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到了平顶山,悉被山上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虏获孙悟空设计逃出,叫阵二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开口叫不出挺熟悉的人的名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口叫不出挺熟悉的人的名字(不是谁想叫就能叫的)

开口叫不出挺熟悉的人的名字

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到了平顶山,悉被山上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虏获。孙悟空设计逃出,叫阵二妖:

二魔拿了葫芦,走出山门,忽看见与孙行者模样一般,只是略矮些儿,问道:“你是那里来的”,行者道:“我是孙行者的兄弟,闻说你拿了我家兄,却来与你寻事的。”二魔道:“是我拿了,锁在洞中。你今既来,必要索战。我也不与你交兵,我且叫你一声,你敢应我么?”行者道:“可怕你叫上千声,我就答应你万声!”……那怪物又叫声“者行孙。”行者在底下掐着指头算了一算,道:“我真名字叫做孙行者,起的鬼名字叫做者行孙。真名字可以装得,鬼名字好道装不得。”却就忍不住,应了他一声,飕的被他吸进葫芦去,贴上帖儿。

孙悟空万没想到,自己化名“者行孙”,竟也会被吸进紫金葫芦。这固然是神话故事的刻意编排,但是在古代,一个人的名字,还真不是谁想叫就能叫的。

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名字,不外乎用一个或几个字,与姓结合起来,既代表自己,又起到与他们区分的符号,但对古人而言,则有着姓、名、字三者的不同。

姓,常与氏并提。姓代表了血缘关系,氏则表示在同姓的基础上区分出家族分支。譬如屈原,其实他姓“芈”,——没错,就是“芈月传”的芈,——名平,字原;因其先人被封屈地,于是以“屈”为氏(按现代人的理解,就是从此他姓屈了)。当时的楚王姓“熊”,也是出自芈姓。因此,《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古代所谓“同姓不婚”,就是不管你现今姓甚名谁,无论你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还是西门吹雪东方不败,只要往祖辈上捯出是同一姓的,你俩就别想结婚了,因为你们属于同一血缘的关系。

先秦时有姓、氏之分,先秦时的很多人物,捯来捯去差不多都能捯成三皇五帝、尧舜禹汤的后代。秦汉之后则姓和氏的概念逐渐混同,逐渐只区分你是姓张还是姓李,即使都姓刘,顶多区分一下究竟是汉室刘邦之后,还是寒室刘胖子之后。

除了姓,人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叫名。古人的名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写实逐渐文艺化的过程。按《礼记》的说法,婴儿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父亲就要给他取名。最初人们只有一个名,但是秦汉以后,一般都起两个名:一个是小时起的,对内使用,可以称之为小名,或者乳名;一个是长大后起的,对外使用,可以称之为叫大名。

小名一般是父亲或者其他长辈来起,大名则不一定。譬如汉高祖刘邦。按《史记·高祖本纪》的说法,他是“姓刘氏,字季”;但是有人考证说,汉高祖有个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所以汉高祖应该是“名季”。

在古代,伯仲叔季代表的是排行,老大称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老四称季。如果没有老四,那么老三则称季。所以,汉高祖兄弟几个的本名应该就是刘大、刘二、刘三(暂且假设刘氏只有兄弟三个)。但是当了皇帝的刘三被人叫“小三”总有点不雅吧,所以改名“刘邦”也算可以理解吧。

古人的小名很多广为人知,譬如曹操的小名阿瞒,刘禅的小名阿斗,朱元璋的小名重八,刘裕的小名寄奴(人道寄奴曾住)。有些人的小名虽流传不广,但是听来也很有生活气息,譬如司马相如的小名叫犬子,陶渊明的小名叫溪狗,赵匡胤的小名叫香孩,王安石的小名叫獾郎,包拯的小名叫三黑。看,是不是跟风靡咱村的鸭蛋、铁牛、石头、狗剩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名只用于家庭,用于幼年时期,长大之后再用小名就不合适了。所以长大之后,就得再起一个通用于家庭和社会的大名,小名也就随即废止,即使父母也不再称用,所以像电视剧里明太祖的老婆马太后一生气了就掀桌子砸板凳大骂“朱重八”,这恐怕只是编剧让宫廷有点现代人的生活气息罢了。

在古代,男子二十岁算成年,要举行加冠仪式。就是将头发束起来,挽在头顶,戴上冠,用簪把冠和发髻固定在一起,这时候他就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可以结婚、参政了。在这个仪式上,会请参加冠礼的嘉宾(一般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根据他的名的含义,给起一个字。

古代的女子则是“十五许嫁,笄礼之称字”。行笄礼和取字,就表示女子成人,可以出嫁了。过去人们称未婚女子是“待字闺中”,便源于此。

在先秦时期,取字原是贵族阶层的特权,秦汉之后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事,到了明清时期,则三教九流皆可取字。

字一般由名的内涵派生而来,“或傍其名而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它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解释名的含义。譬如颜回字渊,因为“渊,回水也”,二者义类;屈原名平字原,平、原二字相连;诸葛亮字孔明,因为明、亮同义。也有取反义的,譬如吕蒙字子明,蒙即昧(暗),与明相对;韩愈字退之,愈为胜过,退之则是约束使勿胜过。还有的因为倾慕先贤,于是就袭用他们的名或字。譬如司马相如字长卿,因为仰慕蔺相如的为人,所以更名“相如”;又因为蔺相如做过赵国的上卿,所以用“长卿”为字。再如颜之推字介,其名其字,皆出自春秋时晋国的贤士介子推。

那么古人什么时候称名,什么时候称字呢?

《仪礼·士冠礼》里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简单点说,字是留给别人敬称的,名是留给长辈和自称的。譬如苏轼在《水调歌头》小序中提到弟弟苏辙时是“兼怀子由”,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里称司马光“君实”,这都是称人之字以示尊敬的例子。而如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开篇所说“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介甫”是王安石的字)参政谏议阁下”,司马光自称姓名,而称王安石之字,则自显谦卑,又示敬人了。

了解了名与字的不同,你就知道,如果有人当面直呼你的大名,那就要么是那人看你不顺眼,要么你就得跟他拼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