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初期的各个诸侯国中,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止是因为郑国与周王室的领土临近,更是因为在公元前771年平王东迁的时候,郑武公护驾有功,而被封为卿士,获得可以参与周王室的政务决策,并且还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封赏。第二年,郑武公将郑国的首都迁到新郑(今河南新郑北),这里的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郑国很快成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郑伯克段于鄢分为四大部分(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小霸中原)(1)

春秋初期郑国

郑武公的妻子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她给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老大是在睡梦中出生的(一说是难产所生),因此起名叫寤生;老二叫叔段。因为老大出生的时候很不顺利,所以武姜不大喜欢她,但是对老二却十分偏爱。

武姜很喜欢小儿子,所以一直在劝说郑武公让小儿子叔段继位,虽然宗法制在春秋初期已经分崩离析,但是毕竟沿用了几百年,余威尚存,废长立幼在人们眼里简直和开门揖盗一样危险,郑武公很明确了拒接了武姜的这个请求。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去世,寤生很顺利继位,史称郑庄公。武姜看到小儿子没有成为郑国国君,觉得十分不公平,于是摆出了母亲的架子,对着郑庄公一顿胡搅蛮缠,郑庄公没有办法,只好把京邑封给了叔段,被称为京城太叔。

郑国的大夫祭仲对郑庄公瑾言,京邑太大了,超过郑国的三分之一,封给叔段,不符合规矩,同时,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郑庄公说,这是母亲姜氏的要求,无法拒绝。祭仲说,姜氏根本不会满足,还是要做打算,别让叔段势力太大,到时候不好收场。郑庄公神秘一笑,说道,不用着急,多行不义必自毙。

不久之后,京城太叔命令郑国的西部和北部边境臣服自己,后来又直接将他们划到自己的封邑,这样他的势力范围扩张到廪延(今河南延津附近)。公子吕多次瑾言,让郑庄公尽快做出决断,以免百姓人心惶惶。

郑伯克段于鄢分为四大部分(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小霸中原)(2)

见公子吕真的着急了,郑庄公安慰他说:“京城太叔多行不义,收割的势力越大,距离崩溃也就不远了。”就这样,郑庄公看着弟弟壮大,很快,京城太叔聚积粮草,修缮兵器,理解军队,准备攻打首都新郑,并且和武姜提前联络好,里应外合。

其实,郑庄公表面上对京城太叔的势力不管不问,但是暗地里,早就排出眼线安插在京城太叔身边,一旦他们的计划敲定,郑庄公就能很快知道消息,先下手为强,命公子吕攻打京邑。京邑的百姓毕竟还是忠于郑庄公,见到浩浩荡荡的军队兵临城下,便纷纷背叛了京城太叔。

叔段众叛亲离,逃到了鄢邑(今河南鄢陵附近),郑庄公又攻打鄢邑;叔段守不住鄢邑,又逃到了更远的共邑(今河南辉县)。同时,凯旋而归的郑庄公又将母亲武姜赶出了宫廷,放逐到城颖(今河南临颍附近)软禁起来,并且立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叛乱结束后,郑庄公没有善待母亲被人指责,于是在颖考叔的建议:派人挖了一个深入地底可以看见地下水的隧道,然后请母亲武姜在隧道中相见。武姜虽然比较偏爱小儿子,但是与郑庄公毕竟是母子,更何况,郑庄公已经是她唯一的指望了,便跟爽快答应和郑庄公在隧道中相见。

郑伯克段于鄢分为四大部分(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小霸中原)(3)

郑庄公迎回武姜

之后的事就很具有仪式了,郑庄公见到母亲,赋诗曰:“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也随之赋诗曰:“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在这次愉快而友好的会面之后,武姜得到了很好的侍奉,郑庄公也洗脱了不孝的罪名,再次成为了受人称道的明君。

郑国的内乱到此告一段落了,关于此次的内乱,《春秋》上记载的很简略,“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仅仅九个字,但是表达的信息很丰富。

1.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郑武公的儿子,叔段身为弟弟,却想要叛乱攻打兄长,违背了孝悌之道但是作者在此处既不点出弟弟的身份,又不称呼为叔段,用这种说法来表示谴责。

2.郑庄公身为诸侯,公爵,所以称之为“郑伯”,但是作者认为郑庄公身为兄长,对于叔段没有教导尽到兄长的责任,反而是冷眼旁观弟弟走上覆灭之路,所以以这样的称呼来讥讽他。

3.“克”是专门指在两国交战中一方战胜另一方。郑国内乱是兄弟之间的战争,以兄伐弟,本来不应该用这个字,但是作者认为郑庄公和叔段二人,哥哥不像哥哥,弟弟不像弟弟,双方的关系就像敌对国家一样互相征伐,因此便使用一个“克”字。

4.“克于鄢”点出这个地点,则代表了叔段犯上作乱,与国家为敌,因此被“克”。而“于鄢”不仅仅说明了事件的发生地,更是点明了这件事的性质。

参考材料《春秋战国超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