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12月7日讯 (马静) 现如今,在这个人人都玩“朋友圈”的时代,圈中的亲子互动竟也成了一大“亮点”有的亲子相互点赞其乐融融,有的互不干涉,爱发啥发啥,但也有的子女与父母却在朋友圈“上演”了监控与反监控的“谍战剧”,于是子女“屏蔽”父母渐多,留下“一条横线”任父母想象父母抱怨、子女烦心,到底是谁出了问题,又该如何化解这“一条横线”带来的隔阂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父母沉迷微信朋友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沉迷微信朋友圈(父母潜伏朋友圈了解子女生活却被)

父母沉迷微信朋友圈

齐齐哈尔新闻网12月7日讯 (马静) 现如今,在这个人人都玩“朋友圈”的时代,圈中的亲子互动竟也成了一大“亮点”。有的亲子相互点赞其乐融融,有的互不干涉,爱发啥发啥,但也有的子女与父母却在朋友圈“上演”了监控与反监控的“谍战剧”,于是子女“屏蔽”父母渐多,留下“一条横线”任父母想象。父母抱怨、子女烦心,到底是谁出了问题,又该如何化解这“一条横线”带来的隔阂呢?

多数子女朋友圈内屏蔽父母

对于父母在朋友圈内的第一次出现,大二学生小徐是这样评价的:“妈妈给我点了赞,然后电话立刻就过来了,询问我怎么这么晚了还不睡觉,就是因为我午夜12点发了一则失眠的动态。”

在小徐看来,朋友圈属于自己的隐私生活,有些不想让父母知道的事情都会在圈内表达,而自从父母也学会了上微信,竟无孔不入地进入到了小徐的朋友圈生活中,这让小徐厌烦不已的同时也无可奈何,“我妈太唠叨,我去哪吃饭了,跟谁去的,她看到朋友圈状态,都要打电话来询问,实在受不了,现在发朋友圈都得反复思量,有时还不得不发些父母想看的违心话,真是心累啊。”小徐说。

而屏蔽父母的年轻人还不在少数,市民赵小姐称自己跟父母有代沟,因为朋友圈的事儿就发生过很多的误会。“有时候在朋友圈内发些伤感的歌词,可能并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是抒发一下当时的心情。但这一点父母就不能理解,觉得我遇到了难事,有时候就成篇成篇地给我发‘心灵鸡汤’,有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刨根问底。”赵小姐说,后来我将父母屏蔽了。

父母知道被屏蔽暗自伤心

今年52岁的刘阿姨刚刚学会使用朋友圈就迫不及待地将女儿加了进来,每天刘阿姨将自己圈内的养生文章转发给女儿,还不时地到女儿朋友圈里逛一逛,点个赞。本来想借着朋友圈了解远在外地求学女儿的生活,但两人却因为朋友圈的一个状态爆发了一次争吵。一次,刘阿姨看到女儿发状态说失恋了,刘阿姨这哪还能坐得住,立即买车票赶往女儿学校,苦口婆心地劝说女儿不要为了谈恋爱而耽误学业,但没想到却令女儿气愤不已。“女儿得知我来就是为了劝她不要谈恋爱,立即就火了,说我监视她的生活,窥探她的隐私,自那以后,女儿朋友圈就一直静悄悄的,我猜可能是把我拉黑了吧。”刘阿姨伤心地说。

市民王阿姨微信加上儿子后,也天天给儿子发“养生励志”文章,本来希望儿子能够更加注重身体,没想到儿子却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以后别给我发那些没用的文章,电视上都曝光了,很多养生文章都是假的。“他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也不想事事都由我操心。”王阿姨说。

平衡沟通创建和谐亲子圈

有些父母打算借着朋友圈了解子女私生活,但有些开明父母却能在朋友圈内做到与子女“相敬如宾”。市民赵先生说,自己的女儿上大学很少回家,微信确实能从侧面了解到女儿的近况,但我觉得孩子毕竟有自己的个人生活,父母不应该干涉太多。

“一次女儿在朋友圈内吐槽考试没过很伤心,我在她的评论下发了云的表情,女儿还好奇地询问我是什么意思,我笑她笨,说这不就是神马都是浮云的意思吗,女儿还反笑我有冷幽默的功底呢!这样互不干涉的朋友圈,令我和女儿的关系又亲密了不少。”市民赵大伯说。市民杨先生也表示,自己结婚成家后,照看父母的时间少了很多,而自从与父母加了朋友圈,有时候发些父母想要看的养生知识,他们还会给我点赞,心里就觉得暖暖的。杨先生还建议,父母和子女平日生活中应该多沟通、多交流,比如父母在表达对某件事的看法时,不要单方面地执着于关心、教育和对子女讲道理,而子女在发表一些“前卫”观点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给父母阐述其中的含义,和父母保持平衡的沟通,亲子朋友圈才会更加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