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台胞陈兰凤写给福建胞弟的15封家书由其亲属捐出。前不久,陈兰凤之子范植明循着信件线索,来到福建省浦城县的舅舅家。他看见橱柜上贴着母亲从台湾随信寄回的照片,感慨道:“这些信和照片,让我更深地理解了母亲的乡愁。”
图②: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收藏的两岸家书。
图③: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两岸家书项目组成员前往两岸家书当事人家中拜访。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提供
福建省福州市92岁的“台湾女婿”林振华,最近把珍藏的73封两岸家书捐给福建省档案馆。捐赠现场,林振华说起多年前赴台探亲,与46位亲人欢聚一堂的难忘情景。他说:“这些信件,每个字都在说‘两岸一家亲’!”
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列入福建省“十四五”规划。今年3月,福建省政府台港澳事务办、省档案局、省台联、省档案馆联合发出公告,面向海内外征集“迁台记忆”档案文献。这意味着,包括两岸家书在内的涉台文献抢救保护工作提速,“迁台记忆”资源库更加丰富了。
抢救保护刻不容缓
历史上,多次出现以闽人为主的大规模移居台湾的高潮,现留存大量的原始文献。
“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既包括相关文书、信件、照片、证件、图书、方志、谱牒、地契、票据、实物等,也包括回忆录、口述资料等历史记录。
信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据邮政部门统计,1988年4月至1992年8月,两岸仅每日过往邮件就有约4万多件。专家推算,两岸家书至少达千万件。但这些家书散落于民间,很容易散佚或损毁,亟待抢救和保护。
福建省人大、政协会议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建议,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来抓。福建省相关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八闽各地积极展开征集工作。
福建省档案馆副巡视员谢云向记者介绍,2018年该馆在做台湾光复档案展览时,就开始收集散落民间的两岸书信。截至今年10月,该馆已收到相关文献577件,其中部分书信已于海峡论坛期间在厦门展出,反响热烈。
设在泉州市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正在探索“广泛征集—专业保护—深度研究—共享利用”的长效机制。作为国家一级专题博物馆,该馆2019年5月就发起征集两岸家书。目前,该馆两岸家书藏量增至2800多件,已整理出“书信背后的故事”数十个,正筹办“雁字回时”两岸家书展览。
“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文化渊源,是拉近两岸同胞心理与情感的最佳营养素。”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江尔雄表示,密切联系台胞台属的各地台联会,是征集工作的主力,目前福建省台联系统已征集家书等涉台档案文献5000余件。
此外,厦门市还推动建设思明区、海沧区“迁台记忆”馆,市教育部门把两岸家书等文献的展示场所列入研学项目,融入学生的文化活动。
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涂志伟,是《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台湾族谱续编》等专著的作者。他多次赴台,跑遍闽台各市县进行田野调查。10年前,他就开始收集、研究两岸信件,指导东山县档案部门征集“台批”(“批”指信件)380多封,并进行深入解读、阐述。“纸质家书越来越少,文化价值却更高,当今两岸家书仍‘抵万金’。”他对记者说。
今年5月,一本不寻常的手抄本,被捐赠给福建省档案馆。100多年前,闽南秀才徐步赴台,寄回了20多封书信,其子把信中诗文全部抄录,共60页。2012年,徐步在台后人徐英一携13位亲人来到漳州市南靖县雁塔村认亲,“信物”正是这本手抄本。
不必像当年翘首以盼一封家书,如今,两岸徐氏族亲通过便捷的电子邮件保持联系。今年5月,在闽的徐步后人徐志雄给台湾叔叔徐肇宏发去一封电邮:“阿宏叔,省台联等向我们家族征集这本百年书信诗文手抄本。您和台湾家人商议下,如此可否?”
很快,徐肇宏发来回信:“如此珍贵的手抄本,需要妥善的保存方法与环境。有关部门重视保存我们血脉相认的证据,让我们的传家宝有了永久的归宿。”
一封家书情牵两岸
一封封家书,述说着一段段感人的两岸故事。
闽台缘博物馆内,工作人员除尘、杀菌、编号、采集图像,两岸家书原件保存在恒温恒湿的库房,一部分则轮换陈列在展柜里。“爸爸,您明年一定要回来和家人共度春节”“春节在即,您是否考虑回大陆,外甥在家恭候,并翘首相望”……泛黄的纸片穿越历史风云,仍传递出温热的亲情。
民间书信贵在真切。漳州市南靖县一户土楼人家,发现了一封清道光年间迁台移民寄回来的批信原件。上面记载迁台者在台购置田产,托人管理,受托人将租谷银寄回给南靖亲人等事项。信封上有10个印章,说明这是通过“水客”(贩运货物的行商)递送的“台批”。
涂志伟研究发现,即使在上世纪两岸隔绝的38年里,闽台批信也没有断过,都是通过第三地递送。“台批”隐藏在“侨批”中,常是大信封套着小信封,先从台湾寄给海外侨胞,更换信封后再转寄家乡。
在艰难的通信中,就有一封长达42年才送达的“台批”。1976年5月,台胞颜罗国病重,他托同乡好友沈先生把一封家书、存折和戒指转交大陆亲人。沈先生没能回乡,去世前把此事委托给了另一位台胞,此人却因身体原因无法回大陆。转来转去,信物交到了台胞沈景色手上,沈景色多次回大陆寻找未果,原来,颜罗国之子已改名。1988年,福建省东山县邮政收到澎湖寄来的实寄封,辗转多处无法递送,只好原件退回。2018年4月,沈景色的亲属回乡祭祖,东山县台办接到求助电话,经一番努力,信物终于送达。
新的通信故事仍在两岸发生着。
今年初,闽台缘博物馆馆长陈伟平收到一个“跨海之托”,台湾博物馆前馆长施明发来信说,彰化县元中村的梁氏家族正在重修族谱,急需与世系表上所载祖籍地“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的族谱对接。经过多方查找台湾梁氏的几个支派,失去联系240多年的两岸梁氏族亲重新接续上了!施明发与梁氏族人都表示,能够追本溯源,感觉“如获珍宝”,他们把新修的《梁氏族谱》寄给陈伟平表示感谢。
血脉亲情割舍不断
收集来的两岸家书,文献价值很高。
福建省档案馆编研开发处副处长吴永宁告诉记者,迁台档案原来只有官方的,有了这些信件、证书、结婚证、回忆录等,丰富了馆藏种类,增加了个体的、具象的、有细节的文献,从百姓角度反映历史变迁。
她举例,台湾光复至1949年的迁台人群中,福建籍最多,各行业人员达6000多人。新收集到的资料显示,此时期的赴台者大都是年轻人。
涂志伟说:“闽南人写信就叫写‘批’,闽台批信有些用来沟通信息,有些则是银信合一的往来凭证。不仅是迁台亲人寄钱回来,家乡人也汇钱到台湾以支持亲人发展。这些信件、现金、银票,反映了闽台之间密切的经济关系。”
涂志伟介绍,两岸家书通过无数真实的民间故事,勾勒出迁台历史的流变脉动。闽台同胞乡族、乡音、乡戏、乡俗、乡味、乡情的共融,构成了心灵契合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今天保护、开发这些见证闽台关系的文献,有助于今人尤其是台湾年轻人,感受两岸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从而推动更多的互动与交流。
多年潜心投入两岸家书项目的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沈文锋对记者说,作为民间资料和家庭文献,家书具有民间性、真实性、充满情感的特点,可以让我们直观了解两岸同胞的日常生活状况和心境,尤其是特定历史时期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情感和认知。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沈文锋认为,两岸家书是以情促融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加强收集保护、活化运用,解悟其时代意义,讲好两岸故事,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版式设计:沈亦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