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的始源(一代天皇一生只能举办一次的仪式)(1)

10月22日,天皇即位典礼的中段——“即位礼正殿之仪”在海内外观礼嘉宾的瞩目中落下了帷幕。11月10日下午,即位礼的最后一项仪式“祝贺御列之仪”举行,德仁天皇与雅子皇后乘坐敞篷汽车进行庆祝巡游,沿途吸引了约11.9万民众到场,创下了历史新高。而11月14日、15日,即位典礼的后段——大尝祭本祭,即“大尝宫之仪”——将于东京皇居东御苑举行。


大尝祭源于天皇常规祭祀活动之一的“新尝祭”。

新尝祭是日本仿效隋唐,建立起律令制国家后出现的祭祀活动,每年秋天举行。仪式中,天皇要将皇宫内收获的稻谷供奉给神明。7世纪后半期,这一仪式开始在天皇即位礼后大规模举行,被称为“大尝祭”或“践祚大尝祭”,成为天皇即位典礼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宗教性与神秘性著称,是天皇“一代一度的神事”。


大尝祭的准备工作

天皇即位后,一旦确定即位礼与大尝祭的举行日期,首先会举行“期日奉告之仪”。新任天皇要通过祭祀,将日期亲自禀告给天照大神(贤所)、历代皇祖皇宗(皇灵殿)、天神地祗(神殿)。

日本天皇的始源(一代天皇一生只能举办一次的仪式)(2)

5月8日,在皇宫的宫中三殿举行“期日奉告之仪”。德仁天皇身着“黄栌染御袍”向神灵报告“大礼”举办日期

之后,需要通过龟甲占卜的方式选定大尝祭时供奉用的稻谷产地。5月10日举行的“斋田点定之仪”上,神官根据火烤水泼后龟甲出现的裂缝,加之宫内厅与地方自治体及农业团体的协商,确定了位于悠纪地方(东日本)与主基地方(西日本)两块斋田的具体地址:枥木县高根泽町大谷下原及京都府南丹市八木町冰所新东畑。

日本天皇的始源(一代天皇一生只能举办一次的仪式)(3)

9月27日,大尝祭中收获稻谷的仪式“斋田拔穗之仪”在枥木县高根泽町举行,天皇派遣的拔穗使在悠纪斋田监督

此外,当年夏天,还要营造大尝祭的临时祭场——大尝宫。大尝宫主要由悠纪殿、主基殿加上天皇皇后斋戒更衣的回立殿,统共3大主殿、30余座建筑构成。仪式结束后,这座宫殿将于11月21~12月8日向民众开放,随后拆除。

日本天皇的始源(一代天皇一生只能举办一次的仪式)(4)

9月,建设中的大尝宫

道色彩浓重的大尝祭

11月14、15两日,大尝祭本祭,即“大尝宫之仪”正式举行。14日上午,天皇敕使在伊势神宫,神官在宫中三殿再次举行祭祀仪式,奉告神灵当天要举行“大尝宫之仪”的消息。晚上22时至次日凌晨5时左右,“大尝宫之仪”正式举行。天皇斋戒沐浴后,依次进入大尝宫的悠纪殿、主基殿进行祭祀。

日本天皇的始源(一代天皇一生只能举办一次的仪式)(5)

明仁天皇举行“大尝宫之仪”

当天,以内阁总理大臣为首的三权长官、地方自治体长官以及各界代表均受邀参列仪式。明仁天皇时,约有900人受到邀请。

11月16日,在皇居丰明殿内,还要举行为期两日的“大飨之仪”。天皇、皇后会与内阁总理大臣为首的国民代表一起分享由大尝祭新谷做成的酒水和食品。该仪式在1909年《登极令》发布前也被称为丰明节会,有与民同庆之意。

日本天皇的始源(一代天皇一生只能举办一次的仪式)(6)

明治时期大尝祭后的丰明节会

大尝祭的整个流程充满了神道色彩,使其不免与国家神道体制发生联系。在战后国家神道体制解体、政教分离原则确立的背景下,皇室祭祀属于天皇私人领域的活动,原则上要以皇室私费(内廷费)支付。但是海部内阁(1989)与安倍内阁虽然不否认大尝祭的宗教性,明确它是天皇私人领域内举行的仪式,不过也强调大尝祭是漫长历史中形成的最重要的皇室礼仪和习俗,具有“公的特点”,决定其开销由国费(宫廷费)支出。此外,大尝祭中政府官员的多次参与,也引发了此种做法是否违宪的争议。

2018年11月22日,秋筱宫文仁亲王在其53岁生日的记者见面会上婉转提出,“大尝祭宗教色彩强烈,不知用国费来支付是否妥当。”反映了他对大尝祭的政府定位的质疑。

大尝祭与中国

关于大尝祭的象征含义,根据1989年海部内阁的官方解释,它是以稻作农业为中心的日本社会自古传承下来的收获礼仪。天皇即位之后,首次在大尝宫,向皇祖及神灵供奉新谷并自己品尝,以此向神灵感谢万事安宁与五谷丰登,同时,也为国家与国民祈祷万事安宁与五谷丰登。

日本天皇的始源(一代天皇一生只能举办一次的仪式)(7)

不过,学界对此存有许多不同见解。最著名的是折口信夫的观点。在1930年《大尝祭的本义》中,他指出,大尝祭对应日本古代天孙降临的神话,天皇通过在大尝宫之仪时 “与神共食”“真床覆衾”的仪式,将“天皇灵”纳入体内,实现天皇“现人神”神格的传承。也有学者认为,大尝祭是“天子之魂”死而复生的模拟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大尝祭仪式的核心是天皇亲自向“神”进贡来自各地的馔食,并与各地进贡的采女举行圣婚,反映了日本古代律令国郡体制下地方对中央的从属关系。

此外,许多学者在研究中,还发掘了大尝祭与中国的关系,比如有学者认为,这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还有学者认为,大尝祭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尝新节”时祭祀“稻魂”有传承渊源。幕末时期,也有日本思想家认为大尝祭集我国汉代礼典中“郊祀礼” “缔尝礼”为一体;明治时代,有历史学家更是直接引用我国古典文献解释大尝祭的政治意涵,例如《尔雅 释天》中的“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尝,冬祭曰烝”;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中的“祠者,以正月始食韭也;礿者,以四月食麦也;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蒸者,以十月进初稻也”等。

文:邹皓丹(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编辑:陈蕴青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