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朝开国以来,匈奴一直是令人提防的可怕敌人,由于刚刚经历了秦末的大乱世,汉朝根本无力根除匈奴侵扰的隐患,只能采取和亲等绥靖措施。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富裕,兵强马壮,便和匈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汉人与匈奴人,势不两立!

汉武帝托孤匈奴王子(他本是匈奴王子)(1)

然而,在汉武帝去世前,却任命了一个匈奴人作为托孤大臣,这就十分让人好奇了,这个匈奴人是谁?他何德何能,能享有如此殊荣?

事情则要说到霍去病率军出征的时候了。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进攻匈奴,屡次打败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匈奴单于对于战果非常不满,想要诛杀浑邪王,而浑邪王得知消息,担心性命,便说服休屠王一起投降汉朝。结果休屠王中途反悔,浑邪王迫于无奈,只能杀掉休屠王,带领他所有的部下一起投降汉朝。这里,被杀的休屠王有一个儿子,叫作金日磾,他就是我们故事的主角了。

汉武帝托孤匈奴王子(他本是匈奴王子)(2)

金日磾本为匈奴王子,父亲被杀,部众投降汉朝,他无依无靠,也只能跟着一起投降了。投降后,他被安排在黄门署饲养马匹,他本是从小和马匹一起,现在的归宿也是养马,一辈子也算是衣食无忧了,如果事情不出意外的话,估计他一辈子也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度过了。

然而上天还是眷顾他的,并没有让他一直这么平淡。有一天,汉武帝在宫中游乐,十分开心,想要阅马助兴,突然看到了一个体形魁伟、容貌威严的牵马之人,便十分好奇。询问旁人,才知道他是休屠王之子,便提升他做了御马监。这里要说到,长得威猛帅气还真是一个大大的优势,人群中特别显眼,一下就吸引了别人的眼神,假如金日磾长得一般的话,估计汉武帝也不会对他另眼相看吧。

汉武帝托孤匈奴王子(他本是匈奴王子)(3)

金日磾被提升为御马监后,兢兢业业的工作,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一路升迁,但是他自己并没有因为受到宠幸为嚣张,反而是更加低调,做事更加认真负责。汉武帝看在眼里,觉得金日磾此人行事低调,做事负责,是个大才,便对他更加信任、宠爱,更是提升他做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金日磾因为他的认真负责,不恃宠而骄得到信任赏识,但是要走得长远,这两点还不够,他还有一个优点,而这个优点也帮助了他的家族得到了良好传承,在后续的皇权更替中,没有受到大的打击,反而保持了七世不衰。这个优点就是低调谨慎。人穷无权时,做到这一点很简单,难的是,当你有权势时,还能保持这种状态!

汉武帝十分欣赏宠信金日磾,想要纳她的女儿为妃,按理说这是一种友善的示好行为,相当于和皇帝关系更进一步,一般人肯定会乐于接受。但是金日磾拒绝了,出于谨慎,她不想女儿去后宫争宠,主动放弃一些权力,这样反而可以保全自己。很多人不理解,其实可以看一下反例,霍光将女儿嫁入皇宫,结果在自己身死后不久,便被汉宣帝灭族,离皇权旋涡越近,却容易产生问题。

汉武帝托孤匈奴王子(他本是匈奴王子)(4)

汉武帝十分喜欢金日磾的长子,经常和他们一起玩耍,有一次,玩耍的过火了,金日磾的长子从后面围住了汉武帝的脖子,这可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啊,虽然是玩闹,汉武帝并没有生气,但是金日磾看在前面,十分担忧,便责骂了儿子。后来,他在宫中看到长子和宫女嬉戏,眼见长子不知分寸,恐惹下大祸,更是直接将长子杀掉,谨慎如此!霍光一向谨慎,也未见将自己的儿子女儿斩杀啊。

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金日磾前往叩头告罪,把为什么杀长子如实说出,汉武帝明白事情原由后,对他更加看重。

汉武帝托孤匈奴王子(他本是匈奴王子)(5)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属意霍光辅佐新皇,霍光谦让,认为应以金日磾为主,可以看到,此时金日磾在大家心中的地位。然而金日磾此时再一次发挥了谨慎的特点,他推辞到:“臣本是匈奴人,如果以我为主,辅助新皇,那么这样会让其他匈奴人轻视汉朝”听到这一番话后,汉武帝最终决定以霍光为主,金日磾为辅,共同辅助新皇。

公元前86年,金日磾在辅佐霍光一年后,因病去世,汉昭帝封其为侯,此后他们家族一直繁荣昌盛,七世不衰,直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

汉武帝托孤匈奴王子(他本是匈奴王子)(6)

金日磾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出身匈奴王子,本应与汉朝是死敌,最终却投降汉朝,得到汉武帝赏识,一步一步成为托孤重臣,经历让人叹服。获得赏识,在朝堂中站稳脚跟,福荫后人,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我想正是他的这些优良品德获得了汉武帝的认可,在武帝和大臣心中,金日磾如此作为,是一个没有威胁的人,大家其实都愿意和没有威胁的人打交道。在现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金日磾身上学很多东西,认真负责、不恃宠而骄、低调、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