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和身高有关系吗?孩子骨龄小,未来就一定有生长空间吗?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单小鸥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直播节目,在线解答了家长的提问。

黄金期长高的征兆(权威专家说生长有时限)(1)

1.孩子一年没长个,这样的生长速率正常吗? 不正常。

哪些情况一般认为是异常的呢?单小鸥解释,首先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一直坐在班级前两排,或者跟同龄人、同性别相比,身高矮一个头左右;另外,如果一年的身高都没长,那么生长速率应该是属于异常的,建议要到儿童内分泌科看一下。她表示,人一生中有两个生长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婴幼儿期, 第二个高峰是在青春期。如果婴幼儿期,每年生长速率小于7厘米;4周岁到青春期启动这段时间,生长速率每年小于5厘米;青春期年生长速率小于6厘米,都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2.先天性因素导致生长发育异常,还有可能长高吗? 有可能。

单小鸥表示,以小于胎龄儿为例,80%-90%的孩子在两周岁以后会慢慢追赶到正常身高,但还是有10%-20%的孩子最终没有追上。“这部分孩子我们建议及时治疗。”她介绍,目前国外一般建议小于胎龄儿的患儿,在两周岁以后开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国内大概是从4周岁开始。

3.性早熟和身高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性早熟可能影响身高。

单小鸥谈到,以中枢性性早熟为例,由于性激素分泌明显增加,会导致骨龄增长过快。尽管此阶段孩子身高在长,但是骨龄也在增长,最终身高就会大打折扣。“还有一种疾病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雄激素升高,从而引起骨龄提前,也会给终身高带来不良的影响。”她表示。

4.孩子骨龄小,未来一定有生长空间吗? 不科学。

单小鸥表示,如果骨龄比实际年龄大一岁,叫骨龄提前;比实际年龄小一岁,叫骨龄延迟。家长关于骨龄延迟的误区比较多,临床中有些由于生长激素缺乏而矮小的孩子,骨龄往往也是延迟的,而且很多骨龄延迟的孩子身高都不高,跟同年龄、同性别孩子比,差了七八厘米甚至十几厘米。

黄金期长高的征兆(权威专家说生长有时限)(2)

5.生长激素可以治疗哪些原因引起的矮小?安全性如何? 单小鸥表示,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可以通过生长激素外源性补充治疗。此外,如果孩子属于特发性矮小,即生长激素不缺,但经过一系列检查没有找到病因的,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矮小,都要通过检查,来判断是否可以采取生长激素来治疗。

她提到,有些家长对生长激素抱有一定顾虑,不过生长激素并不同于糖皮质激素,也不会引起肥胖、骨质疏松等问题。生长激素临床使用多年,安全性是比较好的。

6.孩子个子矮但不缺生长激素,还需要使用生长激素吗?

单小鸥提出有以下几种情况,建议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她首先提出,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可能会有假阳性或假阴性,有的孩子结果显示不缺,但可能属于家族性矮小,即父母身高就不高。另外,还有孩子虽然不缺乏生长激素,但临床观察每年的生长速率非常低,少于5厘米,也是建议治疗的。

7.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有没有最佳的干预年龄段?

单小鸥特别提示,小于胎龄儿、家族性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以及排除生长激素禁忌症的特纳综合征等,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药品剂量跟体重有关系,体重越小剂量越少,而且生长激素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文章转载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已获平台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