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揽月壮豪情,花好月圆在人间。
怀着上九星摘月的斗志和梦想,中国在探索宇宙、载人航天工程上,以世界惊艳的速度在前行着。
这背后,是数不尽的科研工作者。
他们为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将科研视为伟大理想,将振兴中国科技视为毕生梦想,为中国科技发展进步立下汗马功劳。
今天要讲的,是我国的中科院院士赵淳生老师,他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电动式激振器的科学家,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开拓者。
而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院士,已经患癌21年,并且无复发,成功克服了两种癌症。
创新创业,追逐超声电机中国梦
超声电机,可以做什么?
中国研究超声电机,可以得到什么?
超声电机是以超声频域的机械振动为驱动源的新型微特电机,在轿车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工业控制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他可以让“嫦娥三号”轻装上阵,可以很好地适应月球表面的复合环境,低空气密度、低气压、超低温等,在这种状态下还能保持很好的性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不仅如此,赵淳生将超声电机在行云1 号和2 号卫星的激光通信上得到了应用,为我国卫星物联网星座激光通信零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重要的是,研究属于中国的超声电机技术,有效的打破了国外对超声电机的技术垄断,填补了空白。
20 世纪60 年代,前苏联的Lavrinenko 制作了一种靠摩擦驱动的装置。
随后,美国IBM 公司的Barth博士提出了由压电陶瓷激励、摩擦驱动的方法,提供了最早的超声电机设计方案。
80 年代初,多种新型超声电机结构方案在日本出现。
到90 年代,日本佳能公司已经实现了20~40 万台超声电机的年生产能力,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单反相机镜头调焦系统。
这不仅使佳能公司实现了产品技术跨越式提升和丰厚利润,同时也奠定了日本在超声电机领域的领先地位。
超声电机由于其独特的工作原理所带来的一系列优点,受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在20 世纪90 年代展开了超声电机的研究,尝试利用超声电机解决火星探测器和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的技术瓶颈。
1992 年,赵淳生在美国访学。
从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得知,美国当时正在研制一种基于振动原理的新型微特电机——超声电机。
“当时我就想,超声电机未来在我国定大有用处,我一定要回国研究属于我们自己的超声电机。”
赵淳生敏锐地感觉到超声电机将可能在我国的航空航天、武器系统、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广泛使用。
超声电机将可成为新的科学前沿并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
于是在报告会后, 他立即将原定的“智能结构”和“机械故障诊断”两个研究方向调整为超声电机技术。
在美国MIT 航空宇航系超声电机课题组工作一年后,他决定回国开启新的征程:研究我国自己的超声电机!
1994 年10 月, 赵淳生放弃美方给予的优厚待遇,告别已在美国定居的妻女,独自一人,回到南京。
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1995年底,一台被称为“行波型超声电机”的原型机成功运转起来,而这,就是中国第一台实际运行的超声电机,这就是中国超声电机的从0到1。
两度患癌,笑对病魔
除了科研上的重要贡献,赵淳生院士在人生态度上,也对世人鼓舞良多。
2000 年11月,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已经60岁的赵淳生被诊断患上了肺癌。
赵淳生显得很平静,他说:“如果我不在了,我希望同事们能继续为国为民做好事。”
他并没有告诉远在美国的家人,而是平静地准备接受手术。
但赵淳生的同事还是将这个消息传到了美国。
赵淳生的妻子和女儿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夜买了机票赶回国内。
赵淳生虽然也对即将到来的手术心里没底,但他为了宽慰妻女,还是表面上装出一副没事的样子,说:“你们放心,我动了手术就好了。”
12月5日,赵淳生做了手术,切除右肺一叶。
手术之后,赵淳生笑着对妻子说:“你看,癌症不等于死亡。”
接下来就是痛苦的化疗。
但命运几乎没有给老人喘气的机会。
谁知祸不单行,就在他手术后的第4 个月,医生检查出他的胃里也有一个恶性肿瘤,同样得立即切除。
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明明已经做了一次成功的切除手术,肿瘤还会复发呢?
实际上,肿瘤切除干净只是就单次手术而言的结果,并不代表术后不会转移或者复发。
2001 年4 月6 日,第二次手术开始,结果他三分之二的胃被切除。
一位60 多岁的老人,在四个月内连续做了两次肿瘤切除手术,并在之后的一年中接受了6 次化疗。
化疗期间严重的副作用,让赵淳生几乎没有食欲,体重暴减26 斤。
但他明白必须要吃东西,即使硬吞也要吞下去。
“能吃下去就是胜利。对困难我向来是抱着乐观的态度。”赵淳生回忆道。
赵淳生说:“那期间,我是度日如年,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
尽管如此,赵淳生心里还是时刻想着他的超声电机研究。
妻子问他:“你是要命还是要超声电机?”
赵淳生的回答却是:“两个都要!”
第一次手术后不久,他就开始在病床上修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研究建议书,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报告。
在第二次手术后的化疗期间,5 至6 月,他撰写了4 份超声电机技术专利申请书,8 月,去杭州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的答辩会。
他趁妻子打盹时,躲在被窝里偷偷地用手机核验数据;经常借着上厕所的时间看资料、批阅博士论文,身体稍微好一些,他就强烈要求出院,还把设备搬回家里进行实验。
此外,他每天还要瞒着夫人,悄悄地给自己的研究生们打好多电话,每月的电话费支出达500 多元———他就是用这种方式在重病中坚持为研究生辅导、答疑……
就是在如此身体条件之下,赵淳生主持完成了“新型超声电机技术”项目,并相继获国防科技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5年岁末,赵淳生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拼命三郎,贵在坚持
人们常说,在老一辈身上,可以看到非常多可贵又难得的品质。
成长为中科院院士的院士,最开始也只是个放牛娃,但他努力又敢拼,坚持又乐观,一步步,踏实的走,才走到现在。
1938 年,赵淳生出生在湖南衡山的一个村庄。
两岁时,父亲就远离家乡参加了革命,并在革命战争中牺牲。
在他6 岁时,母亲因病去世,此后,他就由60 多岁的祖母抚养。
祖母只认得“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懂得“做人不能自私”这一点道理,便都言传身教地教给了他。
平日里,他帮助祖母放牛、砍柴、做农活,根本不敢奢望能去上学。
后来,还是当时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暗地里资助他上了小学。
解放后,乡政府又动员他去读初中,拿粮食交给学校,充当他的学费。
当时的初中毕业生比较稀罕,按照祖母的意思,他读完初中,就可以回乡当个小学教员。
但赵淳生坚持要读高中,他刻苦攻读,终于考上了湖南省的重点高中衡山二中。
在高中,赵淳生依旧努力学习,凭借自己优异的表现,让他在毕业的时候,被选入了“留苏预备生”的行列,当时全校也只有6 个名额。
祖母得知这个消息后,哭了三天三夜,说:“我的儿子走了,现在我的孙子也要离开我了。”
赵淳生只得动员自己的姑母,让她劝慰祖母,并照顾祖母以后的生活。
不料,1956 年中苏关系恶化,最终留学一事没有成行。
恰好当时的南京航空学院,即现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来招生,赵淳生就被学校保送到了该校的飞机系。
毕业时,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他又被留校任教。
最初,赵淳生的任教专业是空气动力学,但为了建设学校薄弱专业,赵淳生服从分配,哪里需要去哪里,先后又去了结构力学教研室和震动实验室工作。
在专业领域辛勤钻研的同时,赵淳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外语的学习。
因为他知道,要想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外语是必备的工具。
他从初中开始就学习俄文,一直到工作后也没有放弃。
有一年暑假,南京的温度高达四十几度,大家为了避暑,都不来学校,所以,整个学校都显得十分空荡,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赵淳生依旧坚持住在办公室,与木桌和蚊子为伴,坚持着自己所努力的事业。
每天晚上,赵淳生都在黑板上写上满满一面俄文单词,边读边记。
后来,赵淳生又自学了英文。
中法建交后,从事振动工程研究的赵淳生,需要经常与法国人打交道。
一次,翻译员把“随机振动”译成“随着飞机振动”,这促使他下决心掌握法语。
在南京大学旁听了半年法语课后,赵淳生得到了去法国访学的机会。
可就在他出行前的一个月,他的小女儿出了车祸,永远离开了他。
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让他几乎崩溃,很多人都劝他不要去法国了,但他还是强忍着悲痛出发了。
刚到法国的一个月,他每天晚上都会做噩梦。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他白天还是努力让自己振作起来,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去。
一心想在法国学到真东西的他,选择了巴黎高等机械学院这个规模不大,但很有特色的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国外对博士生的要求很高,赵淳生因此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
那时,他每个礼拜都要用法文汇报学业,论文和答辩也要用法文完成。
为了完成学业,他一头扎进了实验室里,总是忘记实验室关门的时间,结果多次被锁在实验大楼里。
三番五次后,值班员在锁门前,一定得到他所在的实验室看看才行。
由于完成博士论文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学校并不具备某些实验条件,他就一趟一趟地跑到离学校很远的普罗特纳公司去做实验。
经过3 年的苦读,1984 年,他如期获得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在工作中,他一直都是“拼命三郎”。
从患癌之后还要坚持工作这一点,便可见一斑。
赵淳生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书法作品,上书“贵在坚持”四个大字,那是赵淳生自己写的,目的是为了勉励自己。
他说:“坚持就是胜利。我在最危急的时候仍在坚持,所以才取得了后来的工作成果;而且我现在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好,那也是坚持锻炼的结果。”
手术后,他的右臂根本抬不起来,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也急速下降。
为了早日回到实验室,他在能下床的时候,便拉着自己的老伴锻炼身体。
他们打羽毛球,从只能打一两个、三四个球开始,到如今的能打四百多个“和平球”,赵淳生整整坚持了十几年。
此外,去公司和学校上班,他都尽量选择自行车出行。
总结自己的患癌经历,赵淳生认为,自己能挺过两种癌症且过后没有再复发,与自己的体质基础、坚强意志和积极心态有莫大关系,也与他的“两个坚持”有关。
坚持“三乐”—他认为,人生有三乐:以工作为乐、以助人为乐、以坚持原则为乐。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都笑着面对困难和挑战。
对于癌症,赵淳生显得坦然又坚定,他一直努力坚持锻炼自己的体魄,用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天。
他强调,不管年龄大小,只要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一定会受益。
“要尽量为党和人民多工作一点”
2013年,赵淳生院士团队成功将超声电机应用于玉兔号月球车,并随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月。
如今80多岁的赵淳生,并没有向年龄妥协,依然游走于各个学术论坛,积极推动超声电机产业化。
追梦25 年,给赵淳生院士及其团队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坎坷和艰辛,而是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和接近梦想的喜悦。
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各项重要国家工程上得到应用,为中国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属于国家一份子的努力,这份成就感,比任何鲜花都来得珍贵。
感谢有您,赵淳生院士!
参考文献:
[1]杨颖,金家楣,王亮.创新创业,追逐超声电机中国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和他的超声电机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9,16(07):6-12 17.
[2].赵淳生:用生命熔铸超声电机[J].学苑创造(7-9年级阅读),2021(11):10-11.
[3].胡博涛.“两癌”院士:坚持锻炼收益增倍[J].老同志之友,2019(04):58.
[4].院士抗癌21年的秘诀[J].恋爱婚姻家庭(月末),2022(01):14.
[5]陈江昊,陈银银,戴忠民,吴蕊,张馨元.人生贵在坚持——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教授[J].初中生世界,2014(0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