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脱贫攻坚的(片片新绿醉望眼)(1)

一座座青山紧密相连,遍布着郁郁葱葱的森林,蕴藏着无数的山珍;

一条条绿水澄碧清澈,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着独特的果蔬……

地处长白山西麓、松花江上游左岸的靖宇县,山岭起伏、纵横交错,河流汇聚、水网密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为该县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提供了优质的条件。该县紧密结合“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建设,依托优势资源,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开展特色种植养殖,引领贫困户同走小康之路。四年来,累计投资1.2亿元,发展平贝母天麻等中药材1.3万亩、蓝莓蓝靛果等浆果类1万余亩、食用菌近500万袋,累计受益贫困人口48780人次。

靖宇县脱贫攻坚的(片片新绿醉望眼)(2)

湖州产业园

现代农业 生态优先

离着老远,就看到一栋栋大棚鳞次栉比地站在原野上。微风吹过,淡蓝色的塑料布如同海浪般起伏。大棚外,码放着一筐筐香瓜秧。大棚里,村民们正在忙着栽下秧苗。大棚里栽种的香瓜,比正常种植的提前半个月上市,能卖个好价钱。

坐落在景山镇新胜村的白山·湖州现代农业合作园,占地面积251亩,其中大棚面积140亩。目前已改造塑料大棚212个,建成200平方米农产品检测中心,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已完成75个大棚红辣椒、45个大棚瓜果、2个大棚生姜、2个大棚金莲花、15亩棚间土豆种植,近期将完成12个大棚西洋参等中药材、引进湖州8个品种瓜果25个大棚、53个大棚黄豆角和50亩地瓜种植,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可达300万元。

75个大棚红辣椒,是全镇18个村集中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示范田。该基地由对口援建单位磐石市提供大棚改造资金、红辣椒种苗、种植技术、订单收购,由新胜村统一负责日常管理,各村负责采摘收获,每个村平均4个大棚,每年每村可增加销售收入2万元。

18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东北民俗馆、冷库、智慧农业设施、休闲平台、漂流河道……这些即将建设的项目,将把这里建成村民生产的示范田、村集体经济的实验田、农民增收的生产田、党建引领的活动田。

靖宇县脱贫攻坚的(片片新绿醉望眼)(3)

靖宇县脱贫攻坚的(片片新绿醉望眼)(4)

东沟村和支边村

支边村的“致富果”

“每年从7月中旬开始,蓝莓陆续成熟,来自长春、沈阳的冷藏车停满了村边的路上,这里就是蓝莓的集散地。”5月12日,三道湖镇支边村党支部书记胡桂波自豪地说。

在周边的十里八乡中,支边村可是远近闻名的“蓝莓村”。早在2009年,村里就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发展蓝莓产业,当年种植蓝莓228亩。2010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蓝莓种植、销售管理服务。经过5年发展,到2014年全村蓝莓种植面积达到600多亩。

2015年,该村的蓝莓产业实现提档升级,申请扶贫项目资金,发展蓝莓980亩。蓝莓产业使农民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采收的时候还可以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小小蓝莓果,成了“致富果”、富民的大产业。

小小庭院大作为

敞开的大棚里,蓝靛果树苗连成一片,嫩绿的叶子惹人喜爱。5月12日,三道湖镇东沟村村民张振富在自家门前的菜园里,打理着蓝靛果树苗。

今年61岁的张振富之前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2015年一场车祸留下了残疾。2018年,他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开始尝试种植蓝靛果苗木,当年就初见成效。去年他又扩大规模,在家中的庭院里种植了6万多棵蓝靛果苗木,当年出售苗木1万多棵,收入近2万元。

自2016年以来。东沟村通过扶贫产业发展,形成了以蓝靛果蓝莓为主的特色产业,兼顾蓝靛果苗木繁育、草莓、中药材、蔬菜、养牛、养猪等庭院经济。全村通过因户施策,在村民房前屋后建设了40多栋日光温棚,繁育蓝靛果苗木100多万株。东沟村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蓝靛果栽培和苗木繁育基地,发展栽培面积2000余亩,产品十分畅销。另外发展草莓、树莓、贝母等中药材,养牛、养猪、养鸡等项目,全村有一半以上农户发展了不同规模和种类的庭院经济,销售收入达到800多万元。

靖宇县脱贫攻坚的(片片新绿醉望眼)(5)

靖宇县脱贫攻坚的(片片新绿醉望眼)(6)

初夏时节,靖宇县的山川尽染新绿,远远望去,迷醉了双眼。一片片秧苗栽种在黑土地里,带着增收致富的希望焕发出勃勃生机。

靖宇县脱贫攻坚的(片片新绿醉望眼)(7)

记者:刘勇 蔡冲春

靖宇县脱贫攻坚的(片片新绿醉望眼)(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