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映的电影《妖猫传》以日本僧人空海和唐朝诗人白居易查找长安妖猫事件为线索,揭开了安史之乱中马嵬驿兵变的一些真相,在禁军哗变面前,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因而背叛了他与贵妃之间的誓言,用所谓的假死谎言,骗得贵妃欣然就死。白鹤少年为了守护贵妃遗体,化身妖猫,向当年一众人等复仇······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1)

空海和乐天

电影本身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是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时间BUG。电影一开始就是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死在宫中,而影片中的各种人物追述当年贵妃死于马嵬驿的时间都说三十年前,贞元二十一年是公元805年,马嵬兵变发生于天宝十五载,即756年,两者相距51年,哪里是什么30年?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2)

《妖猫传》中的杨贵妃

那么这个电影制作团队没有历史顾问吗?当然不会没有,也决不会出这种低级的硬伤错误。这样一来,就有必要品一品三十年这个概念在陈凯歌心中的位置。作为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心中的黄金时代必然是那个朝气蓬勃,自由开放的时代,距今多少年呢?同为第五代,张艺谋当年能玩出一部谄媚暴君的《英雄》,后来也奉上了《归来》。

不说太远了,还是回到历史现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安史叛军势如破竹。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九日,大将哥舒翰战败,潼关失守,长安屏障已无。六月十日,玄宗皇帝召见右相杨国忠和左相韦见素商议,曾任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提出逃往蜀地的建议,玄宗也接受了。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3)

妖猫传中的皇帝

六月十一日,皇帝召集百官商议,会议开得很无聊,没有任何成果,而且朝廷上已有人心惶惶的局面。当天长安市井萧条,百姓已经有开始逃难的。六月十二日,玄宗上朝时,官员只到了一两成。玄宗皇帝对待臣僚也没有多少诚意,早就打算逃亡蜀地,但却不告诉百官,反而驾临勤政楼,做出要亲征的姿态。

当然,百官不是傻子,也不相信皇帝会玩命。当天,“上移仗北内。既夕,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比六军,厚赐钱帛,选闲厩马九百徐匹,外人皆莫之知”。这段史料引自《资治通鉴》,“外人皆莫之知”就意味着这是密室政治的决策,而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也应该是玄宗亲信之臣。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4)

极乐之宴

六月十三日黎明时分,微雨,玄宗一行从禁苑西南面的延秋门离开,从行的只有杨贵妃姐妹、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等,以及太子、亲王,甚至很多李氏皇族都没有随行,逃命是少数人的事情。过左藏库时,玄宗拒绝杨国忠焚库的要求,天亮时过便桥,杨国忠请求断桥以渭水阻挡追兵,同样被玄宗拒绝。

玄宗出亡前携带了充足的财货,并且厚赏禁军。逃命的准备,玄宗似乎做的很好了,但是他忽略了一样,那就是吃饭问题。钱带了很多,所以玄宗认为只需要沿途州县供应食宿,他派出内侍王洛卿告谕郡县准备。玄宗出逃的消息传开之后,长安大乱,官民四出逃窜,左藏大盈库起火,宵小之徒趁机劫掠财货。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5)

唐长安

六月十三日辰时,玄宗一行到达距长安40里左右的咸阳望贤驿,这是逃亡的第一站。奉命准备的王洛卿和县令都已逃走,皇帝一行即将面临断炊,这是带着再多的金银财宝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资治通鉴》中记载:

中使征召,吏民莫有应者。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于是民争献粝饭,杂以麦豆;皇孙辈争以手掬食之,须臾而尽,犹未能饱。上皆酬其直,慰劳之。······俄而尚食举御膳以至,上命先赐从官,然后食之。命军士散诣村落求食。

饭吃不上,这就是玄宗逃往的最大危机!皇帝既然“命军士散诣村落求食”,就说明当时根本无法提供禁军的伙食。禁军平时待遇优渥,如今吃不上饭,这就是最大的威险!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6)

陈玄礼

六月十三日,玄宗一行到达金城驿(今陕西兴平县),这是逃往第二站。因为午饭时间的拖延,所以到达金城的时间已是半夜。咸阳的情形重现,县令和当地百姓已经逃亡。没有官吏和百姓,流亡朝廷多方找寻,“俄得智藏寺僧进当粟,行从方给”。

宫廷此时已经毫无尊严可言,流亡队伍不断有人逃走,“从者多逃,内侍监袁思艺亦亡去,驿中无灯,人相枕藉而寝,贵贱无以复分辨”。袁思艺是与高力士地位差不多的大宦官,居然也开小差了,而且后来投降了安史叛军。

六月十四日中午,玄宗皇帝一行抵达马嵬驿,这里距离金城驿西北23里。在这里,很快就发生了一场深刻影响后世历史的兵变,史称马嵬驿之变。《资治通鉴》对这段历史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禁军将士吃不上饭,所以愤怒难忍。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7)

杨贵妃

玄宗亲信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安史叛军的一个旗号就是清君侧,杀杨国忠。陈玄礼这么解释也没问题,但是他没有去找玄宗,而是“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陈玄礼希望太子,也就是日后的肃宗李亨出来主持杀杨国忠的事情,但是“太子未决”。

正在此时,一个偶然事件发生了,“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国忠马,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吐蕃使者也跟着逃往了,也没饭吃,找宰相杨国忠投诉。于是,就有军士大呼:“国忠与胡虏谋反!”禁军将士马上就射杨国忠,中了马鞍。“国忠走至西门内,军士追杀之,屠割支体,以枪揭其首于驿门外,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暄及韩国、秦国夫人”。权倾一时的杨国忠及其家人,就这样简单而卑微地死了。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8)

杨国忠的影视形象

杨国忠被杀之后,御史大夫魏方进说:“汝曹何敢害宰相?”结果也被乱兵杀死。左相韦见素听闻兵变,就出来查看,结果也“为乱兵所挝,脑血流地”。不过乱兵首领有人说:“勿伤韦相公。”于是韦见素得以保命。

乱兵将皇帝居住的驿站包围了,玄宗皇帝得知兵变及杨国忠被杀之后,出来“慰劳军士,令收队”。但是,这一次皇权失灵了,禁军将士仍然不走。内臣高力士奉命与陈玄礼谈判,陈玄礼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陈玄礼的意思是杀了杨贵妃,以平息六军怨气。皇帝说:“朕当自处之。”若说玄宗不爱杨玉环,那真的是冤枉皇帝了,玄宗说完之后,“入门,倚杖倾首而立”。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9)

妖猫传中的高力士

过了很长时间,京兆司录韦谔上前劝皇帝:“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说罢,叩头流血。皇帝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高力士在一旁说:“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将士安,皇帝才能安,反过来,将士不安,皇帝就甭想安稳了。玄宗的生命就悬在陈玄礼及外面这些禁军手中,权衡之下,玄宗“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10)

妖猫传中的陈玄礼

杀完之后,“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陈玄礼等人看完之后,“免胃释甲,顿首请罪”。皇帝哪敢真的怪罪他们呢?“上慰劳之,令晓谕军士”。杀了杨贵妃,将士们的怨气消了,“玄礼等呼万岁,再拜而出,于是始整部伍为行计”。流亡朝廷又上路了。

仔细看看整个兵变过程,大将军陈玄礼是个关键角色。一开始,谋划杀杨国忠,到联络太子动手。太子李亨不敢决断,乱兵自己动手,幕后或许就是陈玄礼的煽动?陈玄礼是玄宗皇帝亲信大臣,当年李隆基起兵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他就是得力干将。

妖猫传杨贵妃真实故事(妖猫传中玄宗皇帝活埋了杨贵妃)(11)

君王掩面救不得

朱言在此做一个推论,陈玄礼当年是兵变上位,如今在流亡途中,主动邀请太子加盟兵变,这是否又是一次兵变投机呢?这么说来,妖猫找陈玄礼后人报仇也说得通了,呵呵。

不管太子在兵变中有没有起主导作用,但是这次兵变却是导致了玄宗皇权地位极大下降,而李亨与玄宗分道扬镳也是在此之后,太子由此北上灵武,变成了肃宗皇帝。太子李亨是马嵬驿兵变的最大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