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士东:收书画之美 藏民族之魂

——济宁收藏家谷士东的收藏苦旅

人生的路有多长,只有奋进者知道;人生的梦有多少,只有追梦

者清楚……30多年前,正是一个痴迷字画、爱好收藏的梦,将一名农村少年引上了字画收藏之路……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

他爱字、爱画、爱文化,爱得披星戴月,爱得魂不守舍,大凡与字画文化有关的藏品,他都时刻关注,并想方设法收入囊中悉心珍藏……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2)

如今,30多年过去,业以年届半百的他,依然忙,依然忙碌着他的收藏之梦,只不过他把梦追成了事业,把曾经的那个收藏爱好者收藏成了远近闻名的收藏名家,把散落在民族文化长河中的文化碎片拼结成了文化版图,并把守卫民族文化版图淬炼成了一种责任和担当……

他,就是济宁知名收藏家——谷士东!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3)

书画之恋 农村少年试水收藏

《任城区志》(1996-2013)中收有对谷士东这样的介绍:谷士东,男,1971年11月出生,济宁市任城区人,著名书画收藏家,济宁东润书画社社长。出身书香门第,颇爱笔墨丹青。多年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地方书画产业,赴全国各地拜访名人名家,搜集名人书画,进一步丰富馆藏。享有“中国收藏看故宫,济宁收藏看士东”的美誉。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4)

收藏作品主要有唐代佛顶尊胜陀罗经大经幢原刻石,清初名家王武《萱草图》,清乾隆戏曲家、地理学家许鸿磐《古文约》手稿本四卷,清金石名家孙文楷初写定稿本《稽庵古印笺》二卷本,考古学家李发林旧藏武氏祠精拓汉画像石拓片63张、济宁全汉碑拓片、四山刻石早期精拓全套等古文拓片。另收藏马星驰、刘枕青、孙育孺、刘之、刘汶农、陈金言、黑伯龙、岳祥书、魏启后、陈立夫、梁树年、楚图南、罗工柳等一大批现代名家大作。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5)

文字不长,约350字,但却高度概括了作为收藏家的谷士东的收藏轨迹。

其实,大凡到过济宁东润书画社的赏家都清楚,这里所记录的收藏家谷士东的藏品不过是冰山一角,冰山的主体要大得多,藏品也丰富得多。不过,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冰山一角,剥茧抽丝般地向前追溯,直至找到他的收藏之根、收藏之缘与收藏之魂!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6)

济宁市任城区,旧称古任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是诗仙李太白的久居之地。1971年,谷士东便出生在任城区李营镇(现为李营街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作为农村少年,谷士东与其他农家子弟其实并没什么两样,但他却天资聪颖,尤其对文化有着天赐般的喜爱与憧憬。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7)

那时,谷士东的舅舅在济宁工艺美术艺术厂工作,家中的堂屋里便挂满了字画:山水、人物、花鸟……林林总总,行云流水,蔚为壮观。透过那山、那水、那人、那鸟,谷士东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就是那不一样的世界,吸引着他的目光,浸润着他的心灵,潜移默化着他的成长,使他鬼使神差般地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8)

为了破解书画的美之根源,在同龄小伙伴们追逐打闹、上房揭瓦的野趣间,谷士东却腾出身来,独守一方孤静,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展纸,运笔,描红,并四处寻找那些字写得好、画画得好的出名秀才。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9)

书画让他痴迷,更让他眼快腿勤,果不其然,年仅十几岁的谷士东,终于找到了济宁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秀才,因看人家字写得漂亮,便三天两头拎点东西上门“求字”,老秀才念其上进,感其心诚,每次必挥毫相赠,不知不觉间竟硬生生收藏到了一百多幅.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0)

那一百多幅墨宝,尽管现在看来成色一般,但那个时期的谷士东却如获至宝,日夜品赏。严格来讲,那时的谷士东,还只是单纯的书画之恋,与真正的收藏之旅还隔着一段不小的距离,直到16岁那年偶然邂逅的三幅书画作品,才让谷士东真正开始了他的收藏之旅,不,应该叫收藏苦旅!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1)

收藏可不像过家家,开口能哭,闭口能笑,收藏是需要成本的。在谷士东的理解中,收藏更像是一场横刀夺爱的逐梦游戏。物伴摆在那里,你喜欢,人家也喜欢,要把他人的爱物收入自己的囊中,必得开出让爱物主人眼动心跳的价码。加之古训中又有“君子不夺人之美”的警世醒言,更要使藏家付出内疚与价钱双倍的纠结!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2)

当年的谷士东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当他偶然在济宁一位老先生那里看到了三幅精美的书画作品,眼就直了,心就乱了,正像热恋中的情侣,智商立马归零……可对方开价一千多,90年代,对于一个农村少年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为了那三幅早已让自己心乱神迷的书画作品,谷士东只得鼓足“拼着一身刮敢把皇上拉下马”的勇气,不得不瞒着家人偷偷卖掉了两亩地的土豆,硬是横刀将老先生的三幅爱作夺下阵来!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3)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英雄从来不问出处,尽管横刀立马者已有其人,但横刀夺爱者也不乏其辈,当时的少年收藏爱好者谷士东便榜上有名!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4)

横刀夺爱!像电影中的抢亲,又似小说中的初恋,在冲动中智商一度归零的谷士东,用两亩地土豆的代价,为自己的收藏之旅举行了一个特别的奠基礼!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5)

“这三幅作品现在还在我的收藏库里!”谷士东感慨万千,淡定地笑着,像谈着往昔的记忆,又像讲着昨天的故事,看来静好的岁月,早已把那段冲动定格成了挥之不去的人生传奇!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6)

英雄肝胆 大义追梦民族之魂

谈到收藏,就避不开字、书、画、印、碑、鼎、陶、瓷、金石篆刻、刀剑矛盾等等承载文化与文明的载体,关于文化与文明,我觉得济宁市文学艺术联合会现任主席张作昌先生,在受邀济宁读书协会和郭玉会长时的一篇取名《文化的河流》的讲稿,说的极为透彻,他在讲稿中这样说道: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7)

“我们经常说中华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文化和文明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的意义有很多重叠、相近的地方,但也有所不同。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8)

“文化涵盖文明,文明是文化发展的较高阶段。有了现代人类的活动,也就有了文化,但初期的文化简单、粗糙、低级,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文化也逐渐提升,逐步进入到文明的萌芽期、孕育期,然后进入文明时代,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文化发展的成熟期、提高期,这样的文化就叫文明。”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19)

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有了这样的判断,收藏的意义便跃然纸上。为爱好而收藏,用于个人或一个小圈子的人们品赏把玩,此应为收藏的初级阶段,不入大雅之堂;为责任而收藏,拼尽全力收天下文萃而藏之,为国家为民族为故土为后人绘织一幅繁荣昌盛的文化图卷,让子孙后代能够透过图卷的长廊,走进500年前的故国,探访2000年前的先人,此应为收藏的高级阶段,颇有千秋之功!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20)

谷士东的收藏饱含着忠义、侠义、大义,无疑属于后者!

为了能收藏到更多可心的作品,谷士东在九十年代便开启了自己艰辛的创业之路。经过20多年的积累,现已成为济宁洗化营销行业的领头羊。他的万客隆洗化,在“中国化妆品百强连锁”中榜上有名。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2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宽松的经济无疑有益于收藏的进行,但谷士东坦言,对于很多作品来说,你的眼界远比金钱来得更为重要。曾经为了几本乾隆时期手写本的册子,他满怀虔诚之心,几乎每天都要上门拜谒藏品的“主人”,表面上是走亲访友,实质上是咬定青山。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22)

精诚成至,金石为开。藏品主人被谷士东的收藏大义所深深感动,又专门派人到他的东润书画社明察暗访,见他的收藏环境和收藏意志确实优于自己,将国宝交付这样的收藏家收藏,可确保万无一失,也就心悦诚服地和平成交!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23)

民国时期,济宁有一位书画家刘之老先生,他的字画在当时来说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在一次偶然境遇中,谷士东发现了刘之老先生的作品,不禁欣喜若狂,按捺不住收藏的欲望,意欲收藏之,但收藏者开出的价码却让他望而却步。

“虽然刘之先生的作品很好,但当时来说知晓的人很少,可对方却开出了一个大师级作品的价格。”谷士东说。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24)

后来得知藏家手里有不少刘之老先生的作品,谷士东灵机一动,对藏家说:“打个折扣,我全拿走!”藏家担心付款问题,谷士东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由于手头资金较紧,谷士东不得不请朋友帮忙,因他长期经营实践的良好信誉,很快便筹措齐整,与藏者击掌成交!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25)

作为收藏家,谷士东是因喜好收而藏之,并不像其他生意人拿藏品做投资,20多年间,他陆续收藏了300多位艺术家的3000多件藏品。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26)

现如今,已走过30多年收藏路的谷士东,依然爱着,苦着,乐着,并一路继续坚定地走着……收藏,表面上看是以钱易物,以为有钱便可以尽收天下,其实不然,对此,谷士东有着异于常人的深刻感悟,他坦言:

“收藏有境界,花5000买来,悬于客室或书房,增雅添趣,不尽其乐,这叫风雅之好,堪为谦谦君子;倾尽囊中所有,尽收天下宝玩,腾室敬之,建楼藏之,最终献与国、捐与民,这叫肝胆相照,敬为英雄大义!”

谷忠仁书画作品欣赏(谷士东收书画之美)(27)

正是为了这看似寻常的“献与国、捐与民”,谷士东一刻也没有停顿自己的脚步,他不惜南下上海、北上京都、楼兰寻梦、敦煌追古……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这位30多年前的农家少年,自小吃中国饭、喝中国水、学习中国文化、感受中国力量,他深深感受着浑身上下脉管里所激荡着的中国基因和中国文化……在他看来,身为中国男儿,首先要自立自强,然后在自立自强后为祖国为家乡为梦想,敢于肝胆相照,敢于物我两忘!

(王长鹰 )

2021年9月8日

,