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天宇 田海亮 王丽波等

百合为重要的观赏花卉,适应能力较强,在全球都有分布,我国是百合资源的主要起源中心。百合可以通过有性(种子)繁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繁殖。种子从播种到开花需要的时间较长,通常要几年时间,不适合商业化发展,因此种子播种的繁殖方法通常应用在育种上。目前,百合的商业化繁殖主要采用无性繁殖,主要包括组织培养、鳞片包埋、珠芽繁殖、分球繁殖等方式。鳞片全基质包埋是应用最广泛的繁殖方法,鳞片包埋繁殖具有培育条件易调节、操作方便、产量大、成本低等优点。

国外百合鳞片无土育苗(百合商业化繁殖)(1)

▲鳞片包埋获得的百合种球开花情况

种球选择

鳞片包埋繁殖最好选择进口种球,周径为16~18cm。荷兰进口种球通常鳞片比较饱满,可直接进行鳞片包埋生产。鳞片营养是籽球分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分化籽球的数量和质量。如果选用自主繁育的种球,应选择鳞茎饱满、鳞片紧密结实的种球,这样的种球营养充分,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充足。切花栽培后的更新种球营养条件较差,鳞片松散,不适合做鳞片包埋繁殖的起始材料。

种球消毒

通常从荷兰进口的百合种球,不需要做消毒处理,如果发现带病种球直接剔除。自主繁育的百合种球经过约3个月的5℃低温处理后,再进行浸药消毒。药剂可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1000倍液,浸泡消毒15分钟。

百合鳞片分离与消毒

用手分别剥取百合的外层、中层和内层鳞片。当内层鳞片宽度小于1cm时,停止剥取,连同中央新芽一起舍弃。剥好的鳞片要进行消毒处理,将鳞片放入尼龙网袋,然后浸入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混合液中浸泡20分钟进行消毒。

基质选择

基质是影响百合鳞片繁殖的重要因子,对鳞片出芽率、新生籽球数、籽球直径都有很大的影响。基质选择可从保水性好、透气性强两个方面考虑。可选择泥炭 蛭石 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体积比为2︰1︰1。基质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边搅拌边喷洒药剂,使药液与基质均匀混合,然后基质用塑料膜密封24小时。

包埋方法

将黑色塑料袋铺在长、宽分别为60cm、30cm的塑料箱内侧底部及四周。在塑料袋底层铺入10cm厚的基质,然后摆放好1层剥好的鳞片,再覆盖1层3cm厚度基质。总共摆放3层鳞片,覆盖3层基质。根据外层、中层、内层鳞片大小的不同,每层鳞片的数量约140~200片。外层鳞片较大,摆放密度最小,内层鳞片较小,摆放密度最大,但同一箱内最好摆放同样大小的鳞片。鳞片栽植完成后,将黑塑料袋向内折起,完全覆盖在基质上面,剩余部分塞入塑料袋与箱内壁缝隙中。

养护管理

温度 温度同样是百合鳞片包埋繁殖重要的影响因素,百合鳞片包埋的最适温度是28℃~30℃。温度过高,容易导致鳞片腐烂;温度过低,导致新球发生过程较大的延长,进而使生产成本显著升高。

光照 百合鳞片包埋过程不需要光照,在避光条件下更有利于籽球的形成。因此,鳞片包埋繁殖过程需要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籽球生成主要靠鳞片自身的营养成分。通常在培养箱外覆盖黑色塑料膜,不仅能遮蔽阳光,还能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水肥 百合鳞片包埋繁殖需要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包埋基质所含的水分。装箱前应调整包埋基质含水量为70%左右,即抓起基质并握紧会有少量水流出,这种湿度适合包埋繁殖,后期也不需要再补水。

病虫害防治 鳞片包埋的病虫害控制主要在包埋之前,基质和种球的杀菌处理,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也要控制好室内环境,在后期生成籽球过程中才不会出现病虫害。

国外百合鳞片无土育苗(百合商业化繁殖)(2)

▲鳞片包埋获得的小籽球

籽球收获与培养

鳞片包埋90天后,在鳞片基部产生带根的籽球,一般每个鳞片可长出3~5个籽球,籽球上面长出1~5条幼根。将包埋获得的籽球连同鳞片一起取出,播入黑箱内或大田中。大田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充分旋耕后,做种植床,床宽90~120cm,沟宽50~60cm,床高20cm以上。可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深度3~4cm,株行距4cm×12cm。栽植前土壤湿度50%左右,栽植后马上浇一遍透水。植株出土后,每隔15天追施浓度2.5~3g/L氮磷钾、比例为5︰10︰10的液态复合肥,总计追肥3~4次。籽球经两年的培养后,即可到达开花球标准。在第2年培养过程中,有些籽球会出现花蕾,应及时摘除这些花蕾,以利于地下更新球的生长。

国外百合鳞片无土育苗(百合商业化繁殖)(3)

▲小籽球栽植后1年生小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