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我们应该了解的鱼类呢?就让我们翻开历史文献,看看古代有什么鱼吧。

《诗经》中的现实鱼类

要说古代的鱼类,就必须要谈《诗经》了。《诗经》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不少草木虫鱼的专名都是首次提到,成为《诗经》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诗经》里,就介绍了十二种鱼类,给后人留下它们的古称。《诗经·小雅》里有一首叫《鱼丽》的诗,里面就说了六种鱼:

鱼丽于罶(liǔ),鲿(cháng)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fáng)鳢(lǐ)。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yǎn)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这首诗写的是贵族飨宴宾客,不但有酒,捕鱼篓(罶)还有六种鱼在跳跃,分别是鲿、鲨、鲂、鳢、鰋、鲤。

这六种鱼,今天大家熟悉的名称可能只有“鲨”和“鲤”。不过,鲨可不是今天的鲨鱼,它又名鮀,生长在溪水、山涧中,是仅有五寸多长的小鱼,黄白色有黑斑,鳍大、尾圆、腹鳍能吸附于物体,口广鳃大,经常张着大嘴吐沙,所以又叫“吹沙鱼”,简称“沙鱼”,所以也就被写成“鲨”了,和鲨鱼这种庞然大物自然是有区别的。

至于“鲤”,确实就是今天的鲤鱼。鲤鱼是一种典型的淡水鱼类,西周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盘中美食。有意思的是,鲤鱼因为有三十六片鱼鳞,被古人认为是至阴之物,成为沟通人间和仙界的桥梁,所以在古代有不少鱼腹藏书、鱼传天示、鱼献河图、遣鱼传信的传说。

也正是如此,鲤鱼也成为人间交往的信使,“鱼素”“尺素”“鱼书”“双鲤”这些词语,都成为了书信的别称。东汉仙传小说《列仙传》记录了仙人琴高乘鲤涉水的故事。

据说琴高是战国赵人,因为善于鼓琴,担任宋康王的舍人。修习仙术长生不老。两百多年后,他有一天跃入水中,之后又乘坐红鲤跃出。弟子把他供奉在祠堂,每天有上万人来膜拜。

他的传说一直流传至宋代。北宋时泾县东北二十里有琴溪,琴溪之侧有琴高台,传说就是他隐居之处。琴溪内有一种“琴高鱼”,传说是他炼制的药渣所化。琴高鱼作为当地特产,每年被捕捞腌制,进贡给各级官府。大文豪欧阳修还以此为题,与人诗酒唱和。

白鲟山海经(白鲟在古代叫什么)(1)

白鲟山海经(白鲟在古代叫什么)(2)

白鲟山海经(白鲟在古代叫什么)(3)

白鲟山海经(白鲟在古代叫什么)(4)

白鲟山海经(白鲟在古代叫什么)(5)

白鲟山海经(白鲟在古代叫什么)(6)

敦煌三清宫正殿彩绘:人鱼

在《山海经》之后又有不少博物学著作,有的还专门记录了鱼类等海产品,比如三国吴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明代屠本畯《闽中海错疏》、清代郭柏苍《海错百一录》等等,还有清代赵之谦的《异鱼图》和聂璜的《海错图》,图文并茂,既具备知识性,又具备观赏性。

因为古代见识的局限性,这些著作中记录的鱼类,往往也是虚虚实实、真假掺半,既像现实、又像传说;但这样读起来,也就更加令人趣味盎然、浮想联翩了。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