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单 元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童话故事及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七》《大象的耳朵》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做人要相信自己、保持自我、不要盲从的道理;《蜘蛛开店》这篇童话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了蜘蛛开店结果却吓得跑回网上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能畏难退缩,否则什么事也做不好;《青蛙卖泥塘》通过青蛙用勤劳的双手改变泥塘环境的事,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环境变了,人的心境也会改变的道理;《小毛虫》通过写小毛虫的一系列变化,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语文园地七》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等六个板块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交流等学习形式,从多角度夯实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形成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千人糕教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千人糕教案
第 七 单 元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童话故事及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七》。《大象的耳朵》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做人要相信自己、保持自我、不要盲从的道理;《蜘蛛开店》这篇童话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了蜘蛛开店结果却吓得跑回网上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能畏难退缩,否则什么事也做不好;《青蛙卖泥塘》通过青蛙用勤劳的双手改变泥塘环境的事,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环境变了,人的心境也会改变的道理;《小毛虫》通过写小毛虫的一系列变化,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语文园地七》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等六个板块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交流等学习形式,从多角度夯实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形成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安排的是几篇童话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童话故事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他们往往被童话里的人物、动物等所吸引.与故事中的人物心灵相贴近,可以借助童话故事的内容初步学会辨别是非美丑。另外,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听过或学过很多童话故事,他们对童话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些都为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字词的学习以及对课文的理解仍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二年级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种自主识字的方法,对于语言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他们的形象思维较丰富,逻辑思维正在逐渐形成。因此,对于生字的教学,教师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重点加强阅读教学,把朗读训练和分析理解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努力提升语文素养。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似、耷、咦、竖”等9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似”和“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象想法的改变过程。
4.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懂得做人要保持自我,不要一味盲从。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大象想法改变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自然段中“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1.谈话交流: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象吗?在哪见到的?他长什么样子?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出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大象的特征。提问:谁能说说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像什么?(大象的耳朵很大.像两把扇子绑在头的两边。)
2引入课题:大象的耳朵像两把扇子一样耷拉在头的两边,而小兔子呀、小羊呀,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就因为这个原因,大象也想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他是怎样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呢?竖起来以后会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大象的耳朵》,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运用谈话法,创设有关大象的谈话情境,由大象耳朵的特点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圈画出自己容易读错的字词。
2.学生交流课文中哪些生字或词语容易读错,教师适时提醒他们借助拼音准确朗读生字词。
3.掌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的读音,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做上记号。同时给课文标注上自然段序号。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及时予以个别朗读指导。
4.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检查学生朗读生字的情况:抽取生字卡片,指名朗读、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重点提醒学生读准“似、竖、扇”这三个翘舌音,并让学生注意“似、扇”是多音字,要注意它们在不同情况下读什么,如何运用。“痛”是后鼻韵
母,“竿、烦、根”是前鼻韵母,要注意区分各自的韵母。
(2)课件出示词语“耷拉、竖着、遇到、不安”等,指名朗读词语,教师再次根据学生的朗读进行及时纠正与强调。学生齐读词语,师生随机指读抢读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教师及时针对学生的朗读对部分句、段进行适时指导,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文中的问句,让学生注意读准语气。(“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自读、汇报、巩固、教师指导等形式,使学生通过初步朗读,扫清了字词障碍,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好了基础。
三、感知课文,理清内容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
生:写了小兔、小羊对大象耳朵耷拉着产生的疑问。
师:那你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在写小兔、小羊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
(学生找到描写小兔、小羊对大象耳朵耷拉着产生疑问的内容,并汇报。)
生:是第2~6自然段。
生:课文还写了大象为了让耳朵竖起来,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师:你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学生读这部分内容)
生:课文还写了大象把耳朵竖起来后引起了很多烦恼,所以他又把耳朵放了下来。
师:小朋友们读课文读得真认真,把课文的内容说得这么详细。
3.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用归纳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同时也对课文的叙述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同学当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及时对教读情况予以肯定表扬,并对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再次进行朗读纠正与指导。同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已掌握的方法进行生字的识记,如可以利用添加偏旁、形近字比较、形声字形旁加声旁等方法进行生字识记。
2.再次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看看哪些生字在韦写时需要特别提醒别人注意,教师适时对生字进行结构分类指导:
“慢、根”两个生字是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慢”右边的“曼”中间是“罒”,不能写成“四”;“根”左边的“木”的捺画要写成点画。
“扇、痛、遇”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遇”里面不能写成“厶”。
“安、最”是上下结构,“安”下面的“女”第一笔是撇点;“最”下面不能写成“取”。
3.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检查指导,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将生字写得结构匀称、端正。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分类指导法,节省了教学时间,且能让学生建立更为系统的书写认知,提升了汉字审美能力。
五、课堂小结
大象为什么要把耳朵竖起来?他是用什么方法把耳朵竖起来的?后来,他为什么又把耳朵放了下来?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板书设计:
19.大象的耳朵
大象的耳朵 小兔、小羊等的耳朵
耷拉着 竖着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象想法的改变过程。
3.懂得做人要保持自我,不要一味盲从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学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适时再次进行朗读规范指导,重点注意区分“扇“似”两个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2.指名简要说说课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写了哪些事。同时谈话引入:大象的耳朵与其他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同?他为什么想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后来又为什么把耳朵放了下来?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弄清这些问题。
二、品读感悟.分析理解
1.课件出示大象头部的图片,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大象的耳朵,并说说大象的耳朵像什么。
师生明确: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它们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这句话把大象的耳朵比作了什么?(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
2.读第2~5自然段,说一说,小兔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什么疑问?大象是怎么回答的?它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
(1)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小兔子和大象说的话,引导学生抓住“耷拉下来”“竖着的”,理解大象和小兔子耳朵的不同之处,感受小兔子产生疑问的原因。通过“生来就是这样”初步感受大象的耳朵生来就是耷拉着的,并不是因为生病等其他原因造成的。
(2)指导朗读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小兔子的话应该用怀疑的语气来读,大象的话应该用一种充满疑惑的语气来读。
3.读第6、7自然段,说一说,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从中你知道了这些小动物们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吗?
(1)学生交流。
生:小羊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他对大象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师:除了小羊还有什么动物也提出了疑问?
生:小鹿也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
师:你能想象小鹿是怎么对大象说的吗?
生:小鹿说:“大象,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怎么往下垂着呢?”
师:还有小马、小老鼠等小动物都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那么小马、小老鼠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呀?
生:都是竖着的。
4.这么多的小动物都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那么大象会怎么想呢?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1)引导学生自主研读第8~10自然段,自主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2)教师适时出示大象的话: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读一读这两句话,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因为小动物们都怀疑大象的耳朵有问题,所以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
(3)课件出示: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读这句话,抓住“撑”体会大象所想出的办法的可行性。
5.读一读第1l、12自然段,想一想,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后,为什么又把耳朵放下来了?
(1)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第1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写了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后遇到了什么烦恼。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后,小虫子经常飞进去,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3)思考分析:大象耳朵耷拉着有什么好处?
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出示: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它们赶跑。
学生读这段话,感受大象耳朵的用途。
6.自主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
(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出示文段,指导学生齐读。
(2)探究思考:怎样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教师适时引寻学生:大象耳朵本来就是耷拉着的,可后来为了和小兔子等小动物的耳朵一样竖着,就把耳朵撑起来,反而遇到了很多烦恼。同时联系实际来谈一谈对这件事的认识,从中体会大象就是大象,它与其他的小动物不同,因此,不能盲从。
(3)教师归纳:这段话是课文的总结段,表达了作者写作的主旨,教育我们做人要保持自我,不要盲从。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兼骥了逻辑对比分析法、抓关键词品读感悟等多样化学习形式,让学生不仅了解了大象想法的转变过程,同时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受到思想教育。
三、课堂小结
1.学生交流学习本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个性等,这是每个人的自我特征。我们要学会保持自我,不要迷失自我,盲目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请记住“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板书设计:
19.大象的耳朵
小兔子、小羊… 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大象 撑起→放下
20. 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1.认识“店、蹲、寂、寞、罩”等15个生字,会写“店、决、定、商”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4.了解蜘蛛不断改变所卖商品的原因,懂得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能知难而退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续编故事,懂得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文1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9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出一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好吗?
课件出示: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猜一动物)
学生猜谜语,并举手回答:蜘蛛。
2.揭题:蜘蛛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它常常在屋檐下、小树间织网捉虫吃。可是,有一只蜘蛛厌烦了天天蹲在网上的生活,它想去开个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蜘蛛开店卖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蜘蛛开店》这篇课文,去看看蜘蛛是怎样开店的。
板书课题:蜘蛛开店。
出示“店”的拼音,学生拼读,读准字音,再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猜谜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蜘蛛为话题,引出课题,为进一步感知、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录音,注意听朗诵者朗读长句时的停顿。
2.学生自主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师出示要求:①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宇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②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
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提问:通过读课文,你记住了哪些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教师重点提醒下面生字的读音:
“罩、商、织、终”是翘舌音;“匆”是平舌音;“露”是边音,这个字还是多音字(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字的其他读音);“蹲、完”是前鼻音;“颈、匆、蚣、终”是后鼻音。
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词卡片。
商店 蹲在 寂寞 口罩 编织 顾客
付出 工夫 更换 长颈鹿 袜子
匆忙 蜈蚣 决定 终于 完成 星期
①看一看,这些词语中,有哪几个比较难读?你能读好它们吗?
②指名读一读,再开火车读。
4.指名几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注意指导学生长句子的断句,如:
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
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招牌。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采用自主识字法和随文识字法,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店、决、定、商、夫、终、完、换、期”9个生字,指名认读,并适当练习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同伴间交流每个字的结构特点。
3.教师用课件演示每个字的书写笔顺,学生认真观察。
4.教师范写,并重点指导下面字的写法。
决:左边不能写成“氵”,书写时,左窄右宽。
商:上下结构,下面注意不要写成“同”。
期:左右结构,左右大小相当,左右迎让。横画较多,注意长短适度和间距均匀。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设计意图】采用观察法、示范指导法,规范、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达到正确写字的目的,并促进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将生字带进课文,再次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一评,读得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轻声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4.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蜘蛛卖东西?它分别卖了什么?遇到了哪些顾客?
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说一说,然后教师指名汇报,重点让学生明确蜘蛛卖了口罩、围巾和袜子,分别遇到了河马、长颈鹿和蜈蚣。
【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并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澡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通过朗读,我们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看一看蜘蛛是怎样开店的。
板书设计:
20.蜘蛛开店
口罩 围巾 袜子
↓ ↓ ↓
河马 长颈鹿 蜈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3.了解蜘蛛不断改变所卖商品的原因,懂得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能知难而退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知道,蜘蛛每天都是蹲在网上等着小虫子落在网上面,自己好捉虫子吃,可是,时间长了,它们会怎么样呢?
学生自由举手汇报。
师:说得很好,它们会感到寂寞、无聊,于是啊,有一只蜘蛛就想到了开一家商店。小朋友们想知道蜘蛛都卖了些什么吗?下面,我们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这只蜘蛛是怎样开商店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谈话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过渡到新知的学习。
二、细读课文,理解体会
(一)品读“蜘蛛卖口罩”。
1.轻声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说一说,蜘蛛为什么先想到卖口罩?它卖口罩时遇到了哪位顾客?
(1)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引导学生理解“简单”(不复杂),让学生明白蜘蛛想从简单的物品开始织。
(2)出示河马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河马的重要特征:嘴部比较大。
2.找一找,蜘蛛给河马织口罩花了多长时间?画出相关句子。
教师相机出示: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呵,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读一读这句话,想象蜘蛛织口罩的情景,你觉得它会说些什么?
生:蜘蛛一边织口罩一边说,真倒霉,怎么会遇到河马呢?要是给苍蝇织口罩,可就容易多了!
师:是呀,河马嘴巴那么大,苍蝇的嘴巴那么小,给苍蝇织口罩就容易多了!
生:蜘蛛会说:“这河马的口罩好难织呀,我应该多收一点钱。”
师:对,河马的口罩收一元钱真的太少了。
师:好,闭上眼睛,想象蜘蛛织口罩的画面,感受一下蜘蛛当时的心情。
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教师相机旁白:蜘蛛坐在那里,一针一针地为河马织着口罩,嘴里念叨着:“这么大的口罩,真难织呀!”
3. 学生齐读第2~4自然段。
(二)品读“蜘蛛卖围巾”。
过渡:蜘蛛卖口罩时,遇到了河马买口罩,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才为河马织好了口罩,它感觉太累了,它会怎么办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1.默读第5~8自然段,说一说,蜘蛛这次改卖什么了?它为什么选择这种商品?这次它又遇到了哪位顾客?
(1)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2)出示长颈鹿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长颈鹿的特征,并从文中找出描写长颈鹿的句子,画出来。
教师相机出示:①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②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
学生对照图片,读一读描写长颈鹿的话,感受长颈鹿颈子之长。
2.蜘蛛认为织围巾很简单,你觉得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引导:蜘蛛用了多长时间替长颈鹿织好围巾的?那是一条怎样的围巾?
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突出显示“一个星期”“长长的”,并与织口罩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织这条围巾时间之长及难度之大。
3.学生齐读第5~8自然段。
(三)品读“蜘蛛卖袜子”。
过渡:蜘蛛卖围巾遇到了长颈鹿买围巾,它足足鳜了一个星期才织完,它累得趴倒在地上,这时,它又该怎么办呢?
1.阅读第9~11自然段,找一找,这次蜘蛛改卖什么了?它又遇到了哪位顾客?它是怎么做的?
(1)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读上面几句话,想一想,织口罩、围巾简单吗?你认为织袜子会简单吗?
(2)根据学生的汇报,引读:蜘蛛看到顾客后, 。原来那位顾客 。
课件出示蜈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蜈蚣的主要特征:多足。让学生体会蜘蛛为什么吓得跑回网上了。
2.学生齐读第9~ll自然段。
三、续编故事,加深理解
1. 小朋友们,蜘蛛开店,卖了口罩、围巾和袜子,可是最后却吓得跑回了网上,想一想,它回到网上后,又会想到什么?它接着会怎么做呢?
(1)学生展开想象,思考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然后同桌之间互相续编故事。
(2)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讲得不完整的地方适当指导补充,让学生把故事完整地续编下去。
2.读了《蜘蛛开店》这个童话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重点引导学生明白蜘姝做事不踏实,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改变想法,最后只能逃回网上。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蜘蛛认为织口罩、围巾、袜子很简单,可是当它遇到了河马、长颈鹿和蜈蚣这几个顾客时,才感觉到事情并不是它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我们在做事时,要知难而进,踏踏实实地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板书设计:
20.蜘蛛开店
口罩 河马 一整天工夫
围巾 织起来简单 长颈鹿 一个星期
袜子 蜈蚣 跑回网上
21. 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卖、烂、牌”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搬、倒”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猜一小动物)
学生猜出谜底(青蛙)后,教师提问:青蛙是小朋友们熟悉的小动物,谁能说一说青蛙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2.揭题:刚才有位小朋友说了,青蛙喜欢生活在泥塘里。有这样一只青蛙,它就生活在泥塘里,可是泥塘的环境很差,这只青蛙不想在泥塘里住了,它想把泥塘卖了,搬到城里居住,你们想见见这只青蛙吗?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看看这只青蛙是怎样卖泥塘的。
(板书课题:青蛙卖泥塘)
出示“卖”和“蛙”的拼音,学生拼读,读准这两个字的读音。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播放课文朋读录音,引导学生边认真聆听朗读,边注意字的读音,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做上记号。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3.检查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
(1)同桌间相互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注意及时进行朗读纠正。
(2)课件出示生字“卖、牌、吆”等,指名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进行字词读音纠正,重点提醒学生读准“坑、挺、泳、愣、应”几个字的后鼻音,同时,要注意“撒”读平舌音。
(3)课件继续出示文中“青蛙、搬到、卖出、草籽、泉水、破开、应该”等词语,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教读、齐读词语,教师再次根据朗读情况进行正确认读巩固。
4.过渡:小朋友们,课文中的生词你们都认识了,老师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渎得正确、流畅。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句子的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在句子中将生字词读准确。
(2)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①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②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5.学生再次练习诛文的朗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同时予以个别朗读指导。
6.说一说,通过朗读,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只要学生能说出课文内容的某一方面,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教师归纳学生所说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学生再读生字,并尝试组词。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看看自己都是如何记住它们的,(如:“蛙”可以用“娃”换偏旁得到,“搬”可以用“般”加偏旁得到,“倒”可用“到”加偏旁得到……)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音形义结合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并找出书写要领,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重点提醒以下生字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蛙”书写时,右边的“圭”是两个“土”,所以第一、三横同样长,二、四横比一、三横长一些;“卖”是“十”下面加个“买”,“买”上面不能写成平宝盖;“搬”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中间的“舟”要写得细长,右边“殳”的第二笔是横折折,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进行部分笔画的书写强调指导,同时提醒他们注意把字的结构写得紧凑。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吗?它后来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呢?相信下节课学习过后,你们一定会解开心中的谜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开始青蛙想把泥塘卖了,但在老牛等动物的建议下,青蛙对泥塘的环境进行了改造,使泥塘变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住所,看到这美丽的环境,青蛙再也不想卖泥塘了。
2.谈话引入:上节课结束时,老师给大家留下了几个问题,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l通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再通过谈话,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轻声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不怎么样”,引导学生想象,什么样的泥塘让青蛙觉得“不怎么样”?
学生充分想象青蛙所住的泥塘的环境,自由汇报(没有花、没有草……)。
2.想一想,青蛙想把泥塘卖了到哪里去居住呢?
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城里。让学生想象城里的环境与泥塘的不同之处,感受青蛙生活在泥塘里的不快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青蛙想卖泥塘的急切心情。
(二)学习课文第2 -5自然段。
1.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模仿青蛙叫卖的样子吆喝。说一说,谁最先来买泥塘的?它对这个泥塘有什么看法?
学生交流后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老牛说的话: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读这两句话,说一说,老牛对这个泥塘满意吗?它觉得泥塘缺少点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突出显示“打打滚倒挺舒服”“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并指导学生读出老牛的不满意。
2.引导:青蛙听取了老牛的意见,于是它开始行动了。它是怎么做的呢?读一读第5自然段,找一找。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5自然段,找出青蛙听了老牛的建议后做了哪些事,并回答。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齐读这句话,想一想,青蛙是怎么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的呢?想象青蛙的动作。
(2)指名学生模仿青蛙采集草籽的动作,如:摘、捡、捧……
(3)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经过青蛙的辛勤劳动,泥塘周围有了什么变化?
引读:到了春天, 。
(三)自主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
1.过渡:“卖泥塘喽,卖泥塘!”这次,青蛙这响亮的吆喝声又把哪个小动物引来了?他买泥塘了吗?为什么?青蛙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按学习第2~5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6~8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相机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野鸭——水太少了青蛙——砍竹引水。
(四)学习课文第9、10自然段。
1.读一读第9、10自然段,说一说,青蛙给泥塘引入水后,泥塘卖出去了吗?为什么?
汇报交流:
生:青蛙虽然把水引到了泥塘里,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师:为什么没卖出去?
生: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
师:小鸟为什么说这里缺树?
生:因为小鸟喜欢在树上唱歌。
师:还有哪个小动物来了?
生:蝴蝶飞来了,说这里缺点儿花。
师:蝴蝶为什么说这里缺点花?
生:因为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舞。
师:还有谁来了?它们怎么说的?
生: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
师:小兔为什么说这里缺条路?小猴为什么说这里应该盖所房子?
生:因为小兔行走需要路,小猴想住在房子里。
师:是呀,小动物们都各自有各自的需求,所以对泥塘都不满意。那青蛙听了小动物们的话,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读:青蛙想: 。于是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 。
(五)学习课文第11、12自然段。
1.读第11、12自然段,把青蛙吆喝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有树,有花……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齐读这段话。看到现在的泥塘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想些什么?还想卖泥塘吗?
学生谈自己对泥塘的看法,并展开想象,谈青蛙的想法。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泥塘的美好,适合居住,所以膏蛙不再卖泥塘了。
三、有感情地复述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提纲,学生根据提纲在小组内互相简单复述课文内容,再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注意复述时要表达出情感。
2.分角色表演。
(1)想一想老牛、野鸭等小动物的语言特点和神态、动作,先独自模仿,再在小组内演一演。
(2)选择演得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朗读指导法和表演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青蛙用他勤劳的双手把一个烂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舒适的好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勤劳的手,我希望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在家里多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里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孩子们,让我们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21.青蛙卖泥塘
老牛一没有草 青蛙一种草
野鸭一水太少 青蛙一引水
小鸟一缺树 青蛙一栽树 劳动改变环境
蝴蝶一缺花 青蛙一种花
小兔一缺路 青蛙一修路
小猴一缺房子 青蛙一盖房
22. 小毛虫
教学目标:
1.认识“昆、怜、挪”等l6个生字,会写“整、抽、纺、织”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尽”的读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从小毛虫的成长中受到启迪:只有勇于面对成长中的挑战,才能品尝到成长的喜悦。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难点:从小毛虫的成长中受到启迪,感受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板书课题
1.质疑交流:孩子们,你们见过小毛虫吗?谁能把自己对小毛虫的了解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适当补充,并告诉学生小毛虫长大后会变成蝴蝶。同时课件出示蝴蝶和小毛虫的图片。
2.谈话激趣:大自然多么神奇呀,它把小毛虫和蝴蝶这两种外貌完全不同的昆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小毛虫变成蝴蝶,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呀!相信大家学了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写的《小毛虫》这篇短文后,对小毛虫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板书课题:小毛虫)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采取了创境激趣法,让学生了解小毛虫,再通过激趣、设疑,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自主学习,了解大意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朗读边注意课文字、词、句的正确朗读,同时想象小毛虫在叶子上挪动、抽丝等画面。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读正确,将句子读得正确、流畅,同时标注出自然段的序号。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昆虫、整个、可怜、挪动、仿佛、抽丝、纺织、任何、编织、规律、等待、挣脱、怎样、愉快、绒毛,布满、消失、尽心竭力”,指名学生带拼音朗读词语,教师重点指导读好平舌音“怎”,翘舌音“整、织、抽、挣”,边音“怜、律”,鼻音“挪”。
(2)指名去拼音再次朗读词语,开火车朗读,教师根据朗读情况再次强调易读错的字音。
(3)学生互相指读,分组轮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教师针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范读指导,同时再次指名学生进行对比朗读。注意长句子的朗读指导:
①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②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4.指导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学生站起来继续朗读,朗读结束后教师指名那些读得正确、流畅的孩子分享自己的朗读经验,教师归纳:看来,要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做到注意力集中,眼睛不离开书本。
5.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适时小结:课文主要写了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变成蝴蝶的过程。
三、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再次抽取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卡片:
(1)指名朗读字词,教师适时进行正确朗读指导。
(2)驯导学生自主识记课文中的生字,教师提醒他们运用个性化的识记方法进行生字识记。
2.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整、抽、纺、织、编、怎、布、消。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汉字书写的认知,交流写好这几个生字的关键要领。
(2)教师课件演示生字的写法,并适时对难写的字进行范写指导。
“整”是上下结构,书写时,上面的“敕”的左撇和右捺要略舒展,下面的“正”略写小一点,第一横要伸入“敕”的撇和捺里面。
“怎”上面三横第一横最长,后面两横略短,下面的“心”略宽,托住上面的“乍”。
“布”第二笔撇要写在横笔的左边,下面的“巾”要伸入到横笔和撇的里面。
(3)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强调关键笔画、笔顺的正确书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观察法、示范指导法,规范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达到正确写字的目的,并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小毛虫从结茧到变成蝴蝶的过程。那么小毛虫在变化时,做了哪些事情?小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寻找答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毛虫变成蝴蝶的变化过程。
3.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并从中受到启迪:只有勇于面对成长中的挑战,才能品尝到成长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复习生字:将课文中的生字卡片随机发放给学生,然后指名学生“找生字”,持相应生字卡片的学生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地站起来,并举起自己的生字卡片。
2.回顾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变成蝴蝶的变化过程)。
3.谈话引入:小毛虫是如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去具体了解一下吧!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小毛虫的可怜、笨拙。
1.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从这两个自然段里读懂了些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可怜笨拙
2,找一找,课文是如何描写小毛虫可怜的?想一想,它为什么可怜?
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质疑;为什么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它就可怜呢?
引导学生与前文其他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作比较,感受其他昆虫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到小毛虫什么都不会,没办法和其他昆虫一起玩,所以才可怜。
3.文中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笨拙的?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1)指名朗读描写小毛虫笨拙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第2自然段的内容,并用红色凸显出“笨拙”一词,想一想,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恩?
引导:先想一想,“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这几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的解释,教师适当指导:“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挪动”指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移动;“一点点”这里指小毛虫移动的距离很短。
想一想,小毛虫用了很大的力气,才移动了很短的距离,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小毛虫不灵活、反应慢等。
教师相机解释:反应迟钝、手脚不灵便,这就是“笨拙”。
(2)交流:读一读“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
联系前文的“笨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小毛虫行动的迟缓。
(二)学习课文第3~6自然段,了解小毛虫的态度和做法。
1.过渡:小毛虫看到自己不如别的昆虫,对此它抱着怎样的态度呢?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读一读第3~6自然段,去寻找答案吧!
2.说一说,小毛虫看到自己不如别的昆虫,它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件事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别人。
师:从它的态度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
生:一只对自己有信心的小毛虫。
生:很务实的小毛虫。
生: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小毛虫
师:为什么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别人昵?
生:因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师:小毛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生: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茧屋。
3.小毛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尽心竭力,想一想,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试着给它换个词。
引导学生理解,“尽心竭力”是用尽心思,使出全力的意思,可用“尽心尽力”“竭尽全力”等词语替换。
(2)小毛虫把自己裹进茧屋里之后,它想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后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感受到小毛虫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感到很迷茫。
(3)小毛虫听到了什么?
相机出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三)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了解小毛虫变成蝴蝶的情形。
1.小毛虫在自己的努力下,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学生读文后回答,小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师:你们想了解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吗?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蝴蝶破茧而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谁能说一说?引读:这是一只——长着轻盈的翅膀的蝴蝶,这是一只——翅膀上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的蝴蝶。
2.想一想,小蝴蝶的行动还像原来小毛虫那样笨拙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从“舞动”“飘然而起”等词语中,体会蝴蝶的轻盈、灵巧。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运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边读边想,从小毛虫的可怜、笨拙、不悲观失望、努力做事中,感受小毛虫的自信、务实,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深入分析。拓展延伸
1.谁来说一说:你从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学生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
(2)教师指名汇报,并适当指导。重点指导学生明确做什么事都要尽心竭力,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2.如果这只蝴蝶飞过你的身边,你会对它说什么?
指名说一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主要采用合作交流法和谈话指导法,让学生更深入地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并训练学生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当小毛虫不如别人时,它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它后来才能破茧成蝶,自由飞翔。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面对困难不悲观,不羡慕,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一定会有化茧成蝶的那一天。祝愿每个小朋友都拥有飞翔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板书设计:
22.小毛虫
小毛虫(笨拙)蝴蝶(轻盈、灵巧)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扫、帚、抹、拖、桶、簸、箕、玻、璃、垃、圾”11个生字。
2.能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猜测字的读音和意思。
3.体会比喻句的特点,感受比喻句的作用。
4.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想养某个小动物的理由写清楚。
5.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感受某些字变成偏旁后,笔画和形态都发生了变化。
6.熟读并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7.自主阅读短文,了解月亮的变化特点,感受短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按要求写话。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猜测字的读音和意思;自主阅读短文,了解月亮的变化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表示名称的词语和表示动作的词语,识记生字。
2.能根据具体的语音情境猜测不认识的字的渎音和意思。
3.体会比喻旬的特点,感受比喻句的作用。
4.能按要求通顺、有条理地写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第七单元的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七”,进行综合性学习。
【设计意图】谈话导人,点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识字加油站”中的字词,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2.学生互读生字,互相纠正同伴读错的字的读音。
3.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
扫帚 抹布 拖把 水桶 簸箕 扫地 擦玻璃 倒垃圾 摆桌椅
(2)教师指名读生字,相机正音。提醒学生注意:“帚”是翘音舌;“垃”和“璃”是边音,“抹”读“ma”,不能读成“mo”。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4.读一读,想一想,第一行的词语和第二行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的几个词语表示事物的名称,第二行的几个词表示用某个动作做某件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自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辨析词义,培养了学生识字能为和辨析词义的能力。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1.教学“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1)出示第一句话: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师:想一想,加点字“摸”的前后部分各说的是什么意思?
生:前面说的是一床被子。
生:后面说的是前面所说的被子很柔软。
师:那么,我们怎么能感觉到被子的柔软呢?
生:被子看上去很柔软。
师:柔软能看出来吗?
生:看不出来,可以摸出来。
师:那么,你们猜一猜加点的字应该读什么?
生:读“mo”。
师:再想一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这个字应该是用手接触的意思。
师:那么同学们查一查字典,看看你们猜的读音和意思对不对。
学生查字典,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2)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猜一猜后面两句话中的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猜完后,同伴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猜测方法和猜测结果。然后再查字典验证各自的猜测是否正确。
(3)师生共同总结猜测加点字读音和意思的方法:根据加点字前后表达的意思和实际生活中这句话的说法猜测读音,再联系实际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2.学习“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出示第一句话: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①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前面写的是一棵枫树,后面写的是太阳伞。
②想一想,“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联系?
指名说一说,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枫树”和“太阳伞”的形状相似。
③再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同伴互相说一说,再举手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这句话把“那棵大枫树”比作是“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或者说是用“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来描写“那棵大枫树”。这种用跟某事物有相似之点的另一事物来描写或说明某事物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比喻”,比喻句常常会用到“像”“好像”“就像”等比喻词。
(2)出示第二句话: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①读一读,再用分析第一句话的方法分析这句话,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是用“扇子”来描写“大象的耳朵”,因为这两者之间形状相似。
(3)学生自主分析第三句话,再同伴交流并汇报。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朗读分析法、发现法、猜测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猜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在读句子中发现比喻句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感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四、学习“写话”
1.过渡: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小动物,你们是不是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呢?
2.想一想,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你想养它吗?
(1)教师引导:这个小动物是否漂亮?你们之间曾发生过什么值得记忆的事?你们之间是不是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3)指名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提问,适当补充,引导学生把喜欢某个小动物的原因说清楚。
3.练习写话。
(1)把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以及想养的原因写下来,注意语句要写通顺。
(2)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完成写话后,教师指名几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然盾师生共同对学生的写话进行评价。
(4)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互相点评同伴的写话,然后独立修改自己的写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谈话引导和交流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练习说话、写话,初步让学生懂得写话时的注意事项、修改方法等,为中年级练习写作打好基础。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掌握了银多表示笑的词语,会表演各种笑法;能根据具体语境猜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还练习了写话,大家的收获真是不小啊!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后面三个版块,请同学们课后好好预习这几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摸→mō 用手接触
比喻:像 好像 就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感受某些字变成偏旁后,笔画和形态都发生了变化。
2.熟读并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3.自主阅读短文,了解月亮的变化特点,感受短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七”前面三个板块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后面三个板块的内容。
2.导入:同学们每天都要写字,为了让我们所写的字规范、美观,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书写提示”这一板块。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开门见山的谈话,让学生直接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课件出示“劝、堆”两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组成。
(1)指名学生交流,让学生明确:“劝”是由“又”和“力”组成的,“堆”是由“土”和“隹”组成的。
(2)观察这两个宇中作为偏旁的字,找一找,作为偏旁的字单独写和作偏旁时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又”作为偏旁时,第二笔捺写成点;“土”作为偏旁时,第三笔横写成提,“土”字写得细长。
2.教师课件出示“转、特”两个字,让学生运用学习前面两个字的方法,自主观察发现这两介字的组成,以及作为偏旁部分的字与该字单独写的不同之处。
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指名汇报,并适当指导。重点让学生明白:“车”作为偏旁时,第三笔横写成提:“牛”作为偏旁时,第二横写成提。这几个字作为偏旁时,都要写得细长一点。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一描,再规范书写这些汉字,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观察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菜此字变成偏旁后的变化,体会汉字的书写特点,提高汉字的书写质量。
三、学习“日积月累”
1.质疑引入: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常常利用大自然中事物的变化规律来指导农耕,时间久了,他们便创造出了很多神奇且具有科学道理的农事文化,譬如《二十四节气歌》。
2.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歌》,教师范读歌谣,同时引导学生明确“二十四节气”各自的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并引导学生与歌谣进行准确对应。注意提醒他们一年十二月中,每月有两个节气。
3.学生自主练习朗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芒、处”两个字的读音。
4.指名朗读歌谣,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指导读好歌谣节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学生齐读歌谣。
5.学生再次练习感情朗读歌谲,并试着进行背诵,同桌间进行背诵比赛,看看谁背得最快、最好。
6.指名进行背诵展示,男女生进行背诵比赛,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齐背歌谣。
7.教师小结:孩子们,我们的先人们正是运用“二十四节气歌”来指导着自己播种、收获以及更多的农事的,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智慧呀!为了更好地记住它,后来还有人把它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播放歌曲《二十四节气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歌谣,有效实现传统农事文化积累,并在此过程中自然激发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四、学习“我爱阅读”
1.过渡: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它有时圆有时缺,不断地变化着.你们喜欢它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月亮姑娘做衣裳》这篇短文。
2. 学生自主阅读短文《月亮姑娘做衣裳》,把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3.同伴互读短文,互相纠正同伴读错的字音。
4.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读短文,师生共同评价,并指出学生读错的字音。
5.学生再读短文,找出描写月亮样子的语句,想一想,月亮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读后,同伴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像眉毛——像镰刀——像核桃——像圆盘
6.思考:裁缝师傅为什么说没法给月亮做衣裳了?
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到各小组听听学生的发言,并适当指导。
指名说一说,课件出示: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所以刭现在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
学生读一凑这句话,体会裁缝师傅说没法给月亮做衣裳的原因。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问题引导法和自读感悟法,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读文、自主识字、自主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书写提示”让我们了解了有些字变成偏旁后,写法上有变化;“日积月累”让我们又积累一首指导农事的歌谣;《月亮姑娘做衣裳》让我们感受到了月亮的圆缺变化,了解了裁缝师傅没办法给月亮做衣裳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这么多的新知识,而且同学们的表现都是棒棒的,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好
孩子!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月亮姑娘做衣裳
细细的,弯弯的 ——像眉毛
长胖了一点儿 ——像镰刀
又长胖了一点儿 ——像核桃
变得圆圆的 ——像圆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