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建自治区主委钱学明受访时称,“学校的教育质量明显有差距,面对择校问题,老百姓都很焦虑,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不是小事。”(中新网5月20日)
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确实不是小事情。“择校难”问题,事关万千家庭,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民族复兴伟业,已然成为近年来社会普遍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问题的焦点,直指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亟待破解。
现实中,“择校难”问题的存在,确如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明所言,已经不是一年两年,老百姓的焦虑程度也已经难以用简单的言语来形容。据报道,早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钱学明委员就曾针对“择校难”问题提交了《试行教师“工资帽”和校长“段位制”》的提案。他表示,当前教育不均衡带来的社会不公依旧让民众“头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义务教育不均衡现象,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还表现在城区之间、学校之间。尤其是同一个城市之内,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巨大差别。按照“单校划片”的做法,各地多有出现“择校难”现象。
早些年,办义务教育,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改革开放后,国家重视教育,开始创办示范性学校等,期望以打造部分优质学校的方式“以点带面”,但“现实很骨感”,事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优秀教师、优秀校长过于集中在少数学校,好的学校越发展越好,弱的则愈弱”。
据了解,教育部自2017年起在副省级以上城市推行“多校划片”做法,力图化解“学区房”问题。“多校划片”,简单而言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而学生最终入读哪个小学初中,则用“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分配。这种方式看似体现了社会公平,但却会让部分原本可以就近上学的学生被迫“多跑了路”,甚至“舍近求远”。
从本质上讲,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出现“择校难”问题的根源。优秀的教师没有充实到薄弱学校去,优秀的校长没有用在薄弱学校的管理提升上。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转而对学生采取“多校划片”抽签方式择校,显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入学公平则是教育链条起点上的公平。要在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国家目标,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抓住关键、找准路径。
有专家坦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难”问题,其基本路径应该是让优秀教师资源均衡分布到各个学校;对校长而言,好学校相对管理难度小,而较差的学校管理难度相对比较大,应该让优秀校长在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过程中体现价值,而不是在条件优越的好学校“做官”,以被迫学生“择校”。
在均衡配置优秀教师资源方面,不妨将教师工资总额与学校招收学生数量直接挂钩,促使学校只能搭配使用高、中、低不同工资水平的教师。优秀教师要想得到高工资,只能选择到具有高工资岗位的学校任教,让其在不同学校均衡化分布。而在均衡配置校长资源上,则可尝试让校长的工资与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学校排名进步直接挂钩。通过引导优秀校长到排名靠后的薄弱学校任职,提升其管理水平,促进不同学校之间均衡化发展。
破解“择校难”问题,关键在找准路径。同时,需要更多象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明一样的有识之士,需要顶层设计更多有效的改革举措,当务之急需要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明显差距,正确理解和切实化解老百姓面对择校问题的焦虑心情;尤其是,各地教育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过去办好“示范性学校”的理念,更多的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引导优秀教师和校长资源均衡分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从根本上破解“择校难”问题。(作者:周志宏)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