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了,尤其是从外地回到老家,爷爷奶奶见了孙子孙女,那是亲不够,攒了一年的好吃的,恨不得都在这几天给孩子吃下去,结果很多家庭因为吃,吃,吃,给悲剧了!

我们这里过年有打发糕的传统,发糕是黏米面混合各种豆和大红枣做成的,结果我家邻居的孩子就因为吃了一口发糕被枣核给卡在了喉咙里,幸亏送医及时,才保住了一条命。

我翻了一下网络,发现往年因为吃东西,出问题的还真不少,有因为吃面条给噎住的、吃鱼被鱼刺卡到喉咙的,还有吃白果中毒的,孩子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或者急救方法不当,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会让孩子送命。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1)

对于这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如何做才能不出现问题呢?今天张老师就跟大家分享关于孩子在吃东西上可能遇到的一些状况,以及一些正确的处理方式,希望大家只需要认真看看,但永远别用上。

这些东西不要吃

有“毒”的食物:白果、蜂蜜、螃蟹、松花蛋

白果:多因生食或炒食过量所致,孩子吃十至五十粒就容易发生中毒现象。

蜂蜜:中混有肉毒杆菌,一般对人无害,却是婴儿的致命毒药,医生建议1岁以下的婴儿不能吃蜂蜜。因为婴儿消化系统还不健全,肉毒杆菌孢子就有可能在婴儿消化道中繁殖,导致肉毒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螃蟹:性寒,容易让孩子拉肚子、过敏,而且可能会感染不知名的海洋细菌,导致意外发生。

松花蛋:铅含量非常高,儿童食用松花蛋,会因铅含量超标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2)

各种坚果:3岁以下的孩子不易嚼碎坚果,而且吞咽反射还未发育完善。即使能咬动坚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颗粒仍然容易卡住气管。花生、开心果、夏威夷果等,这些食物容易导致小孩呛入气管,有些会因为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而窒息死亡。

果冻:所有的零食中,那危险系数简直最高了,最容易噎着孩子。 

海鲜类易过敏、有寄生虫的食物:比如说虾、大闸蟹、鱼这些都是海里的,有些孩子食用,容易导致过敏。

腌制类食物: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是世界上公认的癌物质,同时高盐也会诱发高血压,像咸菜、腌肉、培根、鱼片、牛肉干、鱿鱼丝这类食品,尽量不要给宝宝吃。

糯米制品:如汤圆和年糕,不易消化,会加重宝宝胃部的负担。还可能加剧宝宝胃酸的反应,会造成宝宝胃部不舒服。而且糯米很黏,宝宝很容易吞咽不下去而发生危险。因此, 不建议3岁以下宝宝吃年糕或元宵。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3)

不小心噎到了怎么办?千万不要相信民间处理方法

对于噎到之后怎么办,民间有很多办法,比如吃鱼卡到刺要喝醋,吃馒头卡在喉咙里要多喝水,只是这些方法都不靠谱,我们现在来详细说一下。

1、吃鱼卡到刺

民间处理方法:喝醋或吃维C软化鱼刺、吃馒头或米饭吞咽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4)

这张是我们的咽部和食道上半部分的解剖图。一般我们说鱼刺卡在喉咙里,指的是发生在扁桃体到食管之间区域的异物嵌顿,常见的就是扁桃体、舌根会厌谷(会厌与舌根之间的狭缝)等部位。

如果鱼刺卡在扁桃体内侧(如上图),一张嘴就很容易被发现;可是如果卡在更靠下的位置,通常就必须借助内镜等专业医疗设备才能看到了。

如果用馒头、米饭等将鱼刺硬咽下去,很容易让鱼刺越扎越深,一方面可能完全刺进扁桃体或者舌根内,到医院也无法取出,只能等局部形成溃疡后脱落;另一方面可能随吞咽被带到食管内嵌顿,这样就只能做食道镜取出来了,严重者还会刺穿食管导致大出血!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5)

另外,喝醋软化鱼刺也是不靠谱的。首先醋经过咽喉的时间很短,并不足以有软化效果;其次如果醋真能软化鱼刺,那对器官的刺激也是很大的,还会增加感染风险。

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常常不能很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家长千万不要大意,如果吃鱼过程中,孩子出现口水外流、异常哭闹、咳嗽、拒绝进食等情况, 要注意是不是有鱼刺卡在喉咙里了。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6)

那么,一旦觉得卡到鱼刺,最靠谱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只有一个:去医院,去医院,去医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同时立刻停止进食,减少吞咽动作,安抚孩子,减少哭闹,避免鱼刺刺入组织深部或被带入食管,甚至误吸进入气管。找一个有专业耳鼻喉科室及医疗设备的医院,医生一般都会根据病情提供科学的解决办法。

口咽的鱼刺取出较简单,喉咽部相对要复杂些,要通过喉镜取出。如果不幸进入食管,就需要全身麻醉之后食管镜下取出了。注意,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有能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送孩子就医时,要送到儿童专科医院,或者耳鼻喉科比较强的综合医院,避免辗转就医,延误治疗。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7)

有人可能会问了,只要卡到鱼刺就要跑去医院吗?对于这件事情我问过相熟的几位医生,他们提供了两种方法,但都适用卡的部位较浅的情况:

一种是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舌头,患者做干呕状,另一人用手电筒照射口腔深处,如果肉眼能看到鱼刺,且方便自行用镊子取出的话,可以试试,这一定是鱼刺比较靠外,如果是比较靠里的,或者配合度不高的小盆友,就不要尝试这种方法了,应立刻就医。

还有一种是轻咳,并做类似吐痰的动作,一些并没有扎入软组织的鱼刺,可能会靠震动而咳出来。但注意一定是轻咳,否则肌肉用力过猛,可能加重损伤。大孩子和成人可以尝试,对于小盆友,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及时就医就好。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8)

我当时还问了一个脑残的问题:可有时候吃馒头喝醋好像的确解决过问题啊!

医生回复:“鱼刺大小、卡住的部位和角度不同,有时候能解决问题是侥幸,也不排除是微小鱼刺被自行消化的缘故。”

张老师是个焦虑的妈妈,我感觉在孩子安全上,还是不要报侥幸心理,以免到最后小疏忽酿成大错。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9)

2、吃馒头、花卷、面包等主食或者干果被噎着

民间说法:喝水

“吃馒头噎着,喝水就好了。”这应该是很普遍的观点,但喝水真的有用吗?

2018年9月27日,一5岁男孩吃面条被噎住了,奶奶赶紧给孩子灌水,最终导致了孩子的窒息。

这不是个例,所以今天给大家科普下被馒头噎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第一,绝对不能喂水。“干馒头吃进去,喂了水,馒头会发胀,没咽下去的话,就会在喉咙堵住,更危险。”

就像很多人认为呛住了就要喝水,其实这样只会加重引起呛咳,如果不小心呛进肺里,还会引起窒息,严重的话,还会引发吸入性肺炎。

第二,家长一定要一边自救一边送往医院。因为人的呼吸不能停止时间过长。这种情况家长应在4分钟内实施急救,这是急救的最关键时间,因为窒息使大脑缺氧6—8分钟,受损是不可逆的。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10)

一旦发现孩子被干果或者面食卡在喉咙,对较小的孩子,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上述办法,仍然没有将食物拍出来,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

春节期间怎么防熊孩子(春节除了防熊亲戚更要防止孩子)(11)

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这个手法是美国外科医生海姆立克发明的,是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生命的拥抱”,迄今为止这一手法已经拯救了十万余人,包括美国总统里根,纽约市长埃德,著名演员伊丽莎白泰勒。为了方便我们学习,我找了视频来分享给大家。

最后,张老师提醒各位家长,都说预防大于治疗,只有身为家长的我们,平时多留意这些安全隐患,尽最大努力从根本上杜绝孩子 “祸从口进”,其次,万一发生异物卡喉此类情况,要知道哪些措施是万万不可取的,如鱼刺卡喉喝醋、吃饭吞咽;吃馒头噎着喝水等等,而是要懂得如何科学地利用黄金急救时间,为孩子争取一线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