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是廊坊市中心城区之一,总面积578.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9万人。下辖2乡6镇3街道和4个省级工业园区,共有行政村284个,城市社区31个。地处平原地区,共有耕地面积48.4万亩。城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次区常住人口为47万9826人。

安次境域周代属燕国地, 西汉置安次县,元代改安次县为东安县,民国年间复名安次县。 境内有北茨平村遗址、郑忠墓、大伍龙元墓群、刘体乾墓等古迹遗址,历史上涌现出吕端、黄诚等名人志士。安次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永定河、龙河、老龙河流经境内。

民间历史艺术文化遺迹

葛渔城重阁会

安次葛渔城重阁会始于乾隆年间,由上下两层演员组成戏剧人物造型,下面的“底座”为身强力壮、善于表演和舞蹈的男演员,上层的“二节人”由小孩扮女角。坐唱曲牌大部分失传,残存曲牌有《扬子江》、《吴氏飞霞》、《春景》、《夏景》等,现代表演已无坐唱形式。

民间音乐

安次的民间音乐均为佛教笙管音乐,并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其中东张务村、军卢村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创作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农民运动乐曲,如《上马台》、《鹅浪子》、《扑蚂蚱》、《哭黄天》等,并成立“军乐队”参加义和团战斗。

中幡

中幡起源于唐宋年间,1895年引入安次东沽港至今。表演时先把竿子竖起托在手中,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还有其他多种样式,讲究扔得高、立得稳。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肩、额头、下巴、后背等处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上下飞舞、交替腾挪,惊险连连。

文物古迹

安次境内有北茨平村遗址、落垡村金代砖砌建筑等9个遗址,唐代郑忠墓、大伍龙元墓群、西永丰村辽代古墓群、明代刘体乾墓等古墓葬;出土文物有唐代隆福寺内长明灯楼、白地红彩缠枝莲八宝纹香炉、辽代石经幢、回龙亭碑、公议制田碑等。

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廊坊市安次)(1)

广阳区,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 地处河北省中北部,廊坊市区北部,下辖5街道3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管委会,总面积464.73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阳区常住人口为53万8798人。

广阳境域周代属燕国地,西汉置 安次县,广阳有炊庄高腔戏、冀中笙管乐、李派太极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有大枣林庄古槐、北旺村遗址等文物古迹。

文化遗产

非遗项目:有炊庄高腔戏,传统戏剧,东尖塔音乐会,民间音乐,冀中笙管乐(南汉村音乐会),李派太极拳,杂技与竞技,南王力村高跷会等。

文章整理编辑缩写 ,河北廊坊市安次.广阳区历史文化诵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