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位公主(这位公主不一般)(1)

◆初雯雯曾经救助过这样一只河狸——因为与其他河狸争夺领地,受了很严重的伤,但它非常想活下去。那只河狸一直不停地吃,吃完就躺下休息,初雯雯和同事们都以为河狸恢复得很好,没想到突然有一天,那只河狸浑身抽搐着死了,初雯雯哭了9个小时

◆“我已经不是那个只会抱着死去的动物痛哭的小女孩了,在保护河狸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成长。”

◆“如此多年轻人都能参与到自然保护中,我想中国今后的自然保护事业一定很棒。”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翟俊杰 实习生韦梦想

在刚刚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来自新疆的27岁女孩初雯雯吸引了众多目光。被称为“河狸公主”的她,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戈壁上跋涉,为河狸种树、救助雪豹……还在互联网上开直播、做视频,让越来越多的90后和00后参与到新疆野生动物保护中来。

不只是“河狸公主”

“大家好,我是初雯雯,我是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在初雯雯拍摄的短视频里,她常常这样介绍自己。

蒙新河狸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不足千只,是比大熊猫还稀少的濒危物种。它们擅长筑坝蓄水,主要以树枝为食,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之一就是阿勒泰乌伦古河流域。

与河狸结缘,要从初雯雯2岁时说起。初雯雯的父亲初红军是一名动物保护学家,上个世纪90年代,他前往阿勒泰研究蒙新河狸,把2岁的初雯雯带在身边。虽然年龄很小,但初雯雯面对野生动物并不恐惧。看见盘羊、野马和河狸,她只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我觉得自己与大自然是心灵相通的。”

父亲就这样在初雯雯的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的种子。长大后,初雯雯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现在,她是北京林业大学在读博士,专业是野生动物保护。

初雯雯说,有人觉得河狸啃树会破坏生态,其实并不是这样。河狸只啃那些长得茂密的树木,它们被称为动物界的建筑师,会“建水坝”“盖别墅”,进而在居住的地方形成一片湿地,可以为其他水生及鸟类动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

从2014年正式从事河狸保护工作以来,河狸已经成为了初雯雯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河狸公主”,还有人称她为“野生仙女”,但她每天的生活可不像仙女那样轻松。被铁丝网刮伤、膝盖磨损疼痛……这些对她早已是家常便饭。

初雯雯笑着说,虽然外界习惯叫自己“河狸公主”,但其实自己的工作不只是保护河狸。她还需要保护阿勒泰地区其他的野生动物。无论是刺猬、狐狸还是金雕,当地牧民或救助站遇到受伤的动物,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初雯雯,请她进行专业救助。

初雯雯创办了瞳之初自然影像工作室,初衷是让远在城市里的人们能看到野生动物与自然风光,让更多人爱上新疆和野生动物保护。但渐渐地她发现仅仅是记录和拍摄是不够的,“保护野生动物需要更多人做出实际行动”。

汇聚更多人的力量

初雯雯曾经救助过这样一只河狸——因为与其他河狸争夺领地,受了很严重的伤,但它非常想活下去。那只河狸一直不停地吃,吃完就躺下休息,初雯雯和同事们都以为河狸恢复得很好,没想到突然有一天,那只河狸浑身抽搐着死了,初雯雯哭了9个小时。

河狸是领地意识很强的动物,但由于栖息地不断缩小,河狸种群难以增长。初雯雯明白,仅凭自己一个人能做的很少。于是,她借助互联网,发起了一系列野生动物保护公益项目。

第一个公益项目是“河狸守护者”。初雯雯和同事们开放捐款平台,捐款者需要为一窝河狸捐助500元,这笔钱会提供给这窝河狸所在操场的牧民家庭,由这户家庭承担起守护河狸的任务。“因为很多河狸生活在保护区之外,如果牧民参与保护河狸,效果会更好。”初雯雯说。

如今,已有超过百户牧民通过了野外工作技能培训,上岗成为自然保护公益巡护员。捐款者可以认领自己喜欢的河狸家族,给它们取名字,还能收到初雯雯拍摄的河狸家族照片。

第二个公益项目是“河狸食堂”。在互联网上募集的资金用来购买树苗,请当地牧民帮忙种植和看护,如果树苗的成活率达到要求,牧民们就可以收到更多补贴。在阿勒泰,一瓶可乐的费用就可以种一棵树。“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给牧民一种选择。他们可以让牛、马和骆驼啃树苗,但那样的话,拿到的补贴就少。”初雯雯说。

如今,在牧民的帮助下,已有41万棵灌木柳树苗在阿勒泰地区生根发芽。

今年4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初雯雯开展了第三个互联网公益项目“河狸方舟”,即建立蒙新河狸救助中心,为受伤的河狸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诊疗、手术和康复场所,最后再帮助它们回归自然。这是我国首个专业河狸救助机构,同时也是阿尔泰山脉在我国境内的第一所专业野生动物救助中心。

此外,初雯雯还开通了野生动物直播,在野外架设相机24小时直播,不仅能让粉丝参与进来,还缓解了动物保护人手不够的问题。

过去4年,有超过百万名网友参与了初雯雯发起的互联网野生动物保护公益项目。初雯雯说,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只会抱着死去的动物痛哭的小女孩了,“在保护河狸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成长,变得更加成熟”。

今年高考结束后,有人在短视频平台上问初雯雯,选什么样的专业可以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初雯雯说:“每个人都有能做到的事情,不一定要来到野外,生活中节约用水也能够保护自然。”

“做自媒体不是为了赚钱”

2021年10月11日,初雯雯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发言,分享自己4年来带领团队开展互联网公益活动的经历。走下会场,她迫不及待地脱掉了脚上的高跟鞋,“不习惯,太累了”。

这4年来,通过初雯雯和团队的努力,阿勒泰地区蒙新河狸由162窝增加到190窝,种群数量增长20%。但她觉得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政府、网民、当地牧民还有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初雯雯觉得自己只是在做喜欢的事情,“我很喜欢野生动物,做这些事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的。”

初雯雯说,自己做自媒体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大多都需要使用捐款,也希望通过短视频让大家直观地看到保护成果,“粉丝们能看到捐的钱花在了哪里”。

新疆专业的动物保护人员还比较稀缺,河狸救助中心的兽医和训练师目前能对被救助的动物进行康复训练,让它们重拾野外生存的本领,“这些内容是我们参考了其他救护中心,观看了很多纪录片和书籍总结下来的经验方法”。

对于未来,初雯雯颇有信心:“如此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都参与到自然保护中,我想中国今后的自然保护事业一定很棒。”

刊于《瞭望》2021年第44期

来源: 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