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俗话说得好,“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话最适合芈姝与芈月姐妹俩了。

1、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自从芈月为父王守陵三年回宫后,就被芈姝喜欢爱怜得不得了,在姐妹们中间,更是处处维护芈月,不惜与芈茵作对。

芈月传芈月和芈姝重归于好(芈姝对芈月而言)(1)

后来,芈月被芈茵下毒,芈姝甚至以命相护,自己吃下疑似有毒的食物,让母后“看着办”。从此要与芈月同吃同住,如果有人要在饭菜里下毒,那就让她们来吧。

芈姝一腔真诚地对待芈月,一直以为芈月也是如此待她的,却不知,芈月从来就没把她当姐妹,而是只把她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护身符与保护伞”。不仅仅在楚国后宫如此,就连在秦国后宫也同样如此。

芈月传芈月和芈姝重归于好(芈姝对芈月而言)(2)

芈月一直对芈姝心存芥蒂,所以在秦国时才远远地躲开芈姝。别的媵女都住在芈姝的周围,唯独芈月远离芈姝住到偏僻的蕙院。后来还在妓院偷偷诱惑秦王,并怀了孕,成为秦王的宠妃。

芈姝一直以为是芈月后来“背叛”了她才如此的,实际上,根本谈不上背叛,因为芈月从未忠诚过。

芈月在楚国时,曾亲口对黄歇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以及亲近芈姝的真实目的。那番话假如被芈姝听到,一定会心碎不已的。

芈月传芈月和芈姝重归于好(芈姝对芈月而言)(3)

芈月在一处废弃的宫苑中看到魏美人惨死,自己又被芈茵算计追杀打闷棍,噩梦接二连三,令芈月惊惧异常悲痛万分,面对及时赶来救助她的黄歇,芈月再也支撑不住了,瞬间崩溃大哭。并向黄歇说出了压抑已久的心里话。原文如下:

芈月失控地叫着:“子歇,你今天就带我走,现在就带我走。这宫里,我一刻也不能再呆了,我受够了。你看到魏妹妹这样子了,她死不瞑目……我不要走她的命运,我不要作王者的媵妾,我不要过这样的日子,不是被人所吃,便是我变成这样吃人的怪物。

芈月传芈月和芈姝重归于好(芈姝对芈月而言)(4)

这些年来,我连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我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女人面前装傻,我想方设法奉承着她生的女儿作为我的护身符。我以为这样就可以平平安安地躲过灾难活下来,为的就是不让她找到任何寻衅的借口。却不知道,对方想杀我,那是任何时候任何理由都不需要找的……”

也就是说,芈月小心翼翼地讨好芈姝,并且在她面前装傻,不过是想拿芈姝做自己的护身符和保护伞而已。并非出于真心。

芈月传芈月和芈姝重归于好(芈姝对芈月而言)(5)

当时的芈月还只是一位少女,便存了这样的心思,可见心机之深。

2、在秦国的芈月更是步步为营

芈月声称不侍寝,也是唯恐引起芈姝的怀疑与芥蒂。所以,她必须要做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姿态来。她很清楚,虽然芈姝生性纯良,不可能害她,但她身边的玳瑁可是威后一手调教出来的人。

芈月在楚国的边境遭遇刺杀,越发让芈月感到后怕和明白:只有紧紧依附芈姝才能获得安全。所以,她不敢与黄歇一起逃走,如果失去了芈姝的庇护,楚威后追杀她与黄歇可就太容易了。

芈月传芈月和芈姝重归于好(芈姝对芈月而言)(6)

因此,芈月并非是看到芈姝病危不忍离开,而是不敢离开。离开芈姝,芈月将彻底失去依靠和保护,如果再遇到像唐昧和楚威后这样想杀她的人,她根本躲不过。

来到秦国后宫,为了让玳瑁放心,让芈姝安心,芈月韬光养晦收敛锋芒,故意躲进偏僻的蕙院回避秦王、躲避芈姝与玳瑁。做出一种“一心只想效忠芈姝,别无妄念的姿态来。”

在没有十足把握能获得秦王的宠爱前,她必须蛰伏起来。就像一个有着十足耐心的猎人那样狩猎。有时候,以逸待劳反而比主动出击更能事半功倍。

芈月传芈月和芈姝重归于好(芈姝对芈月而言)(7)

她也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总有一天,秦王会被她的魅力吸引到难以自持。实际上,秦王对自己的好感芈月早就了然于心,但却不能操之过急,要吊足他们胃口再出击,彼时的秦王才能对她爱如珍宝,言听计从。到那时候,即便芈姝想阻拦也来不及了。

在这之前,她必须远离芈姝,以便得到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与秦王酝酿一场真正的“爱情”!

原著中,芈月主动给给秦王跳了一支狂野奔放的“山鬼舞”,才一举俘获圣心,平步青云的。

芈月传芈月和芈姝重归于好(芈姝对芈月而言)(8)

也就是说,芈月从始至终都在利用芈姝,在芈姝的保护下悄然做着算计芈姝的事,直到羽翼丰满才原形毕露,向芈姝展露出自己的真面目。所谓的姐妹情深,从来只是芈姝的一厢情愿,芈月从未有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