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产于苏州太湖,自古苏州就是经济重区,富甲一方;更是才子佳人集聚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唐伯虎,祝枝山和周文宾,以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皆出自苏州。好地方定有好茶呀。
洞庭碧螺春也因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这“四绝”而闻名于世。位于洞庭山的著名碧螺春茶树,树高二三尺至七八尺,四时不凋,二月发芽,叶如栀子,秋花如蔷薇,清香可爱,实如枇杷。根一枝直下,不能移植。明代张源撰写《茶录》称:“采茶之候,贵及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以谷雨前五日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如果说彻夜天空没有云彩,在露水中采摘茶叶是最好的,到了中午采摘的则次之,一旦出现了阴雨天就不宜采摘。碧螺春的采摘时间正是谷雨前后,而且在采摘之前一个月就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距离茶季尚有一个月的时候,茶农就已经开始筹备采摘了。他们请竹匠到家中,劈竹篾,编制采茶时的茶篓,整修茶社,购置茶锅,用小石块仔细打磨擦洗,除去锈迹。而小伙子们则会扎制炒茶时必须使用的横形棕掸帚。因为碧螺春搓团的时候,总有一些洁白的茸毛会落在锅沿,待到茶叶起锅的时候,需要用棕掸帚轻轻地将白毫毛掸入干茶中。茸毛越多,茶叶的质量就越高。
上山去收集松针叶也是迎茶的准备工作之一,它是炒制时候最好的燃料。炒制碧螺春的关键在于灶火要随着炒茶手而忽旺忽灭,瞬间变化。纤细而易于燃烧的松针可以达到这一要求,只要用膛灰一压,它就会熄灭。在《茶录》之中,张源已经不再提到蒸青手法,而是专讲碧螺春炒青的具体操作。将新采的鲜叶捡去老叶及碎屑,放入茶锅。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焙之,候锅极热,始下茶急炒。炒制碧螺春的时候,要做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呈现出碧螺春卷曲如螺,纤毫毕露,细嫩紧结的形态,泡出来的茶色才能味醇而淡,香高持久,回味隽永。
这是明末清初苏州乃整个太湖地区炒青传统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准,而这一时期的洞庭山出产的其他诸多名茶,如:西山云雾,包山剔目,东山片茶,以及专销蒙古的粗杂茶等,都无法与碧螺春相媲美,只有同时期的虎丘茶,松萝茶才能望其项背。清代王应奎在《柳南随笔》中记载了清圣祖康熙第三次南巡时驾临太湖,当地的制茶高手朱正元献上“吓煞人香”,从而获得康熙赞誉,赐名“碧螺春”的旧事。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晨醉。品饮碧螺春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根据它的特点,茶人还专门发展出了一套包含十二道程序的碧螺春茶艺。绿茶不管是茶艺表演,还是自己品饮,茶具一般以玻璃杯为主,一是方便冲泡,二是可以欣赏茶叶在水中偏偏起舞。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碧螺春的十二道茶艺表演:一)为焚香通灵,在饮者看来,茶需要静品,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先点燃一支香,可以让心境更加平静,以便用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碧螺春之美。
二)为仙子沐浴,晶莹剔透的茶杯需要清洗干净,以表示对饮茶人的崇敬。
三)为玉壶含烟,用热水预烫了茶杯之后,不用盖上壶盖,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自然降温,敞开的壶口蒸汽氤氲,如同山中云雾。
四)为碧螺亮相,碧螺春干茶以形美著称,请客人赏茶,可以观赏银白隐翠,条索纤细的茶叶之美。
五)为雨涨秋池,将沸水注入玻璃杯,只宜注到七分满,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
六)为飞雪沉江,用茶导将茶荷之中的碧螺春依次拨入已经冲好水的玻璃杯中,茶叶如同飞雪落入杯中,吸收水分后向下沉入,瞬间白云翻滚,煞是好看。
七)为春染碧水,沉入水中的碧螺春在热水浸泡之下开始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就好像是盛满了春天的气息。八)为绿云飘香,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杯中绿云翻滚,氤氲的蒸汽让茶香四溢,清香袭人,让闻香的茶人倍感惬意。
九)为初尝玉液,品饮碧螺春的时候,可以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恰如玄玉之膏,云华之液,能让人体味到色淡而香幽的茶韵。
十)为再啜琼浆,第二口品茶,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舌根回甘,满口生津。
十一)为三品醍醐,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为玄妙的味道,而品饮碧螺春到第三口时,太湖春天的气息和盎然生机,似乎都通过茶汤感受到。
十二)为神游三山,唐代诗人卢仝曾经写下千古传诵的《茶歌》,品过碧螺春之后细心体会,便能感受到他所说的“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
碧螺春原本只是山野之质,却因为天,地,人的宠爱,名满天下。这里的山水云霞,赋予了它清奇秀美的气质;泉涧漫流,让它获得了无限茶韵。花清其香,果增其味,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让它更加独具一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