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厚,出生年月不详。在杨家将的传说里,这位被尊为始祖。然而,杨师厚生前威风八面,死后却鲜有后继之人,史书中没有多少笔墨写到他的后代,除了杨家将那家喻户晓的故事外。作为始祖的杨师厚,可能仅仅是用来给杨家将做一个强有力的背书,倒不一定真有血缘关系。

越是在重文轻武的年代,人们越是渴望英雄。从战火中打出一片天的宋太祖赵匡胤受够了五代的纷乱,吸取唐末的教训,限制武将权力。之后文官集团崛起,宋朝落入了一种虽富裕但哪哪都打不过的境地。

可是,人们不愿意看到这样弱小的朝廷,一打仗就只会求和。所以,百姓把希望寄托于武将身上,用各种故事来激起更多人对于武将的崇拜。杨家将的戏说故事,就是在这种状态中出现的,并挑了一位五代猛将作为始祖。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后梁名将杨师厚(1)

投奔朱温遇伯乐

杨师厚,从出生年月不详可知他并不是出生于名望之家。不愿穷苦终身的杨师厚,在黄巢起义后,加入了李罕之的军队。从李罕之身上,杨师厚学到了很多,但李罕之并不是伯乐,一直只把他当成勇夫小将。李罕之降晋时,挑选他部下百人献给李克用,杨师厚就在其中。被当礼物送人,杨师厚非常委屈,再加上李克用帐下勇士如云,杨师厚觉得自己很难有出头之日。于是投奔朱温。朱温直接任命他为宣武军押衙,之后看他做得不错,让他当了曹州刺史。这待遇与之前相差甚大。为报朱温知遇之恩,杨师厚用尽生平所学帮朱温打天下。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后梁名将杨师厚(2)

杨师厚初战是与李茂贞抢夺唐昭宗。李茂贞带着西北劲兵,然而被杨师厚打败了。朱温非常开心,顺利当上了曹阿瞒。903年,青州的王师范起兵反叛,并且联合了吴国杨行密。杨行密手下部将王景仁率领两万士兵支援王师范。杨师厚决定分而击之,各个击破。他首先选择攻破王景仁的援兵,还追了很远,杀死了数百人。此战之后杨师厚被授予齐州刺史。

接下来,杨师厚进攻王师范。他声称要向东支援密州,故意将辎重留在后方基地临朐。王师范看到杨师厚的大军转向密州,准备抢夺辎重,果然出兵攻击。谁知,这是杨师厚布下的瓮中捉鳖计策,他在野外设置了埋伏,杀死王军一万多人,生擒八十将领。不久,莱州刺史王师诲领兵援救王师范,又被杨师厚大败。

及王师范以青州叛,太祖遣师厚率兵东讨,时淮贼王景仁以众二万来援师范,师厚逆击,破之,追至辅唐县,斩数百级,授齐州刺史。将之任,太祖急召,见于郓西境,遣师厚率步骑屯于临朐,而声言欲东援密州,留辎重于临朐。师范果出兵来击,师厚设伏于野,追击至圣王山,杀万余众,擒都将八十人。未几,莱州刺史王师诲以兵救师范,又大败之。——《旧五代史》

三战三捷,王师范不敢再出战,也没人再敢增援青州了。杨师厚这才移军青州城下。王师范只得请求投降。凭着这一战役,杨师厚被加封为检校司徒、徐州节度使。后来又被加封为各军行营马军步军都指挥使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后梁名将杨师厚(3)

功高盖主被猜忌

这个时候的杨师厚战功显赫,羽翼丰满,显然成为了最高级指挥的一员,他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唐末的政局。

907年,朱温称帝,加封杨师厚为加封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将杨师厚提拔到了最显要的武将地位。第二年,又加封为检校太傅。

911年,朱温和李存勖开战。王景仁在柏乡被史建瑭打败,晋军乘胜包围了邢州,进而掠夺魏博,南指黎阳。朱温调杨师厚镇守卫州。有了杨师厚坐镇,梁军将魏博前线守得铁桶一般,晋军打不了胜仗,只能后退。杨师厚追袭晋军,渡过漳河,解除了邢州之围,改任滑州节度使,继续对抗李存勖。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后梁名将杨师厚(4)

此后,李存勖决定先北后南,将攻击重心放在燕地。朱温闻讯后,决定集中大军北上,于是让杨师厚率领大军进攻枣强。没想到,枣强居然是个硬骨头,杨师厚遇上了非常顽强的抵抗,竟然十多天都攻不下来。

朱温第一次对杨师厚的忠诚产生了怀疑,觉得以杨师厚雷厉风行的风格怎么这么久都攻不下来。帝王总是多疑的,再心胸宽广的帝王到了自己逐渐年老体弱的时候也免不了这点。

于是朱温屡次派人督责,杨师厚只能昼夜都努力攻击,终于攻破枣强。作为胜利者的杨师厚将被朱温指责、猜忌的愤怒转移到枣强军民身上,下令屠城。

师厚受诏以兵屯卫州,晋军攻魏州,不克而退;师厚追袭,过漳河,解邢州之围,改授滑州节度使。明年,太祖北征,令师厚以大军攻枣强,逾旬不能克,太祖屡加督责,师厚昼夜奋击,乃破之,尽屠其城。——《旧五代史》

朱温对杨师厚起了忌惮之心,可惜没等到适合出手的时机,朱温自己就先死了,留下他的儿子们直面风头正盛的杨师厚。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后梁名将杨师厚(5)

顺应时局助友贞

弑父篡位的朱友珪非常害怕杨师厚。这时的杨师厚手握河朔重兵,威高震主,朱友珪把他当祸患,决定诏令杨师厚到京,借口是问一下情况。可是杨师厚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来了精壮甲兵一万人,在都城外严阵以待,自己带着十多人入城谒见。朱友珪心想恐怕无法对杨师厚下手了。没有足够的理由将杨师厚拿下,随意处置只怕会引起军队哗变。于是只好对杨师厚笑脸相迎,大加赞赏,并准备了厚礼送走他。

朱友珪这个皇帝当得不称职,行径恶劣不得民心,他的弟弟朱友贞准备造反取而代之。在密谋中,幕僚赵严认为如果朱友贞想要成为皇帝,只要杨师厚一句话就可以成功。朱友贞就派了人去找杨师厚,杨师厚犹豫了一下,又想朱友珪弑父夺位,又残暴不堪,朱友贞是为了正义夺位,而朱友贞成功之后自己能获得的好处也是非常多的。于是杨师厚令王舜贤去洛阳与侍卫军使袁象商量有关事宜。然后又派兵进京,在滑州驻守,以阻挡有可能帮助朱友珪的援军。使朱友贞顺利地杀掉朱友珪。

朱友贞登基后立马杨师厚为邺王,并加封检校太师、中书令,在诏书中都不提其大名,以显尊重。从此朱友贞事无巨细,必先与杨师厚商量,杨师厚也颇为骄傲放肆,过起了如太上皇般的神仙日子。

是时师厚握河朔兵,威望振主,友珪患之, 诏师厚赴阙。师厚乃率精甲万人至洛阳,严兵于都外,自以十余人入谒,友珪惧, 厚礼而遣之。及末帝将图友珪,遣使谋于师厚,深陈款效,且驰书于侍卫军使袁象 先及主军大将;又遣都指挥使硃汉宾率兵至滑州以应禁旅。友珪既诛,末帝即位于 东京,首封师厚为鄴王,加检校太师、中书令。——《旧五代史》

可是并没有按主流剧情发展,杨师厚突然在镇州病死。朱友贞追赠他为太师,并且废朝三日。不是哀痛,而是大肆庆祝他的死亡。其实,对于杨师厚的死,最高兴的应该是李存勖。就在杨师厚死后不久,李存勖兴兵直指后梁,不久就灭掉了后梁。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后梁名将杨师厚(6)

鉴于杨师厚一生的事迹,杨家将选他当始祖还是有道理的。毕竟是一腔热血在心头的军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且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品性。这样的人物值得被后人称颂与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