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上看到了一些关于《红楼梦》作者的文章,说曹颙(是不是曹雪芹的父亲,还不十分确定)的死是“假死”,假死后的曹颙写了旷世经典《红楼梦》,也有说是曹颙和曹雪芹一起完成了《红楼梦》的创作。
其中有一篇题目为《曹雪芹新证》的文章,写得很长,可以看出作者很费了一番功夫,里面引用了《礼记》《易经》的资料来阐释“弱冠之年”的涵义,来阐释曹颙的乳名“连生”及字“孚若”,来阐释“大观园”的“大观”,引用了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中关于曹颙的档案材料来考证曹颙的年龄,引用了敦敏、敦诚及张宜泉的诗来考证曹雪芹的年龄。
总之,资料很丰富,本人看了以后感到自己很没文化,很没文化还有胆对《红楼梦》说三道四,感到很不好意思,于是对这篇文章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越看越不对劲,今天就斗胆把自己的疑惑之处说出来,跟各位《红楼》专家求教一下。
1 “弱冠”是什么意思?曹颙去世时多少岁?
《曹雪芹新证》一文说:“‘三十而立’显然是说在21-30岁这个年龄段要成家立业,当有所建树。因此‘三十’是指人生的第三个十年,是指一个‘时间段’,而非今天所说的30岁这个‘时间点’”,“另外‘弱冠之年’,也非20岁这个时间点,而应指11-20岁这个时间段。”
私以为《论语》中所说的“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对一个人一生该做的事及生命成长的一个大致说法。“三十而立”并不是说三十以前就不能成家,而是说一个人如果努力上进,大概率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有所建树。因此里面的“十五”“三十”“四十”等恰恰是一个时间点,而不是一个时间段。
《曹雪芹新证》一文引用了《礼记》里的一段话,其文字是这样的: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
其文得出的结论是“很显然《礼记》中所说的十年、二十、三十、四十云云,均为‘时间段’,而非‘时间点’”。
本人不敢苟同这个说法。我们来看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人生十年曰幼”,意思是从出生到十岁的这十年,是一个人的幼年时期。
“二十曰弱”,意思是从十岁到二十的这十年,是一个人的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十年,身体和心智都不成熟,所以说“弱”;但到“二十”岁的时候,身体和心智的发育基本成熟,所以要举行一个“冠礼”,意味着长大成人了。
我们现在的“青春期”的说法,虽然从年龄上与《礼记》的说法不十分吻合,其实说的也是人生的第二个“十年”。
看一下《礼记》的具体说法: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正义》中说:"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
其意思是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由长辈给他举行“冠礼”,并给他取一个字,意味着这个男人已长大成人了。
由此可见,“冠礼”是古代的一种成人礼,是在二十岁的时候举行的,所以后来“弱冠”连用,成为“二十”岁的雅称,一种替代性的说法。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冠”是一种束发冠,很多时候他的头发是梳成"小辫”的,表明贾宝玉是未成年的儿童或少年,与“弱冠”是两码事。
下面说一下对曹颙年岁的理解。
《曹雪芹新证》一文引用了好几则与曹颙有关的档案材料,其中最关键的是这几则:
康熙壬辰[1712]年
九月初四日曹连生奏云:奴才年当弱冠,正犬马效力之秋,又蒙皇恩怜念先臣,止生奴才一人,俾携任所教养。岂意父子聚首之馀,即有死生永别之惨,乃得送终视殓者,皆出圣主之赐也。九月初三日奴才堂兄曹颀来南,奉梁总管传宣圣旨,特命李煦代管盐差一年,着奴才看着,将该欠钱粮补完,倘有甚么不公,复命奴才折奏。[《新证》P436]
康熙癸已[1713]年
二月初三日曹颙折云:窃奴才包衣下戝,年幼无知,荷蒙万岁旷典殊恩,特命管理江宁织造,继承父职,又蒙天恩,加授主事职衔。今奴才于二月初二日已抵江宁莅任,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接印视事讫。[《新证》P451]
康熙乙未[1715]年
正月初九日传旨谕内务府大臣云:曹颙自幼朕看其长成,此子甚可惜!朕在差使内务府包衣之子内,无一人及得他,查其可以办事,亦能执笔编撰,是有文武才的人,在织造上极细心谨慎,朕甚期望。其祖其父,亦曾诚勤,今其业设若迁移则立致分毁。现李煦在此,着内务府大臣等询问李煦,以曹荃之子内必须能养曹颙之母如生母者才好。[《新证》P463]
从第一个材料里可以看出,1712年,曹颙的父亲曹寅去世,此时曹颙“年当弱冠”,也就是说曹颙二十岁上下年纪。
从第二个材料可以看出,1713年,曹颙继任江宁织造,“年幼无知”是谦词,是年轻没有什么见识的意思。因为这是曹颙给康熙皇帝的奏折,曹颙当时二十岁左右,说“年幼无知”在情理之中,与“人生十年,曰幼”的幼不是一个意思。
从第三则材料可以看出,1715年,曹颙去世,应当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具体二十几岁,没有确凿证据。
曹颙是不是假死,没有确凿证据,但至少曹家人说曹颙死了,康熙皇帝也相信曹颙死了,所以才有后来曹頫过继的事。
我们来看一下《曹雪芹新证》一文的结论,本人不赞同的反驳一下。
联系壬辰[1712]年九月初四日折中"年当弱冠[11-20岁]"及癸已[1713]年二月初三日折中"年幼无知"两句来看,曹颙正式出任江宁织造,大概15岁左右,至乙未[1715]年前后"病故"大概最多20岁左右。
本人不赞同“曹颙正式出任江宁织造,大概15岁左右,至乙未[1715]年前后病故大概最多20岁左右”的结论,理由是对《曹雪芹新证》一文对"年当弱冠[11-20岁]”和“年幼无知”的解释不赞同,具体内容见本人前面文字。
曹颙癸已[1713]年十一月十三日折中明确记载"所有织造各项钱粮及代商完欠",而且"尚馀银三万六千馀两",可是到甲午[1714]年八月十二日"内阁起居注"记载,又有"缺一百八十馀万两是真"的亏欠。据此看来,曹颙的突然"病故"当是"悬崖撒手",这与宝玉秋闱乡试后龙门口"隐逝"的年龄及荣国府境况大致吻合。
曹颙在任上出现了亏空,亏空怎么产生的不清楚,但“据此看来,曹颙的突然‘病故’当是‘悬崖撒手’,这与宝玉秋闱乡试后龙门口‘隐逝’的年龄及荣国府境况大致吻合”。曹颙病故和亏空有没有必然联系,不好说,没有确凿证据。
由“宝玉隐逝”推理“曹颙隐逝”,是由小说内容反推现实人物的经历,不可靠。
说“年龄”与宝玉年龄吻合,不可靠。
另外“悬崖撒手”是不是就是“出家为僧”呢?
看一下“百度百科” 对这个词条 的解释 ,第一个意思“比喻人至绝境,只能另做选择,义无反顾” ;第二个意思“指在紧急关头,放下一切不管” 。
举的例子有元代诗人耶律楚才的诗句:“人亡家破更何依,退步悬崖撒手时” ,清代龚自珍的诗句:“坐我三熏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 。还有一句是现代白话文中的应用:“呵,多好的姑娘,本来她完全来得及退步抽身,悬崖撒手,可是她没有。”
“悬崖撒手”本出自佛教典籍《景德传等录》:“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景德传等录》里有很多这样打哑谜式的偈语,“悬崖撒手”本身就是一种比喻,后来诗文中“悬崖撒手”用的便是它的比喻义。
因此现在《红楼梦》里写贾宝玉出家,未必是脂批“悬崖撒手”的真意。
2 敦诚诗里“四十萧然太瘦生”“四十年华付杳冥”是伤曹雪芹还是自伤?
《鹪鹩庵杂记》中《挽曹雪芹》
其一
四十萧然太瘦生,
晓风昨日拂铭旌。
肠回故垅孤儿泣,
泪迸荒天寡妇声。[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
牛鬼遗文悲李贺,
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欲有生刍吊,
何处招魂赋楚蘅?
其二
开箧犹存冰雪文,
故交零落散如云。
三年下第曾怜我,
一病无医竟负君。
邺下才人应有恨,
山阳残笛不堪闻。
他时瘦马西州路,
宿草寒烟对落曛。
《四松堂诗钞》中《挽曹雪芹》[甲申]
四十年华付杳冥,
哀旌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应逐,
新妇飘零目岂瞑。[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
牛鬼遗文悲李贺,
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惟有青山泪,
絮酒生刍上旧垌。
《曹雪芹新证》一文认为“‘四十萧然太瘦生’一句并非指曹雪芹,而是敦诚的自悲自叹。”本人不赞同,原因如下:
其一,题目是“挽曹雪芹”,结果一上来变成了自己的“自悲自叹”,有点不合常理。
其二,说“敦诚生于甲寅[1734]年,至甲申[1764]年诗挽曹雪芹,已满30岁,且步入‘四十不惑’的年岁了”。敦诚刚刚三十岁,为什么要说“四十”,离得近也就罢了,差十年呢。《新证》一文一开始力主《论语》中说的“四十不惑”,四十是一个时间段,不是一个时间点,本人前面的文字已反驳过,此处不细说,总之感觉很牵强。
其三,“太瘦”出自李白的《戏赠杜甫》一诗,《新证》一文一开始就分析了这首诗,原诗是对杜甫形貌的形容,敦诚用在此处是用典,其意不过是“落魄”而已,与曹雪芹或者敦诚本人的形貌没有关系。
其四,《鹪鹩庵杂记》中的《挽曹雪芹》一诗的第二句说“铭旌”是指坟墓上的旌幡,“肠回故垅孤儿泣”是说曹雪芹因为独子去世伤心欲绝,“泪迸荒天寡妇声”是指曹雪芹伤心过度,一病而逝,留下妻子独自一人。总之是说曹雪芹去世一事,怎么可能第一句“四十萧然太瘦生”是“敦诚的自悲自叹”,一首诗的跳跃性会如此大吗?下面的“李贺”和“刘伶”是用典,指代曹雪芹,一说曹雪芹的文字有李贺之才气和风格,一说曹雪芹好酒如同刘伶。第六句的“故人”才是指敦诚本人,最后两句的“吊”“招魂”点明题目中的“挽”字。因此前面的六句都是对曹雪芹去世的伤悼,“四十”可能是确数,也可能是“约数”,关于曹雪芹是1715年去世还是1724年去世的两种说法就是由于对“四十”是确数还是“约数”的不同理解。
第五,《四松堂诗钞》中《挽曹雪芹》一诗与《鹪鹩庵笔记》中大同小异,“四十年华付杳冥”也是说曹雪芹在四十岁或四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了,而不是敦诚的“自悲自叹”。
第六,《鹪鹩庵笔记》中所录《挽曹雪芹》其二中“故交零落”指曹雪芹去世,第三句“三年下第曾怜我”说的是敦诚和曹雪芹的交情,“一病无医竟负君”说的是曹雪芹病逝,敦诚自己活在世间,实在是辜负了两人的深厚情谊。第五句中的“邺下才人”指的是曹雪芹,“山阳残笛”用的是山涛《怀旧赋》中的典故,都是对曹雪芹去世的伤悼。最后两句说的是因曹雪芹去世,敦诚少了一位故交,将会非常寂寞。因此,此诗也是伤悼曹雪芹去世,而非敦诚的“自悲自叹”。
3 “曹颙假死”的说法是一种“大胆假设”,但“求证”的过程很有问题看一下《曹雪芹新证》一文第五部分的结论:
康熙对曹颙评价极高,曹颙当为少年才俊;加之其父曹寅诗书传家熏陶,曹颙决非平庸之辈;并且他实实在在地历经了曹家最繁华的光景,所以"隐逝"之后,他完全具备创作传记性野史《石头记》的才学与阅历!孙氏[康熙保姆]和曹寅及曹颙这三个原型人物,与贾母和贾政及宝玉三个作品人物基本对榫。
“康熙对曹颙评价极高,曹颙当为少年才俊;加之其父曹寅诗书传家熏陶,曹颙决非平庸之辈;并且他实实在在地历经了曹家最繁华的光景”,这几句结论是从史料中得出来的,本人没有异议。
“他完全具备创作传记性野史《石头记》的才学与阅历”,这一句有问题,曹颙经历了曹家的繁华,没问题;说他“具备创作传记性野史《石头记》的才学”有问题。曹寅的才学,有其诗文及戏曲作品为证;曹雪芹的才学,有敦诚的诗为证;曹颙在诗文创作方面的才能用什么证明,就凭康熙的这句话“可以办事,亦能执笔编撰,是有文武才的人”?康熙说的意思是曹颙是一位有文武才的官员,是江宁织造的合适人选,其对其评价和欣赏的出发点在这里。
“孙氏[康熙保姆]和曹寅及曹颙这三个原型人物,与贾母和贾政及宝玉三个作品人物基本对榫”,基本对榫的说法不知从何说起,贾母能对应孙氏吗?贾政能对应曹寅吗?曹颙能对应贾宝玉吗?将小说人物和现实人物一一对应,是一种不可靠的做法。
看一下最终的结论:
[一]曹颙,字孚若,小名连生,曹寅嫡子,曹雪芹生父。初创传记性野史《石头记》,又名《风月宝鉴》,可能最初的女主人公是王熙凤而非林黛玉。曹颙"悬崖撒手",并非“病故”而是“隐逝”。灵隐寺或许为曹颙之出家地,五色石之幻像或许为飞来峰。
[二]曹雪芹名霑,字雪芹,初号芹圃,或因归隐田园,晚号芹溪,或为寄情山水。曹雪芹诞于康熙乙未[1715]年五月初五端午节,逝于乾隆癸未[1763]年。将其父曹颙之《石头记》"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定稿为传奇性小说《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
[三]所以正是曹颙曹雪芹父子两代接力才完成《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曹雪芹在其父基础上定稿之时,为使“朝代年纪可考”,故意“假借自世等年纪添缀”。所以全书是以甲午[1714]年"乞巧节"为梦起,又以丙辰[1736]年"乞巧节"为缘结,从而演绎了《红楼梦》巧夺天工的时序年表。
诸君细品一下,可靠吗?
结语敦敏、敦诚、张宜泉等曹雪芹等生前好友的诗,清宫档案里关于曹家的档案材料是研究《红楼梦》作者的第一手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材料的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是我们了解《红楼梦》作者及其创作意图的重要参考,做这样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因此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对“红学”功不可没,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所有的结论都没有问题。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抹杀他们“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
胡适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假设”很容易,“小心求证”太难了。
很多人能做到“大胆假设”,很少人能做到“小心求证”。
我们往往受眼界和固有思维的限制,画地为牢,本人大概也是其中之一,因此“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应该提倡的,取长补短,方能有所进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