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吴证券,周尔双、黄瑞连)

1.本土半导体测试设备龙头,产品种类日渐完善

1.1. 立足集成电路测试领域,内生&外延完善产品布局

长川科技成立于 2008 年,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 商,专业从事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等集成电路专用测试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专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成立仅 2 年便被评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 为“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和“省级高新技术 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经过多年持续技术创新,公司已掌握多项集成电路测试设备核心 技术,曾承担“高压大电流测试系统”和“SiP 吸放式全自动测试分选机”等国家重大 科研项目,并荣获“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浙 江省‘隐形冠军’企业”、“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目前主营产品包含测试机、分选机和探针台,全面布局后道测试设备,并通过 并购 STI 进入前道晶圆检测领域,主要产品以自动光学检测(AOI)为主。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

① 测试机:包括模拟/数模混合测试机(CTA 系列)、功率测试机(CTT3600、 STT3280F 系列)、数字测试机(D9000)等类别,适用于各类模拟/数模混合类 和功率器件等集成电路的电参数性能测试;

② 分选机:包括重力式分选机(C1、C3Q、C5、C7H、C8、C9、CC、CL、CV 等系列)、平移式分选机(C6、C6100T、CS160、C7100、CF 等系列)和自动 化产品(CM 系列),适用于多种封装外型集成电路的自动分选;

③ 探针台:成功开发出本土首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超精密探针台 CP12,兼容 8/12 英寸晶圆,整体精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可广泛应用于 SoC、Logic、 Memory、Discrete 等晶圆测试领域,并积极布局二代产品研发;

④ AOI 光学检测设备:由子公司新加坡 STI 生产经营,包括晶圆光学外观检测设 备、电路封装光学外观检测设备等,其中晶圆光学外观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半导 体前道晶圆检测环节。

分选机&测试机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1H1 测试机占比正在快速提升。①整体 来看,2012-2018 年公司分选机&测试机收入占比之和高于 94%,构成公司收入主体, 其中分选机收入占比略高于测试机;2019 年并表 STI 后,AOI 收入计入分选机业务,导 致 2019-2020 年公司分选机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②2021H1 公司实现营收 6.73 亿元, 其中测试机收入为 2.52 亿元,同比 347.96%,收入占比为 37.39%,同比 19.74pct,由 此可见,测试机是公司 2021H1 收入快速增长的一大核心驱动力。

公司主营产品获得本土头部封测企业认可,并购 STI 进一步拓展海外优质客户群体。 ①公司测试机和分选机已获得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士兰微、华润微电子、 日月光等众多一流集成电路厂商认可,并形成较强客户粘性,其中长电科技、华天科技 和士兰微长期位居前五大客户;②2019 年公司通过并购 STI 实现海外客户的进一步开拓, 成功覆盖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三星等大型半导体企业;③受益客户群体的不断拓展, 2019 年开始公司客户集中度大幅下降。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2)

1.2.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夯实公司长期竞争力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公司创始人&实控人赵轶先生持有公司 23.42%股权(截至 2021Q3),曾于 1997-2007 年担任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具有多年一 线研发经历,曾主持多项重大科技项目,目前仍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我们认为,公司实控人深厚的集成电路产业背景及研发经验,奠定了公司以技术研发为导向的发展基调。

具体来看,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远超海内外同行。①2018-2020 年研发费用 CAGR 高达 74.23%,2021Q1-Q3 研发费用为 2.31 亿元,同比 69.35%,呈 现持续性高增长;②2018-2021Q1-Q3 公司研发费用率高居 20%以上,受益规模效应有 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华峰测控、华兴源创、爱德万和泰瑞达等海内外同行。我们认为, 公司持续性高强度研发投入,对于半导体设备公司至关重要,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3)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庞大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比大幅领先本土半导体设备公司。 ①公司研发人员规模迅速扩张,2015 年仅为 91 人,2017 年开始快速增长,2020 年达 到 505 人;②从人员构成上来看,2016-2020 年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高居 45%以上,2020 年达到 54.65%,明显高于华峰测控、华兴源创等本土同行;③从学历构成上来看,2020 年公司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 62.8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为 15.04%,人才优 势较为突出。

与简单增加研发人员数量不同,公司还高度重视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①2017 年公司首次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股票 280 万股,受激励员工 64 人,约占 2017 年底公司总人数的 20.85%;②2021 年公司再次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 股票 700 万股,受激励员工 161 人,约占 2020 年底公司总人数的 17.42%。我们认为, 股权激励的实施,将公司发展与员工利益紧密捆绑,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利于公 司稳定发展。

持续性高研发投入&整合 STI 资源,公司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技术储备雄厚。截至 2021H1,公司已获授权专利 381 项(发明专利 273 项,实用新型 107 项,外观设计 1 项),软件著作权 52 项。公司已掌握高精度电压电流源控制测量、大电流电源高能脉冲 控制与测试、pS 级时间精密测试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在巩固模拟测试、分选领域 技术领先性的同时,还在数字测试、探针台等领域陆续取得突破。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4)

1.3. 收入规模快速扩张,盈利水平进入上行阶段

受益半导体设备持续高度景气以及国产化浪潮,公司收入规模快速增长。2012 年 公司收入仅 0.20 亿元,2020 年达到 8.04 亿元,期间 CAGR 高达 58.80%,2021Q1-Q3 公司实现收入 10.69 亿元,同比 113.65%,呈现加速上升态势。特别的,公司自 2019 年以来收入规模大幅增长,主要系:①STI 于 2019 年部分并表,2020 年开始正式并表 (2020 年 STI 收入约 3.9 亿元),提升了公司的收入规模;②2020 年以来半导体行业景 气度上行,中国大陆新建产能力度加大,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公司作为本土测 试设备龙头深度受益,相关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与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形成反差的是,公司净利润端出现明显波动。2016-2020 年公 司归母净利润CAGR 为19.64%,明显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速(59.52%),2018-2019 年归母净利润甚至出现了持续下滑。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2016-2019 年公司净利率持续下降,2019 年降至 2.99%,跌 至谷底。2020 年和 2021Q1-Q3 公司盈利水平有所回暖,净利率持续上升,分别达到 10.57% 和 12.97%,盈利拐点已经出现,下面我们将从毛利率和费用率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5)

毛利率端,受益高毛利率测试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拐点有望出现。 ①2016-2020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呈现下滑,主要系测试机毛利率出现一定下滑且收入占 比有所下降,因产品结构原因公司毛利率大幅低于华峰测控,但与海外同行毛利率水平 较为接近。②2021Q1-Q3 公司整体毛利率达到 51.44%,同比 0.95pct,主要系高毛利的 测试机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公司毛利率拐点已至,我们预计后续随着测试机的持续 放量,公司毛利率仍有上升空间。

费用端,规模效应驱动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下降。2019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达到历史 高点的 54.41%,主要系并购 STI、计提股权激励费用等因素同时增厚管理费用。随着收 入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规模效应显现,尤其占比最高的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 2018-2021Q1-Q3 分别为 28.55%、26.82%、23.30%和 21.63%。研发费用率下降带动下, 2021Q1-Q3 公司期间费用率降至 37.66%,我们判断后续随着收入规模的持续增长,公 司期间费用率有望进一步下降,推动盈利水平提升。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6)

2.数字测试机为最大细分市场,国产替代亟待加速

2.1. 测试设备贯穿集成电路产业链,数字测试机应用广泛技术壁垒高

半导体测试是贯穿集成电路设计、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是提高芯片良率、降低成 本的关键,主要通过对集成电路的功能及参数测试,判断被测晶圆/芯片的合格性,为 芯片设计、制造过程中提供薄弱环节信息。具体应用环节包括:

① 设计验证:需分别使用测试机&探针台对晶圆样品进行检测,使用测试机&分 选机对封装样品进行成品测试,以验证样品功能和性能的有效性;

② 晶圆测试(CP):在晶圆完成后进行封装前,利用探针台&测试机对晶圆上的 裸芯片进行功能和电参数测试,筛选出无效芯片,减少后续封装和测试的成本;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7)

③ 成品测试(FT):在芯片完成封装后,通过分选机&测试机对封装后的芯片进 行功能和电参数测试,保证出厂成品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主要包括测试机、分选机和探针台三大类,需在不同测试阶段 相互配合使用。测试机应用最为广泛,用于采集、存储和分析数据,贯穿集成电路制造 的各环节;探针台&分选机主要用于被测晶圆/芯片与测试机功能模块的连接,其中探针 台主要用于晶圆制造&设计验证,分选机则用于封装测试&设计验证。

根据测试对象的不同,测试机又细分为 SoC、存储、模拟和 RF 等类别,其中数字 测试机主要包含 SoC 和存储测试机两大类,相较模拟测试机而言,技术难度较大。

数字测试机应用最为广泛,我们估算在测试设备中销售额占比超过 50%。①测试 机贯穿大部分测试环节,2018 年在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的份额高达 63.1%,是测试设备 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②在不同测试机品类中,SoC 和存储测试机占比较高,市场份额 分别为 50%和 30%,合计达到 80%,约为模拟测试机的 6-7 倍。(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8)

2.2. 本土半导体测试设备需求快速增长,数字测试机为最大细分市场

产能东移&消费升级&政策扶持背景下,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在 新建产线带动下,半导体设备市场快速增长。①从行业增速来看,2012-2020 年中国大 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 CAGR 达到 28.62%,远高于同期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 CAGR (8.56%);②从全球占比来看,2012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全球占比仅为 6.8%, 2020 年快速上升至 26.3%,由此可见,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增长点。

全球范围内来看,测试设备在半导体设备中的销售额占比约为 8%-9%。参照 SEMI、 Gartner 数据,我们估算在全球范围内,测试设备在半导体设备中的销售额占比较为稳 定,2016-2020 年分别为 8.9%、8.3%、8.7%、8.4%和 8.4%。

据 SEMI 数据,2020 年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为 60.1 亿美元。若我们假设 测试机销售额占比稳定在 63.1%,再假设 SoC 和存储在测试机中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50% 和 30%,则我们预估 2020 年全球 SoC 和存储测试机市场规模分别为 18.96 和 11.38 亿 美元,合计达到 30.34 亿美元,为半导体测试设备最大细分市场。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9)

对于中国大陆市场,若我们假设测试设备在半导体设备中市场规模占比稳定在9%, 其中各细分产品的市场规模占比参照上文数据,则 2020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测试设备市 场规模为 16.85 亿美元,其中 SoC 存储测试机市场规模达到 8.50 亿美元。

2.3. 测试设备市场仍由海外企业主导,数字测试机国产化进展缓慢

相比半导体前道设备,测试设备难度相对较低,更容易实现国产替代,各类产品已 实现国产化突破。细分来看:①测试机:爱德万、泰瑞达等海外龙头产品线齐全,重点布局 SoC 测试机&存储测试机等,而本土企业仍主要集中在市场规模较小的模拟/混合测 试机;②分选机:科休为全球龙头,产品线齐全,爱德万也有布局,本土企业中长川的 产品体系已较为完善;③探针台:日企占据领先地位,东京精密&东京电子为全球龙头, 本土企业中,深圳矽电发展较快,长川科技已成功推出第一代产品 CP12,正在逐步实 现产业化。

模拟测试机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数字类产品国产进程较为滞后。①整体来看,全球 范围内测试机市场被爱德万&泰瑞达垄断,2018 年在全球和中国大陆的合计市场份额分 别高达 90%和 82%;②细分产品来看,目前测试机国产化主要体现在模拟测试机领域, 据华峰测控招股书披露,2018 年华峰测控在本土模拟测试机的市占率(按销售额)达到 40.14%;但是 SoC 测试机、存储测试机等主流机型仍被海外主导,国产化进程较慢。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0)

分选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长川科技在本土已经占据一定市场份额。①全球范围内 来看,分选机市场依旧由海外企业主导,但相较测试机&探针台,市场较为分散;②本 土企业内,长川科技已经实现大规模产业化,2018 年全球市场份额为 2%,据我们估算, 2013-2018 年在本土的市场份额约为 8%-12%,中枢 10%,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注:2019 年长川并表 STI,分选机收入包含部分 AOI 业务,导致数据失真,故仅测算到 2018 年)

探针台市场由东京精密&东京电子主导,国产替代步伐有待加速。①全球探针台市 场高度集中,由日企主导,东京精密&东京电子合计占据全球 73%的市场份额,中国台 湾企业旺矽和惠特在 LED 探针台领域具备较强竞争优势;②在本土企业中,深圳矽电 进步较快,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 13%,长川科技、中电 45 所、西 700 厂等也在积极 布局新一代产品研发,有望陆续取得产业化突破。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1)

3.封测厂扩产利好测试设备需求,IC设计崛起加速国产化进程

3.1. 封测厂资本开支维持高位,拉动测试设备市场需求

从公司收入构成来看,2016 年对封测企业收入占比高达 79.84%,其中对华天科技、 长电科技和通富微电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34.46%、28.12%和 4.29%。由此可见,封装测试 仍为测试设备的主要应用环节,封测厂商是本土测试设备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短期来看,疫情影响&贸易摩擦&消费升级背景下,全球芯片紧缺,中国大陆半导 体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2020 年起本土封测厂商&第三方测试厂商的资本支出大幅增长, 本土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有望直接深度受益。

除了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一线厂商积极扩产,二三线封测厂商也陆续 开启大规模扩产计划,有望拉长行业景气度,带动半导体测试设备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2)

3.2. 本土 IC 设计加速崛起,数字类测试设备迎最佳发展机遇

集成电路测试方案定制化属性强,IC 设计企业为开拓测试设备市场的最佳切入口。 在 Fabless 模式中,IC 设计公司与特定测试设备企业合作,根据芯片特点共同开发测试 程序并完成设计验证,当该芯片导入量产时,为保障产品一致性,晶圆厂和封测厂大多 选用和 IC 设计企业相同的测试设备机型。因此,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芯片,IC 设 计企业在测试设备的选择权中占据主导地位,本土测试设备企业一旦实现 IC 设计客户 的导入,不久便会有大量来自晶圆厂和封测厂的订单陆续兑现。

政策扶持&轻资产属性强,IC 设计为本土半导体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IC 设计为典型的技术密集&轻资产型行业,产业转移难度低于晶圆制造,目前已成为继封 测环节后半导体产能东移的重心。2020 年中国大陆 IC 设计销售额达到 3778.4 亿元, 2004-2020 年 CAGR 高达 27.10%,明显高于同期封测业(14.62%)和制造业(18.00%), 已经成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中发展最快的环节,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具体来看,2016 年开始本土 IC 设计企业数量快速增加,现已涌现出华为海思、紫 光、豪威科技、比特大陆等领先企业,其中华为海思已经于 2020Q1 跻身全球半导体企 业收入前十名。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为保障供应链安全性,以华为海思为首的 IC 设 计企业正在重点推进测试设备国产化,数字类测试机国产化迎来最佳发展机遇。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3)

此外,为进一步推进存储器等高端芯片国产化进程,在政策扶持下,本土存储厂商 陆续开启大规模扩建计划。据我们不完全统计,若假设设备投资在项目投资中的占比为 70%,则仅紫光集团(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的规划、在建和未达产项目所对应的设备 投资额就高达 4283 亿元,市场对于测试设备,尤其是数字测试机的需求较为广阔。

4.半导体测试设备平台型公司,数字测试机彻底打开成长空间

4.1. 对标泰瑞达&爱德万,公司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在半导体测试领域,对标泰瑞达&爱德万,公司收入体量尚小,成长空间广阔。泰 瑞达&爱德万专注于半导体测试领域,常年位居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营收前十名,2020 年分别实现收入 31.21 亿美元和 3127.89 亿日元,实现净利润 7.84 亿美元和 697.87 亿日 元。作为本土半导体测试设备龙头,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04 亿 元和 0.85 亿元,相较海外龙头,公司收入体量明显偏小,具备较大成长空间。(注:爱 德万数据采用自然年,而非年报披露财年)

4.2. 立足后道测试全线布局,数字测试机打开成长空间

在持续性高研发投入下,公司产品线持续完善,已全面覆盖测试机、分选机、探针 台三大环节。在半导体测试设备领域,大多海内外龙头的产品布局均有所侧重,例如爱 德万&泰瑞达以测试机为主,科休以分选机为主,东京精密&东京电子以探针台为主。 通过长期研发投入,公司在以上三大领域均有前瞻性布局,易于发挥业务协同效应,正 在向平台化发展,对标海内外同行,具备较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4)

4.2.1. 模拟测试机持续放量,数字测试机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模拟测试机国产化率高,公司技术指标可达国际一线水准,具备持续扩张的基础。 目前大多本土商业化半导体测试机仍以模拟(混合)为主,公司自成立以来推出第一代 模拟(混合)测试机 CTA8200,已实现三代迭代,部分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国际一流。此 外,公司还加码大功率测试机,CTT 系列已广泛应用于 MOS、IGBT 等功率器件性能测 试,测试系统的并测能力在国内处于明显领先地位。

短期来看,受益下游需求提升和海外市场拓展,公司模拟测试机业务快速增长。① 2016 年公司测试机收入仅为 0.56 亿元,2020 年快速增长至 1.78 亿元,期间 CAGR 达到 33.42%,2021 仅上半年便实现收入 2.52 亿元,同比增长 347.96%,收入规模加速扩张。 ②横向对比本土另一模拟(混合)测试机龙头华峰测控,公司测试机业务体量还有所差 距,在模拟测试机领域依旧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长期来看,数字测试机市场规模大,是测试机竞争的主赛道,公司积极进行前瞻性 研发,已具备产业化基础,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具体来看: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5)

①市场规模:如前文所言,在测试机市场中,数字(SoC 存储)占比高达 80%, 约为模拟的 6-7 倍,我们估算 2020 年全球和中国大陆 SoC 和存储测试机合计市场规模 分别为 30.34 和 8.50 亿美元;②竞争格局:横向对比海外龙头,2020 年爱德万和泰瑞达 SoC 存储测试收入占比分别为 66%和 72%,均是主要收入来源,再次印证出数字测试 机才是测试机行业竞争的主赛道,目前仍处于国产替代初期,有待国产突破。

公司长期承担高速高性能 SoC 芯片专用测试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省择优项目,通过 多年的前瞻性研发布局,2018 年公司成功推出数字测试机 D9000,集合 200Mbps 数字 测试速率、1G 向量深度和 128A 电流测试能力,后续有望逐步实现产业化突破,从而 实现快速放量,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6)

4.2.2. 分选机&探针台具备本土稀缺性,长期受益国产替代浪潮

公司为本土稀缺的分选机供应商,设备性能已达国际领先水准,具备大规模国产替 代的基础。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推出重力式分选机,在本土企业中先发优势显著,技术水 平不逊色于海外领先企业,是本土稀缺的具备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分选机龙头。

半导体设备进口替代大背景下,公司分选机具备较大成长空间。①2012-2018 年公 司分选机业务收入 CAGR 高达 51.36%,2019-2020 年由于并表 STI 导致数据有所失真, 但我们推断,在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本部的分选机业务仍在保持快速增长。②相较而 言,2018 年公司分选机在本土市场份额仍仅为 8.53%,作为稀缺的分选机国产供应商, 我们认为公司将深度受益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大趋势,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7)

探针台产业化道阻且长,公司已率先实现技术突破。①相较分选机、测试机,本土 企业在探针台领域的实力较为薄弱,暂无厂商可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②公司现已 成功开发出本土首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超精密探针台 CP12,最大可兼容 12 英 寸晶圆,针测精度、定位精度和针测温度等技术指标不输海外领先企业。

我们认为,相较东京精密&东京电子等海外探针台龙头,公司在测试机、分选机领 域已经取得产业化突破,由于探针台多与测试机配合使用,目标客户多为晶圆制造、芯 片设计等企业,与公司现有客户群体存在部分重合,公司容易发挥业务协同优势,后续 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收入体量。

为进一步推进探针台国产化进度,2020 年公司募投项目加码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2020 年公司拟投入 2.6 亿元开展“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产品为公司 第二代全自动超精密探针台,兼容 8/12 寸晶圆测试,产品细分包括 CP12-SOC/CIS、 CP12-Memory、CP12-Discrete、CP12-SiC/GaN 等,分别可应用于 SoC/CIS、Memory、 Discrete、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测试,公司已完成关键技术模块的开发与验证,正处 于内部整机调试阶段,公司预计项目完全投产后对应年销售收入可达 4.07 亿元。(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3. 并购 STI 切入晶圆检测领域,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前道检测是晶圆制备的核心工序,主要包括量测&缺陷检测两大类。前道检测主要 用于晶圆加工工艺的质量检查,对晶圆厂保障产品良率、提升产品一致性、降低成本等 至关重要,主要包括量测和缺陷检测两大类,对应设备价值量占比分别为 34%和 55%, 其中有图形晶圆检测设备价值量占比约 34%,是晶圆检测设备的价值中心。

晶圆检测设备是不逊色于后道测试设备的大市场。据 SEMI 数据,2020 年全球晶圆 加工设备在半导体设备中的价值量占比为 86%,而在晶圆加工设备中,据华经产业研究 院数据,2019 年检测设备价值量占比为 11%,因此我们估算晶圆检测设备在半导体设 备中的价值量占比约为 9.5%,高于测试设备(8%-9%),对应 2020 年全球&中国大陆 晶圆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分别达到 67.36 和 17.71 亿美元。

KLA 在晶圆检测设备领域一家独大,本土企业起步较晚。①晶圆检测技术壁垒高, 市场由 KLA、AMAT、ASML 等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主导,其中 KLA 一家独大,2020 年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58%,2018 年在晶圆形貌检测、无/有图形晶圆检测领域的市占率 更是超过 70%;②本土企业整体起步较晚,目前包括上海精测、上海睿励、中科飞测、 东方晶圆等,主要以膜厚测量、OCD 测量等环节为切入点,国产替代步伐有待加速。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8)

2019 年外延并购新加坡 STI,公司正式切入晶圆检测领域。STI 专业从事晶圆/芯片 光学检测、分选、编带等集成电路封装检测设备,光学技术团队前身为德州仪器光学检 测事业部,核心技术为 2D/3D AOI,与公司本部业务高度协同。2019 年公司正式获得 STI 100%股权,并整合其核心技术、研发&客户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不仅可增强 本部业务核心竞争力,还依托 STI 的 iFcous 机台正式切入晶圆检测领域。

STI 海外客户资源雄厚,可与公司形成资源互补效应。STI 成立 20 余年,客户群体 遍布欧美、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地区,与德州仪器、安靠、台湾技鼎等企业保持紧密合 作,依托 STI 客户资源,公司有望实现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市场的快速开拓。②相反, 公司作为本土半导体测试设备龙头,背靠大基金投资,本土客户资源优渥,也有望反向 带动 STI 的晶圆检测设备等业务在中国大陆市场快速开展。

长川科技官方网(长川科技研究报告)(19)

5.盈利预测

核心假设:

(1) 测试机业务:短期来看,全球缺芯背景下,本土半导体企业资本开支维持 高位,叠加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公司模拟(混合)测试机有望 持续增长,叠加数字测试机等新品陆续放量,故假设 2021-2023 年收入同比 增速分别为 185%、110%和 50%;由于数字测试机正处于产品导入期,我 们预估短期盈利水平略低于模拟(混合)测试机,故假设 2021-2023 年毛利 率分别为 69%、68.5%和 68%;

(2) 分选机业务:公司作为本土稀缺的分选机供应商,产品体系不断迭代,市 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将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叠加探针台等新品放 量,故假设 2021-2023 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70%、30%和 25%,毛利率稳 定在 42%;

(3) 其他业务:主要包含维修改造费&配件销售等,随着公司存量设备的增加, 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故假设 2021-2023 年收入同比分别为 0%、200%和 50%, 毛利率稳定在 60%。

盈利预测: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5.25 亿元、25.02 亿元 和 34.4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89.70%、64.11%和 37.66%,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 为 2.26 亿元、5.00 亿元和 7.1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66.23%、121.24%和 43.04%。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