷都景德镇,可以很方便地数景联游。

铜锣湾国际旅游文化城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7)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8)

铜锣湾国际旅游文化城地处月湖新城,是一个集文化旅游、非遗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创意商业景点”和体验式、全业态旅游文化城,主要规划为中国奇石城(含已开业的中国黄蜡石第一交易市场、中国黄蜡石博物馆)、铜锣湾百货、高尚生活社区、时尚商业街区、5A级总部经济大厦等七方面业态。近年来,鹰潭黄蜡石产业方兴未艾,全国各地专家、藏家云集,市场日益繁荣,业内影响力与日俱增。目前黄蜡石交易市场已入驻经营大师工作室、精品店铺、雕刻工作室200余家,连锁餐饮、商务酒店、银行、快递、休闲等商业配套设施齐全,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历史悠久的黄蜡石文化,还可以亲身体验具有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的信江石雕,每逢周末更能体验黄蜡石淘宝的乐趣。

余江眼镜园景区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9)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0)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1)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2)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地处余江县中童镇,规划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余江县是闻名全国的“眼镜之乡”,早在清代嘉庆年间,中童镇就出现了眼镜作坊和销售协帮组织,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2年,余江县委县政府规划5平方公里建立眼镜工业园。2006年,被命名为“江西省眼镜产业基地”,2012年获得“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称号,是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目前眼镜园区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已有眼镜生产企业70余家、产业工人1万余人。近年来,为大力推广鹰潭眼镜文化、不断提高鹰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鹰潭龙虎山5A级景区的发展优势,结合眼镜产业园自身特点,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打造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眼镜文化工业旅游线路。

景区以鹰潭国际眼镜城为核心景观地,以台湾美食一条街、世界眼镜博物馆、眼镜文化主题公园、鹰西雕塑公园、眼镜制造体验地为主要景观,精心构建文化体验地、娱乐休闲区、景观观赏点、眼镜生产线展示区,形成了多功能生态休闲养生地。目前,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400亩的鹰潭国际眼镜城已有200多家商铺营业;总投资4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世界最大的眼镜博物馆已对外开放;9.8公里眼镜文化主题公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片休闲场所,也为信江沿岸铺就了一条绿色长廊;鹰西雕塑公园不仅环境优美,更融合了鹰潭地域特色文化。另外,我们还有配套的台客餐厅、乌克兰餐厅、维也纳酒店、黄蜡石市场、眼镜技术培训学校等设施。

此外,景区还建立了覆盖全园区的工作网络,对景区的水体、植被、配套工程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前景区软硬件建设已基本到位,服务配套已基本完善,有675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有105平方米的旅游公厕、有2万多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3600多平方米的绿色立体式地面停车场、有极具眼镜文化特色的各种导视系统等,同时,各项管理制度也已日趋健全,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3)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4)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5)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6)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7)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8)

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鹰潭市涉外定点参观单位。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园坐落于“中国雕刻、根艺、佛佑之乡”--江西省余江县。始建于2009年,计划5年内建成。届时,将形成以雕刻工艺品,红木家具、古玩字画为主要旅游产品的,集贸易、旅游、展览、学术研究、技能培训为一体的雕刻文化产业园。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雕刻创业示范街、国家雕艺博览馆、血防纪念馆。

雕刻创业示范街建设于余江县城交通东路,街区建设仿古简约,透出雕刻文化韵味,销售产品涵盖根艺、石艺、木雕工艺、道教旅游、佛教用品等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整个街区已进驻各类工作室、艺术超市等200多家,并建有雕刻培训学校、雕刻艺术展厅、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果喜雕艺博览馆建设于余江县城白塔西路以北,占地3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雕艺博览馆由我省雕刻龙头企业果喜集团巨资打造,是我县陈列历年来雕刻艺术精品,具备国内顶尖会展接待能力的艺术交流场所。血防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纪念馆主体部分高12.66米,正门外廊两侧耸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顶额仿装饰“春风杨柳”、“白云飞燕”浮雕图案。展厅环绕内庭排布,厅厅相连,由苦难厅、消灭厅、巩固厅、杨柳厅以及余江名人厅等六部分组成。

2014年,余江雕刻更是受到的央视的报道。此外,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园还参加了中国(赣州)第一届家具产业博览会。博览会期问,“中国雕刻之乡-余江”参展企业展位前人头攒动,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驻足欣赏采购,并多幅作品在博览会设置的精品评选中获金奖和银奖。

仙人城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19)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20)

江西省鹰潭市景点(江西省鹰潭市旅游景区)(21)

因唐代诗人顾况写有“楼台彩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而又名叫仙人城,是龙虎山主要景点之一。整座山峰拔地而起,犹如一柱擎天。经过三道山门,攀720级台阶及上山顶。沿途有仙鼠石、凤凰桥、仙水井、仙姑庵、清浊水池、龙化池、兜率宫等十多个景点。仙人城整座山峰拔地而起,犹如一柱擎天。清静幽雅的环境,门庭若市的香火,仙人城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唐诗《安仁港口望仙人城》赞道“楼台彩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

仙人城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龙虎山镇,又称仙岩,东邻泸溪河。从远处凝望过去,云崖上千尺,白莲开满城。此山之所以叫仙人城,是因为它自古就是“仙人”所居。史料记载,魏晋时,第四代天师张盛发现山上到处洞穴中通,石窦如井,茂林修竹,云蒸霞蔚,徘徊凌绝顶,犹似在蓬莱。于是决定在此山之顶修建庙宇,即今日“兜率宫”,塑老子神像,以诵老子功德。至宋熙宁年间,宝月禅师自浦城来此建寺,但真正让仙人城名闻天下的却是中唐杰出诗人顾况的《安仁港口望仙人城》,让古往今来的无数游客,正是怀抱这样的一份寻觅和探索,不畏攀登720级台阶及顶览胜,那种给人浩瀚无垠的冲击,远远超越了人的视角。

仙人城是龙虎山仙水岩景区中的一个重要游览区。所谓“仙水岩”,就是水岩与仙岩的合称,水岩是指山下有水的部分,仙岩是指山上部分。仙人为一座巨峰,东邻泸溪河,远远望去,四面陡峭,下临深渊,上嵌碧空。一峰中高,古称“天竺”。南临“一线天”,绝壁悬崖一眼到底;北面峭约如削,人迹罕至;只有西边沿山坡开凿的780级台阶盘旋而上,可到极顶。山上的洞穴中通,石窦如井。此山之所以叫仙人城,是因为自古它就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素有“神仙洞府”之誉。

仙人城顶上是观赏仙水岩全景的最佳地方之一。游客可东眺“百鸟朝凤”、“丹凤朝阳”、“雄狮回首”,北赏“僧尼情缘”,西观田野风光,南看“七星拱斗”。

在仙岩极顶上有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叫“兜率宫”。它坐西朝东,五进而起,九根大柱支撑屋面,象征九五之尊的帝王宫殿,占地670平方米,高19米,彤壁朱扉,重檐丹楹,上覆灰色琉璃瓦,四周为花岗岩护栏,甚是庄严。

庵堂依洞穴而建,洞内可容人,洞分前后两部分。前厅供奉着观音全身塑像,两侧分别是文殊与普贤;前厅东侧供奉着地藏王,西侧供奉着花仙子。后厅为生活区,过去庵内十几位尼姑就住在此。仙姑庵始建于宋代,原名“仙岩上寺”,是一处僧寺。宋熙宁间(1068-1077年),有宝月禅师自浦城来,这里初无路登,禅师缘石至岩上。从此,往来人逐渐多起来,禅师授徒。元代,寺僧彬公又重新修葺殿宇。尼姑上山后,僧寺改为尼姑庵,起名“仙姑庵”,供奉观音、地藏王等菩萨,香火更加旺盛起来,直到民国年间,鼎盛时,庵内共有18位尼姑。我到庵里看了看,供着观音菩萨,看样子都是新修的,后面有洞,过去是尼姑生活起居的地方。现在已经没有人住在这儿了。

仙岩门是仙人城三道古山门中的第一道门。“仙岩”二字,是由江西已故书画家彭友善老先生所题。门前一对石麒麟,是吉祥的象征,也是仙人城的保护神。

当年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张继先,也是在此观赏美景,欣然写下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绝美佳句。以“雄狮回头”峰为界。以南,群峰森立,做奔驰腾状,叫“百凤朝阳”组峰;以北,七峰并峙,真指长天北斗,为“七星拱斗”组峰。泸溪河岸的仙桃石、莲花石、无蚊村等景观,在这里也一览无余。

山上的两处建筑,上为兜率宫,下为仙姑庵。

难怪古人到此,便会油然发出“千尺云崖上,仙岩白莲开;徘徊凌绝顶,好景胜蓬莱”的感叹。

仙人城素称仙岩,为一座巨峰,东邻泸溪河,远远望去,四面陡峭。山上到处洞穴中通,石窦如井,茂林修竹,云蒸霞蔚。此山之所以叫仙人城,是因为它自古就是“仙人”所居。

现在,横跨绝壁的仙风桥和环山游步道已全面贯通,登临绝顶,龙虎山九十九峰龙腾虎跃之雄峻尽收眼底,恰似“千尺云崖上,仙城白莲开;徘徊凌绝顶,好景胜蓬莱”。

魏晋时,第四代天师张盛就在此山之顶修建庙宇,即今日“兜率宫”,塑老子神像,以诵老子功德。宋熙宁年间,宝月禅师自浦城来此建寺,香火兴旺,2002年4月,在仙岩之巅发掘出的旷世文物——七层“灵函”,就刻有“宝月行源,心记净空”的字样,唐代大诗人顾况的《安仁港口望仙人城》,把仙人城描写的仙气缥纱,令人神往。

《舆地纪胜》卷三十二“饶州景物”载:“仙人城,在安仁(今余江县)临溪。悬崖多大穴,中有铁冶、盐敖、仓廪、棺椁之属,皆去人数千尺。世传武夷仙人归藏于此。”“仙人城”所在地龙虎山以其奇秀的自然景色,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历史上许多学者名流、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唐代顾况《安仁港口望仙人城》写道:“楼台采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仙人城系仙岩、水岩总称。这一带地处贵溪、余江、金溪、鹰潭四县市交界,现属鹰潭市龙虎山旅游局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