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迅速,工、农业、生活用水等不当的处理给了环境很大的压力。而蓝藻爆发(绿潮)就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恶化的鲜明例子之一。

1. 定义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或蓝细菌。由于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故又叫粘藻。在藻类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如微囊藻、念珠藻、鱼腥藻等。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生物,它们利用水作为电子供体,利用太阳光能将CO2还原成有机碳化合物,并释放出自由氧。蓝藻是一些极端环境中的优势藻类。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环境保护之太湖蓝藻爆发事件)(1)

2. 危害

蓝藻对人类的有益和有害作用都很显著。蓝藻在未来的食物生产和太阳能转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固氮蓝藻在维持全球土壤和水体肥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湖泊、河流或水库中蓝藻大量繁殖而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简称MCs),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MCs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环境保护之太湖蓝藻爆发事件)(2)

3.太湖蓝藻污染事件

2007年5、6月间,中国江苏的太湖爆发的严重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环境保护之太湖蓝藻爆发事件)(3)

工业污染品和农业施肥导致的水源污染及生活垃圾排放是蓝藻爆发的起因。高温来得较早、降水偏少是天气诱因,但根本原因还是湖泊的富营养化达到了一定程度。太湖周围有大量的农田,其农业生产所使用的肥料和农药,要么通过土壤渗入地下水,再进入太湖,要么被直接排入河道流进太湖。而肥料和农药富含氮磷,这正是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环境保护之太湖蓝藻爆发事件)(4)

本文为头条号热带清凉666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