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

(图 文:何世国)

下伏头村位于千年丹河流出太行山口前的S弯中段。隶属于博爱县许良镇,东临刘坡、东庄,西隔吴窑,南对九峰山,西南近许湾,北望郭顶山,是一处恬静、安谧且富饶的袖珍山中平原。

A\逝去的辉煌

在许多博爱人的记忆中,美丽的丹河是城里人周末度假或晚上消夏的好去处。每到周末,大家或三五成群或全家出行,骑着自行车经九府坟铁路桥涵,顺太焦铁路与丹河北上,穿过神秘的石佛滩、前陈庄、刘坡桥,前面开阔的山谷小平原顶头,就是山水如画的下伏头村。这一带河道宽阔水流平缓,河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在太行峡谷中缓缓蜿蜒流淌。河滩游人如织,水中鱼虾成群,大人们嬉戏玩水,小孩子逮鱼捉蟹,阵阵爽朗的笑声在山谷里回荡。每年夏秋季节星月之夜,成群的游人拿着手灯提着竹篓在河滩里捉螃蟹,翻动每一块鹅卵石必有收获,一晚上能抓到几百只……

那时的下伏头是博爱县有名的美丽山村,也是丹水湾博爱境内6个山村中最富庶最灿烂的明珠。依靠十几盘昼夜飞转的水打磨,村里兴办了蚊香厂、耐火厂等集体企业,生意红红火火。省市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央视、河南省电视台等在这里拍摄了《请戏》《豆腐李招亲》《卧薪尝胆》等电影、电视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派人前来考察,课题是《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下伏头列为全球最具生态保护发展潜力的100个古村落之一。

曾经的辉煌犹如电影放映中断了胶片,在二十年前随着丹河断流而嘎然停止,伴着涛涛丹水一起失踪的还有轰隆隆转了上千年的一盘盘水磨,以及村边为水磨提供动力的磨河清渠。

B\村名的由来

下伏头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村里老辈人代代相传,下伏头有三千多年历史,古村原名叫下大夫坟头,简称下坟头。大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官阶,仅次于卿,分为上中下等级,据说这块风水宝地埋葬着一位下大夫。后来人们嫌村名不好听,才改为下伏头。现代人分析村名的原意,估计也有夏季丹河频发大水,涛涛洪流在村南拐弯处被坚固的石崖挡住制伏的意思。

村民的传说可以在历史和现实中得到佐证。翻开《中国历史地图册》的春秋战国时期古魏国地图,可以找到古葵国的位置,它不在今博爱县城清化镇,而位于丹河山谷的S折弯上段,距离清化很远。这一带符合建城、守关地形的只有下伏头。元明之际过来的回回军守卫丹河通道,就住在前后陈庄对面的槐树沟。古葵国之葵,恐怕将来只有在地下找到答案。

无独有偶。1986年夏秋之际的那场大雨,冲开了下伏头村小学西北侧的一处地穴,但渗漏下的雨水无影无踪。据当年一位老师讲,雨后曾有人进去查看,发现是一座古墓,但里面究竟有什么,因时间太长已经说不清楚。由此可见下大夫坟的说法有一定历史依据。

在下伏头村小学的位置原有一座庙,人们称之为水三官庙,祭祀龙王、山神、天官等。远近许多村经常来此求雨。因为祭祀活动,下伏头村与砖井、高庄、郭顶结为社亲,这几个村天旱时会来此祈雨,十几个年轻人从三官庙把龙王塑像抬到祈雨的村庄,称为抬撵。下伏头、郭顶人都还记得历史上的抬撵仪式。这几个村过去年年互相往来演戏慰问,解放后大庙被拆除社亲互访才逐渐终止。

C\村民的族群

下伏头村现有董、李、张、王、赵五大姓七支,只有尚家是来自许湾的小姓,几百年来和睦相处,共同经营这块风水宝地。其中最早来的应该是董姓,明代来自沁阳闫斜村董家巷,居住在该村最好的位置董圪垱。董圪垱位于下伏头村西北最高处,寨墙高耸,寨门严实,背靠虎头山,脚蹬丹河滩,居高临下,有依有靠,既防水又防盗,实在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董圪垱现有三棵四百年到一千年的古槐,就是古人留下的生命见证。

据说董家出过很多人才,抗击捻军的清代大名府总兵董占元,热衷于画竹的清代画家董世甲、董风浩父子,均为下伏头董家人,如果董家有家谱,可以找到更多的记载。尽管董圪垱的老建筑现在多已残败,但远远望去仍不失当年之雄伟。

董占元在清代正史中赫赫有名。他出生于乾隆五十一年,后乡试中武举,嘉庆十八年镇压天理教暴动立下战功,被提拔为千总,不久又晋升为都司;道光十八年升任甘肃巩昌府游击将军,道光二十年任江阴长江要塞游击将军;鸦片战争后曾任江宁副将、直隶大名府总兵等高级将领,官至二品;咸丰三年奉命守卫清化镇、怀庆府,率领清兵与太平军在二十里铺一带决战,史书均有记载。年老退居怀庆府,死后归葬故里,并要求不修墓、不植树、不立碑。

其次是张姓,据说下伏头张姓分为两支,一支来自九峰山对面的沁阳山王庄张庄自然村,迄今已经有十代人。另一支早年居住在董圪垱正北的北圪垱,据说原姓章,是下伏头村的原住民。因章家人口不旺,而张王李赵人口越来越多,章家遂改为姓“张”,融入大姓群体。明代之前的下伏头人早已无考,好在北圪垱古村遗址仍在,但章家是不是给下大夫看坟的原住人家?岁月荏苒时过境迁,这一切恐成难解之谜。

下伏头李姓也是两支,清代从附近迁来,其中一支可能来自西山背面的吴窑;赵姓也是明清移民,在此居住已有七八代。

王姓对下伏头村来说最重要,也最有故事。据说清朝初年,村里张家人住在靠近河滩位置,经常事故不断,为此请风水大师诊断原因,得出结论是张家正对西面有虎头山二峰,老虎凶险会经常伤人,只能请不怕老虎的王家来此镇守。于是张家人牵头,从许良村小王庄请来一户王姓人家,还为王家盖了安置房,条件不亚于三峡移民。现在看到新村西头的两座土坯房,就是当年王家第一代人居住的地方。后来张家无事,王家也人丁兴旺,至今已经有十代人。

D\新村风貌

下伏头新村极具特色,清一色的两层砖瓦小楼纵横有序,形成整整齐齐三横两纵的街道,村中心有棵高大的千年古槐,也许是古树资格老,遂成为山村的主心骨,如同硕大的雨伞为村民遮挡风雨。

如此整齐划一的民居,全部是山区非常少见的砖瓦结构,多数房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集体经济最辉煌的时期,少数建于近十年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小村的富庶,以及村干部在建设规划布局中长期坚持的发展理念。

山村历史不仅圆满留在七十年代的建筑风格上,还牢牢印在村民的脑海里。村西有一幢结构紧密的三层楼房大院,底层是石砌的窑洞,上面两层是砖混楼房,有街坊七间南北厢房各九间,上房是高大的戏楼,上面刻有标准的宋体大字“下伏头影剧院”。这里既是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蚊香厂旧址,也是周围山区村民看电影演戏的文化活动场所。这座两千多平方米的老建筑虽然已成历史,但仍掩盖不住当年的辉煌,充分反映了集体经济时期下伏头村的实力。曾在此工作过的信用社老干部张怀珍老人八十多岁了,那天来到大院门前十分激动,指着“信用社”门上三个大字说:这是我刻的!又指着楼顶的“下伏头影剧院”“自力更生”几个大字说,这都是当年我写的。老人的语言中流漏出一种自豪感。

E\关停的学校

去年夏天,市作协韩达主席带领焦作地区的省、市作协会员来此采风,大家在高高的虎头山上,美丽的村落民居前,沧桑的古槐树下,拍摄了一张张倩影,留下了一串串爽朗的笑声,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兴奋之余发现了只有一名学生的下伏头小学,大家都有一种无奈与伤感,但仍然从内心由衷的为坚守山村教育阵地的于老师点赞。

今朝再来,学校已经关门,于老师已经调走,此情此景更令人神伤。要知道这所学校历史悠久,当年不仅有小学,还有初中和高中,这里曾经走出过六位博士,现在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那是老师们当年心中按捺不住的骄傲。而这一切都被历史锁定,给下伏头人留下的不是美好的记忆,而是怅然忧伤。若干年以后谁还会记住这些辉煌?睡思梦想渴望回归自然的下伏头村民,会不会再听到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还能不能找回从前的优越感?

我不敢想,村民们也不愿提及,路过学校门口,我再次流下伤心的泪水,不忍直视眼前的一切。

F\风光依然

下伏头村的美丽不仅过去出名,即使现在也仍然首屈一指。登上虎头山远眺,正南的九峰山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当年日本鬼子也不敢冒犯;东南方的红石漏峭壁万仞,山腰有个神秘的山洞,传说南蛮人来此盗宝被摔了个粉身碎骨;正西方翻过山头就是吴窑村,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开凿了长800米的幸福洞,好比愚公挖开了太行王屋二山,车辆可以自由通行;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峡谷平原,一百多亩土地连着刘坡、谷洞峪,农田的小麦、蔬菜、向日葵组成了不规则的几何图案,夏秋之际黄绿相间极为好看;正北方铁路北侧有一道向阳谷,长满了连翘、刺槐、野桃树,顺谷底小路可直登郭顶;向阳谷西侧有一道薄山,山脊小道不足一米,由于植被稀疏,走在上面胆颤心惊,不是探险者无人敢去登攀。更好看的是站在村南路上看虎头山,不仅有美丽的层层梯田,更有葳蕤的松柏绿满山坡,让过往行人都感到养眼。

尽管河道早已干涸只能雨季泄洪,但下伏头人不缺吃水,转山渠水通过管道通往村上的大水池,流进家家户户的厨房。水池盛满泉水后自动溢流,犹如清清山泉昼夜叮咚从村北穿过,浇灌着村边几十亩菜园。这是没有国家资金扶持山村菜篮子工程,因没有风霜等自然灾害,收成一直很好,成为博爱山区少见的景观。

村西头有一间石头窑洞,门前有清清溪水汩汩流出,查找源头,水流竟然出自窑洞里间的地面。那是山上渗透下来的泉水,让民房变成了东海龙宫,无限诗情画意叫人流连忘返。

美丽的下伏头,但愿您能回到山清水秀的二十年前。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5)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6)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7)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8)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9)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0)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1)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2)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3)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4)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5)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6)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7)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8)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19)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0)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1)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2)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3)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4)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5)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6)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7)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8)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29)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0)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1)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2)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3)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4)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5)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6)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7)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8)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39)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0)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1)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2)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3)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4)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5)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6)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7)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8)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49)

梦里水乡游一回(梦里水乡下伏头)(50)

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后台添加白名单,本平台公众hsghsx

本文文字为鄈城漫笔原创首发

关注请点击右上角:鄈城漫笔

或关注 hsghsx

《鄈城漫笔》、《怀川夜语》的新年感怀

【感恩有您同行】涌出心尖的感动

生命的守候

春的使者

一抹金色铺太行

金色的畅想

太行阅春月寨路

张三街何以“三不照”

千年古村东矾厂(一):从军事要塞到休闲驿站

千年古村东矾厂(之二):小岭之战与屠村血案

千年古村东矾厂(之三):朝阳沟与不老泉

江岭古韵(之一):千年古村的活体见证

江岭古韵(之二):牛鼻石与佛爷嵝

江岭古村(之三):古韵犹存的宋寨

又是一年樱桃红

颐养何待夕阳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