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一代,诞生了许多惊才绝艳的诗人。在时代造就的环境中,这些诗人,将中国传统诗歌推至了巅峰。后世虽然诗歌也有所复兴发展,有堪与唐代诗坛巨擘比肩的诗人,但无论哪个时代,整体的诗歌艺术成就,是远远不如唐代的。

而在唐朝诸多诗人中,李白尤为人称道。

直至如今,人们提到李白,也是充满了钦佩。许多外国人取中文名,便直接用上了“李白”二字,许多游戏角色、动漫人物,也有叫做李白的。

解析李白侠客行全诗(李白侠客行气势不凡)(1)

或许,没有哪位诗人,能够在诗坛之外,还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如此声名,除了李白的诗歌成就,恐怕还有他放荡不羁、向往自由的性格;卓然不凡、遗世独立的风姿;还有那痛饮狂歌、仗剑去国的豪情。

许多人甚至将李白当做剑术高手,他曾经写过一首《侠客行》,抒发了对古代侠客除暴安良、舍身为国的仁义精神,整首诗气势不凡,读来便觉刀光剑影。

对于李白的《侠客行》,有不少诗人大加赞誉,并且试着挑战李白,写了很多《侠客行》,但都寂寂无名。

解析李白侠客行全诗(李白侠客行气势不凡)(2)

中唐的元稹,曾反用李白之意,也写过一首《侠客行》。元稹是当之无愧的才子,当初科举考试的时候,比白居易的成绩更胜一筹。我们所熟知的元稹,是擅长写情诗的,他那些悼念亡妻韦丛的诗文,堪称千古无二。

那么一腔柔情的元稹,写的《侠客行》又如何呢?我们一起看下:

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海波分作两处生。海鲸分海减海力,侠客有谋人莫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诗的首句,便开门见山,用极其直白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观点。

侠客是不会怕死的,他们怕的是自己谋算的事,不能成功。像《史记》记载的四大刺客,都是有死无生。侠之大者,都是舍生取义的。所以,虽然元稹没有明确说明,但已经表明对“事了拂衣去”的不赞同。

解析李白侠客行全诗(李白侠客行气势不凡)(3)

既然想做侠客,就要抱着必死的决心,而不是想着功成身退,这样很难成事。

接下来两句,又是与李白诗意相反的。李白说“深藏身与名”,但元稹认为事成了,也不需要藏姓名,古代的侠客,都是堂堂正正。因为这些侠客,都是为国为民,并非是为了一己私欲,他们所作的事情是光荣,不是像窃贼一样做见不得人的事。

无论成不成功,都应该显露自己的身份,即便败了,也是堂堂正正的。成功了,理所应当受到后世的敬仰,并且这种精神,还可以激励后人。

接下来,元稹以典故佐证观点。西汉时代的袁盎,便因为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被梁王派人当街刺杀在安陵城门外。繁华的街道,人来人往依旧因为恐惧而脸色发青。

解析李白侠客行全诗(李白侠客行气势不凡)(4)

元稹认为,侠客这种行为,这种心理,是效法海中的鲸鱼。鲸鱼在海中游动,背鳍劈波斩浪,连海水都被分成两半,不像大自然其他的动物,总想着掩饰自己的行踪。这种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气势,就像诗中的侠客。

海中的鲸鱼,分开海水,能够减少阻力。所以看似鲁莽地行为,却是一种策略。侠客的谋略,则是旁人无法预测的。

有的侠客,能够用手中的三尺青峰、三尺铁鞭,甚至是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两国的纷争。

解析李白侠客行全诗(李白侠客行气势不凡)(5)

就比如李白《侠客行》中的朱亥,关键时刻,用铁锤杀死了晋鄙,在“窃符救赵”的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元稹脱离李白的思路,独辟蹊径,整首诗看起来竟也气势磅礴。但细看这下,这首诗还是缺乏诗的美感,逻辑气脉也不顺畅,所以这首诗流传并不广泛,基本没有学者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